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观后感 > 正文

邱少云观后感(通用6篇)

【www.rconcon.com--观后感】

所谓的&ldquo感觉&rdquo,它可以是从作品中理解的真理或细腻的思想,也可以是从作品内容中激发的思维和联想,也可以是从观看中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观看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攻击。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邱少云观后感的文章6篇 ,欢迎品鉴!

【篇1】邱少云观后感

  今天,我读了志愿军二级英雄李元新写的《我的战友邱少云》,我觉得他写的真好!用朴实的语言,写出了邱少云壮烈牺牲的全过程。

  本文通过对邱少云在烈火中壮烈牺牲的经过的描写,表现了邱少云严格遵守纪律的高尚品质和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文中的“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这个伟大的战士,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等句子,写得多么感人。突出了邱少云的顽强意志,不惜牺牲自己,保证战斗胜利的高度觉悟。像邱少云这样遵守纪律,“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给这场战斗带来了胜利。相较之下,我就逊色多了。邱少云可以纹丝不动这么久,而我上课40分钟却只能坚持25分钟,我觉得很惭愧。

  读了这篇文章,我明白了严格遵守纪律的重要性。我认为:既然邱少云能在烈火中一动不动,可以趴在原地几乎一整天,一节课只有40分钟,我又有什么理由不坚持呢?

【篇2】邱少云观后感

  读了《我的战友邱少云》这篇惊天动地的文章后,我深受感动,志愿军战士邱少云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能顺利拔掉敌人控制的“391”高地这颗毒牙,在敌人燃烧弹的烈火中活活烧死!他是我们中国人民的骄傲,是朝鲜人民的骄傲,他的精神永垂不朽。

  读着,读着,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是感到崇敬呢?还是感到惋惜呢?各种感情交织在一起,使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是多么想喊:“快!快从火里跳出来!”然而他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也没有发出一声呻吟……是什么精神使他没有从火里跳出来?难道他是钢铁铸成的吗?不,他不是,他是活生生的人,他是个有血有肉的人。他是多么地守纪律啊!

  这篇文章给了我深刻的教育,邱少云叔叔那种不怕烈火焚烧,英勇顽强地遵守纪律的高尚品质特别令我感动。看今朝,为什么祖国美如画?是英雄的业绩开红花;为什么大地春常在?是英雄的鲜血浇灌了她。与邱少云叔叔相比,我感到惭愧不已。想到那几次没有戴红领巾、校徽,星期一没有穿校服,上课与同桌讲小话而不注意听课,糊糊涂涂的家庭作业……我真愧对于烈士的鲜血。

  读了邱少云烈士的英雄事迹,我明白了——我们要严格遵守纪律,从简单的课堂纪律做起,从班级纪律做起,做一个自觉、严格遵守纪律的好学生。

  《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像明灯照亮我心,伴我踏向征程。

【篇3】邱少云观后感

  敌人控制的“391”高地,像一颗毒牙,揳入我军的阵地。我们志愿军准备在黄昏时分发动突然袭击,拔掉这颗毒牙,把战线往南移。

  那一天,天还没有亮,我们连悄悄摸进“391”高地下面的山坳,潜伏在一条比较隐蔽的山沟里。太阳渐渐爬上山头。我发现前面六十多米的地方就是敌人的前沿阵地,不但可以看见铁丝网和胸墙,还可以看见地堡和火力点,甚至连敌人讲话都听得见。敌人居高临下,当然更容易看见我们。我们趴在地上必须纹丝不动,咳嗽一声或者蜷一下腿,都可能被敌人发觉。我看了一下前面,班长和几个战士伏在枯黄的茅草丛里。他们身上披着厚厚的茅草作伪装,猛一看去,很难发现他们。我又看了看伏在我身边不远的邱少云。他也全身伪装,隐蔽得更好,相隔这么近,我几乎找不到他。

  我们的炮兵不断地轰击敌人的阵地,山顶上腾起一团一团的青烟。敌人阵地前沿的地堡一个接一个被掀翻了。我们看着这种情景,只盼望天快点儿黑,好痛痛快快地打一仗。

  中午的时候,敌人突然打起炮来,炮弹一排又一排,在我们附近爆炸。显然,敌人已经感觉到他们的前沿阵地不太安全了,可是没有胆量冒着我军的炮火出来搜索,只好把看家的本领“火力警戒”拿出来了。

  排炮过后,敌人竟使用了燃烧弹,我们附近的荒草着火了。火苗子呼呼地蔓延,烧得枯黄的茅草毕毕剥剥地响。我忽然闻到一股浓重的棉布焦味,扭转头一看,哎呀!火烧到邱少云身上了!他的棉衣已经烧着,火苗趁风势乱窜,一团烈火把他整个包住了。

  这时候,邱少云只要从火里跳出来,就地打几个滚,就可以把身上的火扑灭。我趴在他附近,只要跳过去,扯掉他的棉衣,也能救出自己的战友。但是这样一来,我们就会被山头的敌人发觉,我们整个班,我们身后的整个潜伏部队,都会受到重大的损失,这一次作战计划就会全部落空。

  我的心绷得紧紧的。这怎么忍受得了呢?我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起来。我不敢朝他那儿看,不忍眼巴巴地看着我的战友被活活地烧死。但是我忍不住不看,我盼望出现什么奇迹——火突然间熄灭了。我的心像刀绞一般,泪水迷糊了我的眼睛。

  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地熄灭。这位伟大的战士,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

  黄昏时候,漫山遍野响起了激动人心的口号:“为邱少云同志报仇!”我们怀着满腔怒火,勇猛地冲上“391”高地。敌人全部被我们歼灭。看看时间,从发起冲锋到战斗结束,才20分钟。

  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1952年10月12日。

【篇4】邱少云观后感

  这篇文章给我们讲述了一位战士的勇敢事迹。本文主要讲的是邱少云,这名战士。他是一位人民英雄,他为了部队,干愿牺牲,没有露出任何一丝破绽为部队添加麻烦。这种精神是十分难得的,十分值得赞颂。
  首先,本文刚开始就把敌人的控制地比作为“毒牙”,明显,那时的生活是多么险恶。接下来,就讲解了正文:那一天,天还没有亮,战士们就悄悄潜入敌人阵地的山坳下,潜伏在一条山沟里。这个地方十分危险,距离敌人是阵地才只有六十多米远,很容易看见敌人的进行。但敌人更容易发现战士们。因此“他们”必须趴在地上纹丝不动,咳嗽一声,或动一下,都可能有着生命危险。
  到了中午,敌人才开始行动起来,但是他们似乎有所察觉,于是放起了炮来,见没事后,敌人还不肯罢手,用起了他们的看家本领“火力警戒”。就是燃烧弹,这样的话,忍不住的战士就会叫出声来。忽然,作者闻到了一股焦味,结果火烧着了邱少云,火儿趁着风乱窜,把邱少云给包围住了。其实邱少云只要跳出火堆,再在地上打几个滚,或者“我”跳出来,扯掉他的衣服,都可以把邱少云救出来,但是这样做,敌人就会发现部队,这下就全完了。“我”的心里绷得紧紧的,生怕邱少云会痛得跳起来,或者叫出来。“我”只希望出现什么奇迹,来挽救邱少云,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
  邱少云并没有因为火的燃烧而动摇,反而更加坚定。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烈火在他的身上烧了半个多小时才渐渐的熄灭。这位伟大的战士,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邱少云同志牺牲了,但部队胜利了。在这儿,我们不难想象,邱少云被烈火烧身时是什么情形,作者看见邱少云被烈火烧身又有什么感受,这可以从“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这句话里面从而得知。邱少云为什么要坚定,不选择跳出火堆。其实是因为纪律,严明的纪律让他懂得,在这种情况下,他绝对不可以逃避,要为了部队而牺牲。在我们现实生活中,这种纪律是很少见的,只有自己坚定,相信自己,这种纪律才会出现。那么,结果如何?就不言而喻。

【篇5】邱少云观后感

  前几天,我看了《我的战友邱少云》这篇课文。这本书主要记叙了在抗美援朝的一个战斗中,邱少云为了整个班子,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严格遵守纪律,在烈火中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歌颂了邱少云自觉遵守潜伏纪律,为了胜利勇于而牺牲的优秀品质。

  读了这本书后,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邱少云在烈火烧身中,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他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不动。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钟头才渐渐的熄灭。这位伟大的战士,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有挪动过一寸地方,没有发出过一声呻吟。

  读了这本书,我对邱少云肃然起敬。又想起了我们连上40分钟的课也约束不了自己。上课的时候,喜欢跟同学叽里咕噜的说话。趁老师不注意,就把手放到抽屉里弄小玩意儿。有时一边听课,一边手上拿着东西转来转去。有些同学在书上画了许多画,每逢老师走都那些同学身边提醒他们不要玩了,他们才只好不玩了。

  读了这本书之后,我真是受益不浅。我要向邱少云烈士那样严格遵守纪律,做一名自觉的好学生。

【篇6】邱少云观后感

  ●1952年10月12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打响了著名的“391”高地总攻战役。担任主攻任务的是志愿军第15军29师87团3营9连。总攻前,该连1排3班战士邱少云在潜伏中被敌人凝固汽油弹燃身壮烈牺牲。

    

  此后,《我的战友邱少云》走进小学教科书。

  ●53年来,有关邱少云的报道一直没有停止,但由于那场惨烈的战斗后,不少人牺牲,一些和邱少云有过亲密接触的战友或因受伤辗转治疗或回国复退,此后他们相互失去联系。

  ●上个世纪70年代,生活在甘肃徽县偏僻农村的锁德成突然收到了一本从北京寄来的名为《邱少云》的书,他打开一看,扉页上印有:“根据李元兴口述”的字样,内容中提到的邱少云战友的名字中有班长锁德成、战士李世虎。李元兴当年是邱少云所在班的副班长。邱少云潜伏牺牲时,锁德成的右边是李世虎、左边是邱少云,3人相隔两米左右。但是,53年来,锁德成没有找到任何一位战友。

  ●本报和搜狐网联合发起了举行纪念邱少云“班会”,通过持续10天的寻访,邱少云的同班战友柴文贵(兰州)和李自明(四川若尔盖县),邱少云的副排长曾纪有(广西南宁市),同连战友张子云(河南平顶山市),邱少云所在团的作战参谋梁嵩山相聚金城,他们从多侧面回忆、怀念英雄,还原那段历史,53年后的今天,一个更亲切、真实的英雄走向我们。

  9月26日下午3时,本报和搜狐网联合发起的纪念邱少云“班会”在本报如期举行,邱少云生前的战友,在兰的抗美援朝老战士、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老战友、兰州军区和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的部分官兵和师生,都前来参加了这次意义特殊的纪念邱少云牺牲53周年的“班会”,在兰州安家生活、被志愿军救助的朝鲜孤儿李桂英女士含泪和邱少云的班长锁德成见面……“班会”现场的感人场面让每一位到会人员无不动容……邱少云的战友们回忆了他们所经历的“391”高地潜伏战。

  今天和战友们在一起,我确实高兴得很。我要感谢兰州晨报把我们召集在一起开“班会”,这一天我等了53年。为了攻占“391”高地,1952年10月11日晚,担任主攻任务的我们到“391”高地的山脚下潜伏下来。10月12日中午,突然有一个班的敌人到了我们潜伏的位置,根据上级指示,我们消灭了几个敌人,但有两个敌人利用地形跑掉了。不到一个小时,敌人开始向我们开炮。一个凝固汽油弹落在了我们前面的水沟里,大火很快烧到了邱少云身上,他给我扔了一个土疙瘩,意思是问我怎么办?我做手势示意他:不能动!并示意他把身上的12个手榴弹、3根爆破筒扔到水沟里,防止燃烧引起爆炸。火势越来越大,他身上的衣服着火了,我看着他,心里特别难受,但我没有下命令,他自己也没有往水沟里滚!最后,他被活活烧死了!在他临死前,还向我笑了一下。想起这些,我就特别难受。李自明:我们连是“钢铁连”

  我和邱少云都是四川人,同在9连。打391高地前,我们连进行了三天动员准备,每人发了短把手榴弹12个,长把手榴弹4个,2个莫托洛夫手雷。在391高地潜伏时,我的位置距邱少云只有五六米。潜伏到第二天中午12时左右,敌人的燃烧弹落在邱少云身边,我看见大火烧着了他的衣服……他当时还是个二十来岁的青年,就那样把自己的生命交给了祖国和人民……今天来到兰州晨报社和老战友一起纪念邱少云,说不出的高兴,谢谢大家!

  柴文贵:邱少云是我们班的光荣

  我的老班长(锁德成)和老战友前面都讲了详细情况,我不多说了。当时,我是班里最小的,锁班长对我很好,也很严,他有三大特点:嗓门大、胆子大、决心大。我们部队驻地距离391高地有10多公里,晚上进入阵地潜伏。我们是尖刀班,要插到敌人的心脏,潜伏时我在我们班的最后面。邱少云牺牲是我们班、我们部队的光荣,我们这些抗美援朝的老战友都永远忘不了他遵守纪律、牺牲自己的精神。

  梁嵩山:我们找到了邱少云的遗体

  感谢兰州晨报!这次是我们共同纪念邱少云、53年后他的战友第一次重聚在一起。

  在391高地潜伏作战前,我和邱少云在一个营,任营部通讯参谋,后来调到团侦察股当侦察参谋。潜伏战期间,邱少云所在的9连担任主攻,整个战斗打得十分漂亮,20多分钟就结束了。

  战斗结束后,团首长命令我带一个侦察排寻找邱少云的遗体。我们找了好几个晚上,直到第四天凌晨才在391高地西北角找到了邱少云的遗体,他蜷缩着,身上只剩下快烧完的胶鞋。我们用雨衣把他包起来运回了驻地。

  孙万福在“班会”上激动地说:“感谢兰州晨报,是晨报圆了我们这些老兵们渴盼了半个世纪的梦。能再见老战友一面,我知足了!”

本文来源:http://www.rconcon.com/xindetihui/124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