您的位置:首页 > 报告汇报 > 汇报申报 > 情况汇报 > 正文

卫生院医共体情况汇报【汇编四篇】

【www.rconcon.com--情况汇报】

医共体,作为医联体内4种形式中尤为重要的一种推广形式,是指在同一县域内由县医院牵头,将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联合。通过县域内搭建医共体运营的形式,搭建起“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合理就医秩序,实现“首诊在基层,救治在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分级诊疗目标。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卫生院医共体情况汇报【汇编四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一】卫生院医共体情况汇报

  下面,我就***县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工作推进情况,向各位领导作以简要汇报。

  一、基本情况

  ***县现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个,其中县直医院***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个、村卫生室(卫生服务站)***个、民营医院***个、个体诊所(医疗室、门诊部)***个。全县医疗卫生机构编制床位***张,每千人口床位***张;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人,其中执业(助理、全科)医师***人、执业护士***人,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全科)医师***人、护士***人。

  二、工作推进情况

  近年来,***县把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作为深化医改、推进分级诊疗的重要抓手,着力整合县域医疗卫生资源,打通县乡要素流通渠道,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健康幸福感显著增强。

  (一)强化保障,高位统筹推动。强化组织保障,成立由县委书记任主任、县长任第一副主任、相关县领导任副主任的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管理委员会,统筹决策医共体建设重大事项;县卫健委成立医管委办公室,牵头抓总,统筹协调医共体各项日常工作开展;县财政、医保、人事、编办、发改等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推进医疗、医药、医保、医改联动和高效运行。强化政策保障,制定印发了《***县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医共体建设的工作目标、重点任务,从资金支持、人才队伍等方面制定了具体保障措施。强化资金保障,县财政先后投入1***亿元用于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县人民医院病房大楼、县中医院病房大楼、县妇幼保健院新院区、***镇中心卫生院等项目相继开工建设,为医共体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障。

  (二)深化整合,提升服务能力。通过深化医共体内部的资源整合,实现县域内医疗卫生资源的共享和互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具体措施包括:建立县域内医疗机构之间的联合会诊制度,实现患者病情的远程会诊;建立县域内医疗机构之间的病案转诊制度,实现病情转诊的无缝对接;加强医疗机构之间的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实现病历资料的共享和医疗过程的信息化管理;建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家庭化、个性化、连续化。

  (三)优化布局,提高服务效能。通过对县内医疗机构的布局和功能定位进行优化,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覆盖面和效能。具体措施包括:对县直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医疗机构进行功能定位,明确其服务范围和服务内容;对县域内医疗机构进行空间布局优化,实现医疗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服务的便捷化;对民营医院、个体诊所等非公立医疗机构进行规范管理,提高其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

  三、下一步工作

  下一步,***县将继续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医共体建设的政策和要求,进一步强化组织保障、政策保障、资金保障,深化医共体内部的资源整合,优化医疗卫生服务布局,提高服务能力和效能,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安全、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同时,***县也期待各位领导对我们的工作给予更加关心和支持,为医共体建设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篇二】卫生院医共体情况汇报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国办发〔202*〕28号)精神和国家卫生健康委等有关部委工作要求,加快推进我省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以下简称医共体)建设试点工作,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提升基层服务能力为重点,以构建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路径开展医共体建设试点,保障群众更好更公平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实现县域医疗卫生高质量发展和“健康四川”奋斗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健康优先。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医共体建设作为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的重大改革任务,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2.坚持政府主导、保障公益。优化县域医疗卫生资源布局,完善发展体制机制。落实政府办医责任和财政投入,切实维护和保障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的公益性。

  3.坚持县乡融合、乡村一体。创新县域医疗卫生组织形式和供给方式,建立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实现发展同心同向、资源共建共享、管理同标同质、服务优质高效。

  4.坚持关口前移、资源下沉。牢固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以基层为重点,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推动以治疗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持续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三)工作目标。

  202*年每个市(州)至少1个县(市、区)开展试点。到202*年,初步建成目标明确、权责清晰、分工协作、有效运行的整合型医疗卫生体系,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升,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县域就诊率力争达90%,基层门急诊人次和住院人次占比分别较试点前提升不少于5个百分点,基层有能力开展的技术、项目不断增加,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乡”。

  二、主要任务

  (一)建立整合型服务体系,实现架构共同体。

  1.整合县乡医疗卫生资源。组建以县级医疗机构为牵头、其他若干家县级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成员单位的医共体。医共体数量由各地结合实际确定。牵头医院原则上为二级甲等以上医疗机构,若人口较少、县级中医医院能力较弱、确需组建一个医共体的县域,要向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备案。鼓励社会力量办各类医疗机构加入医共体。

  2.推动优质资源下沉。促进医共体牵头机构与县域外城市优质医疗资源建多种形式的医联体,开展专科联盟、远程医疗、教学科研等多方式协作,提升医共体医疗服务能力与管理水平。

  3.推进县乡村一体化。将政府或集体办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纳入医共体统筹建设和管理,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的非建制卫生院和卫生室,由医共体负责延伸服务。

  4.构建大健康服务圈。医共体牵头机构要组建健康管理服务部门,负责居民健康管理、疾病预防控制等公共卫生任务的落实和技术指导。可探索公共卫生管理机构职能整合。鼓励医共体为老年人、慢病患者等重点人群提供医养护一体化服务。鼓励探索卫生+体育、卫生+教育等大健康服务模式。

  (二)创新医共体管理体制,实现管理共同体。

  1.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在县级党委、政府领导下,卫生健康部门要充分发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牵头推进职责,会同机构编制、发展改革、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医保等部门及牵头医疗机构、医共体成员单位代表建立部门间配合协调机制,统筹医共体的规划建设、投入保障、人事制度和考核监管等重大事项。

  2.明晰权责任务清单。组建医共体后政府办医主体责任不变、支持力度不减;财政投入保障机制不变;县乡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原有行政建制、医院性质、人员身份不变、人事(劳动)关系不变;承担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职能不变,发展中医药和妇幼保健事业力度不弱化。试点县要制定医共体协调机构与卫健等相关部门、卫健等相关部门与医共体、牵头医院与成员单位管理的三张权责清单,明确各自权责。

  3.建立健全内部治理结构。医共体名称由当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符合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法定设立条件的,可核准登记为事业单位法人。医共体成员单位继续保留法人资格。医共体领导班子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管理,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加强医共体党的领导,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

  4.落实内部管理自主权。医共体内医疗卫生机构依法依规经营管理和提供服务,行使内部人事管理、机构设置、中层干部聘任、人员招聘和人才引进、内部绩效考核与薪酬分配、年度预算执行等方面的自主权。

  (三)改革完善运行机制,实现利益共同体。

  1.完善人才使用机制。医共体内事业单位性质的县级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编制分别核定,编制总量由医共体统筹使用。在核定的编制总量内,按规定实行岗位管理,依照按需设岗、按岗聘用、竞聘上岗、人岗相适的原则,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灵活用人机制,促进医共体内人员合理轮岗、有序双向流动。新进在编人员户籍关系可留在医共体牵头医院所在地,人事档案由牵头医院或主管部门统一管理。优先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用人需要,按规定优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高级专业技术岗位比例。

  2.完善薪酬激励机制。按照“两个允许”的要求,建立符合医疗卫生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合理提高医务人员薪酬水平。医共体单位完善医务人员收入分配办法,以岗位为基础,绩效为核心,打破医院、层级和身份界限,建立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内部分配机制。薪酬分配要向临床一线、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及基层医务人员倾斜,合理拉开差距。适当提高下沉到基层的医务人员收入水平。鼓励对医共体和成员单位负责人实行年薪制。

  3.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完善医保基金总额预算管理,建立“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机制。完善总额控制办法,提高总额控制指标的科学性、合理性,总额控制指标应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适当倾斜。实行了财务、信息、结算一体化的医共体,可实行医保“一个总额”,在医共体内共济调节使用总额指标。配套完善医共体医保考核办法,把分级诊疗相关指标纳入考核范围。建立健全医保经办机构与医共体间公开平等的谈判协商机制,“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的激励和风险分担机制,提高医共体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全面推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完善差异化医保支付政策,引导参保人员优先到基层首诊,符合规定的转诊住院患者可以连续计算起付线。探索适合中医药服务特点的支付方式,逐步推行基层中医门诊常见病按病种支付。按照国家和省药械采购政策,探索建立医共体内统一采购账户、统一用药目录、统一采购配送、统一采购价格、统一支付货款的采购方式。

  4.完善医疗服务价格。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则和控总量、腾空间、调结构、保衔接、强监管的路径,通过压缩与控制药品耗材虚高价格和不合理使用、控制过度检查检验等方式腾出空间。医共体内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仍执行现行价格管理模式,中央在川、省属在蓉公立医院医疗服务项目价格由省级医保部门管理,其余公立医院按属地由市(州)医保部门管理。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合理提升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调动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积极性。做好与医保支付、医疗控费和财政投入等政策的衔接,确保医疗卫生机构良性运行、医保基金可承受、群众负担不增加。

  (四)促进资源协同利用,实现服务共同体。

  1.统筹集约配置资源。鼓励医共体行政、业务、后勤、物流配送等常设部门统一设置、运行和管理,提高服务效率。建立医共体成员单位医用耗材与药品的流转体系和溯源体系。鼓励牵头医院建立开放共享的医学影像、心电诊断、临床检验、病理检验、消毒供应、远程会诊等中心,实现基层检查、上级诊断、区域互认。加强医共体内部和医共体之间床位、号源、设备的统筹使用。

  2.畅通双向转诊路径。明确上下级医疗机构疾病诊疗目录,制定医共体内外转诊管理办法。鼓励上级医院制定药物治疗方案,在下级医院或基层实施治疗,处方自由流动,实现上下级医疗机构临床用药协同联动。引导对诊断明确、病情稳定、需长期服药的慢性病患者到基层就诊,探索对部分慢性病签约患者提供不超过2个月用药量的长处方服务。探索医共体牵头医院取消门诊输液试点,引导轻症病人到基层就诊。鼓励医共体上级医院医师到基层医疗机构分时坐诊,相应诊疗科目实行备案制。医务人员在医共体内执业,不需办理执业地点变更和执业机构备案手续。

  3.促进医防整体融合。建立以家庭医生为主体、全科专科有效联动、医防有机融合的健康管理服务模式。做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扎实开展健康教育、重点人群健康体检、妇幼保健、计划免疫等工作,加强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按要求落实重大公共卫生服务。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促进医共体由“治已病”为重点向“治已病”与“治未病”并重转变。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加强对医共体公共卫生服务的指导与管理,推进疾病三级预防和连续管理。

  4.提升信息化水平。推进医共体各成员单位信息系统融合,实现数据共享及医保结算一体化,为实现医保总额预付创造条件。推进医共体资源配置、业务经营、效率监测等数字化运行。促进电子病历和电子健康档案的连续记录。鼓励医共体开展互联网诊疗,提供分时段预约、远程会诊、在线支付、检验结果推送等服务。推广应用人工智能技术。

  (五)统筹核心要素资源,实现发展共同体。

  1.加强医共体能力建设。加强牵头医院重点学科和专科专病建设,统筹发展医共体其他成员单位医疗技术,防止牵头医院一家独大造成新的发展不平衡。根据人口结构变化和群众疾病诊治需求,合理确定基层机构发展目标和能力标准,因地制宜差异化发展,满足常见病、多发病诊治服务需求,鼓励基层开展与能力相匹配的手术项目。鼓励有条件的中医医院成立区域中药制剂中心,促进区域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研发申报、委托配置和推广运用等。

  2.发挥财政资金效益。根据医共体建设发展需要和公立医院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补助政策,原渠道足额安排对医共体成员单位的补助资金,确保医共体发展建设资金来源有保障、可持续。按照《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社〔2015〕255号)要求,实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按医共体服务常住人口总额预算,由医共体统筹管理和使用,年初预拨部分工作经费,绩效考核后发放。

  3.财务集中统一管理。医共体内部财务实行统一管理、集中核算,各成员单位财务单独设账。牵头医院为三级医院的要落实总会计师制度,加强医共体经济运营管理。加强医共体内审建设,自觉接受审计监督。按照资产处置相关规定,允许医共体统筹调配医疗设备设施。盘活医共体国有资金使用效率,医共体成员单位提取的事业发展基金,可统筹用于医共体医疗业务发展。

  (六)落实监督监管职责,实现责任共同体。

  1.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建立医疗质控管理体系,组建质控机构,承担成员单位医疗质控,在规章制度、技术规范、人员培训等方面执行统一标准,落实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规范基层机构的医疗技术操作,逐步实现医共体内医疗服务同质化、民事责任协议化。

  2.健全考核评价体系。以公益性为导向,制定医共体绩效考核方案,突出职责履行、医疗质量、费用控制、运行绩效、医德医风和群众满意度,加大对基层服务能力、健康扶贫等公益性指标权重。同时要坚持中西医并重,确保按中医特点和实际考核中医药服务工作效果。考核结果与管理团队任免、财政补助、医保支付、薪酬总量等挂钩。加强行业作风建设,构建成员单位责任共同体。鼓励第三方机构参与综合监测评价。

  三、时间进度

  (一)启动阶段(202*年8-11月)。召开省级试点工作启动会,开展基线调查。各试点县11月底前制定细化方案并启动试点,做好政策培训与宣传,形成推动改革良好氛围。

  (二)实施阶段(202*年12月-202*年12月)。省级建立协调机制,适时进行指导、评估,召开研讨、培训交流会。市(州)加强部门联动和政策协同衔接,开展工作指导和督导。医共体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实施建设。

  (三)评估总结(202*年1月-202*年6月)。全面总结评估后再扩面。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试点县要充分认识开展医共体建设的重大意义,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权责清单,协同各方力量,研究解决工作中的苗头性问题。市(州)有关部门要加强统筹和指导,发挥政策叠加效应,合力推进试点工作。

  (二)完善政策保障。各地要因地制宜,完善配套政策,落实规定动作,加强监测评估,确保改革不走样。鼓励先行先试,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和发展模式,建立容错纠错机制。

  (三)做好宣传发动。正确引导舆论,让人民群众和医疗卫生人员充分了解医共体建设工作,确保改革顺利推进,取得实效。深入挖掘和培育典型,宣传推广好的经验。

【篇三】卫生院医共体情况汇报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城市医联体建设,根据省卫健委等七部门印发的《**省全面推进医联体建设工作方案》要求,市卫生健康局高度重视,积极安排部署。

  一、成立领导组织,健全管理机制

  制定《**市全面推进医联体建设工作方案》《**市推进医联体建设指导意见》等文件,组建由市长任主任,市人社、财政、发改、医保、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其他利益相关方组成的医联体管理委员会,为推进我市医联体建设提供政策保障。

  二、精心组织安排,稳步推进工作

  我市根据省卫健委任务安排,结合我市实际,决定组建定州市人民医院与清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定州市妇幼保健院与明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家城市医联体。按照工作要求,牵头医院召开会议,制定章程,完善相关考核制度,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完成人财物统一管理。

  三、统计服务人口,实行打包付费

  市卫健局认真统计各医联体服务人口数量,联合市医保局将医保资金打包支付2个医联体,实现医联体内“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四、完善工作制度,落实分级诊疗

  组织对所有医联体成员单位的人员、财务、资产进行统一核算,交由牵头单位统一管理和使用;成立医联体财务中心,承担医联体财务管理、成本管理、预算管理、会计核算、价格管理、资产管理、采购管理和审计监督。整合组建检验、心电、病理、影像、消毒供应、后勤管理、物流配送等资源共享中心,以及人力资源、质控、信息、宣教等管理中心,并开展相关工作。组建医联体管理委员会,担负医联体的领导、保障、管理、监督责任;制定医联体章程,明确牵头医院与成员单位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明确医联体内各医疗机构功能定位,制定不同级别医疗机构收治诊疗病种目录,出台双向转诊标准文件,理顺转诊流程,留存双向转诊的工作记录。拉开医联体内不同等级医疗机构之间、不同专业技术职称医师之间、不同难易程度诊疗项目之间的价格差距。完善医联体内药品配备和使用管理规范,实行医联体内药品、耗材统一采购、统一配送。派驻主任医师等业务骨干进驻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工作,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目前我市城市医联体建设取得一定成绩,但县乡医疗机构合作关系还不够紧密,还需在政策上进一步突破,强化县级医院对乡镇卫生院发展的责任;基层医疗机构设施设备还非常落后、专业技术人才紧缺,在县级医院本身人手不足的情况下,要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带”起来还十分困难。医疗卫生服务重在强基层,关键在留住基层医疗人才。要加大全科医生培养力度,鼓励与支持医学在校或毕业学生优先到基层实习或工作。

【篇四】卫生院医共体情况汇报

  按照***x文件精神,结合医院实际,现将***县人民医院医共体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医共体工作开展情况 

  一总体情况。根据《***县县乡村医疗服务管理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试行)》文件精神,在行政隶属关系、管理体制不变、功能定位不变的情况下,全面托管***镇中心卫生院。***年4月选派综合素质高的中层干部赴***镇中心卫生院担任院长,正式对***镇中心卫生院进行全面管理和运营。与茫丁乡卫生院、八家户农场卫生院、托里镇中心卫生院、阿合其农场卫生院、托托镇卫生院分别签署了医共体建设协议书。 

  二***镇中心卫生院医共体工作情况。对***镇中心卫生院进行清产核资,并将第三方会计事务所财务审计延伸至大镇卫生院,使***镇中心卫生院财务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已逐渐走向规范。在***镇卫生院实现全州首例区、县、乡三方连线远程会诊,远程会诊在各乡镇场卫生院常态使用,***年借助我院心电网络建设契机,为***镇中心卫生院同步建设远程心电网络,并购置了动态血压、动态心电设备,远程动态心电及动态血压已经顺利开展。开通远程阅片功能,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提供信息平台。“量身定做”重点打造***镇中心卫生院“中医馆”建设,选派高年资专业技术人员长期坐诊,***“中医馆”门诊接诊2225人次,业务查房人614次。开设口腔门诊,填补***镇中心卫生院口腔专业多年来的空白,***年共接诊人次218人。普外科门诊手术量逐年增加,***年手术量达到了***例。同时,加强了医共体内部的培训和交流,定期进行各科室业务培训、学术交流和病例讨论,提高了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是医共体内部协作仍需加强。虽然签署了建设协议书,但在具体实践中,各卫生院之间的协作还存在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沟通和协调。 

  二是部分医疗设备更新较慢。虽然在远程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部分医疗设备更新较慢,影响了医院的诊疗水平。 

  三是医疗服务能力有待提高。虽然在中医馆、口腔门诊等方面开展了一些特色服务,但整体医疗服务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加强医共体内部协作。加强与其他卫生院之间的沟通和协调,促进医共体内部协作的深入开展。 

  二是加快医疗设备更新。加快医院医疗设备的更新和升级,提高医院的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 

  三是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进一步加强医疗服务能力的建设,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卫生院医共体工作汇报 卫生院医共体工作总结

本文来源:http://www.rconcon.com/baogaohuibao/287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