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优秀作文 > 单元作文 > 正文

模拟主持栏目头 3篇

【www.rconcon.com--单元作文】

栏目是指电视台每天播出的相对独立的信息单元,主要是单个节目的组合,是按照一定内容(如新闻、知识、文艺)编排布局的完整表现形式。以下是本站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模拟主持栏目头 3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模拟主持栏目头·1

  模拟主持就是模拟者根据既定的选题或者材料、全真地进入主持人角色,对真实的事物以及真实的过程进行的虚拟主持。换句通俗一点儿的话说,模拟主持就是对主持人及其主持项目过程的主持模拟。注意了,模拟主持的关键问题是:一是应当进行有效信息的主持获取,二是应当进行关键特性和表现的主持选定,三是应当进行近似简化和假设的主持应用,四是特别注重主持模拟的重现度和有效性。  如果要将主持人的能力进行分级,我们认为有三个指标代表了三个层次。

  第一个指标是语音和发声。这可以说是播音主持专业报考的基本要求,也是一个播音主持人赖以生存的基本技能。当你掌握了标准的普通话语音和良好的发声方法,那么你可以算一个合格的播音员了。  第二个指标则是语言和思维,这是成为优秀的播音员或者主持人的基础。标准的语音给人以美好的享受,但是它必须承载了足够的内涵,才使得一段声音作品具有意义。所以,当播音员主持人学会了发声以后,更重要的是学会怎么说话。我们认为,思维指导语言,而积累和练**造就敏锐的思维,会说话,会恰如其分地说话,成为第二个层次。

  事实上能说会道的主持人是不在少数的,但是真正顶尖的主持人却是凤毛麟角,区分他们的,是第三个指标:个性魅力。就像《挑战主持人》节目的口号:"我们就是比谁更招人喜欢!"但凡著名的主持人,总是有其鲜明的特色,或形象,或语言,或个性,或才艺,并且得到相当一部分观众的认可。甚至一些有个性特色的主持人,会让观众忽视他某些方面的缺陷,而更多地注视他们的长处。

  如果我们把这个层次倒过来看,个性特色其实是主持人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作为刚刚迈入门槛的播音初学者而言,去谈个性魅力还为时尚早,因为这是从大量从业经验中积累起来的。但是把握住"个性是主持人灵魂"这一要素,有助于我们选择正确的栏目形式。

  在选择适合自己主持的栏目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考虑自己的个性和特长,扬长避短,使自己的个性和节目形式比较好地契合在一起。  以下分别说明这四类节目的选择和准备的注意事项:

  一、新闻资讯节目  新闻资讯节目对于语言基础的要求相对较高,准备相对简单,首先是确定自己新闻节目的定位,比如民生新闻、体育新闻、经济新闻、国际新闻等等,然后有针对性地选择几则近期的热点新闻稿件,加上一定的串联语和开场白、结束语就可以完成了。

  对于电视新闻资讯节目,我们在把握的时候有如下几个要点:首先,我们应该具有这样的认识,即声音和画面都是传播符号,一定不能只重视声音而忽视视觉效果。在传统的广播播音的培训体系下,很多考生下了苦功夫去练**语音语调,一些优秀的考生甚至在艺考之前就拿到了普通话一级甲等的证书,但是普通话好并不等于就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电视节目播音员,也不等于艺术考试就可以顺利过关。事实上,电视首先是一种视觉艺术,其次才是它的声音属性,所以作为新闻播音员的素质是多方面的,在镜头前的合理表现也是重中之重。在所有专业播音员主持人必须参加的"全国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当中,主持环节的考试是完全按照电视主持人的标准执行的,即便广播主持人应考也是如此,所以画面美感是这个行业对主持人的必需要求。如果忽视自身的形象素质、神态姿势、行为举止,将会在考试中吃大亏。  其次是所选择的新闻稿件必须"新",内容要紧贴时事和生活,吸引观众。  相对来说,新闻节目的主持对声音外技巧的要求是相对较少的,对于语音较好的考生,也比较容易驾驭。但是简单不等于可以马虎,对于新闻稿件的选取和编排同样体现自身的功力。就好像如今电视上每个电视台都有新闻节目,而且还有很多档,但是收视率却各不相同,除了主持人的号召力因素之外,节目编排和新闻侧重点的选取是决定一个新闻节目受欢迎与否的关键。而且从新闻的本质属性来说,"新闻就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陆定一),所以我们选择素材首先就必须做到尽可能的新,不能用一些老掉牙的旧闻来应考。而且新闻本身应该具有一定的关注度,使考官在千百个考生的疲劳轰炸下,对你的话题精神为之一振。  新闻资讯节目也要体现出个性化色彩。同样是播报新闻,每个播音员都不一样,李瑞英(央视《新闻联播》)是方正大气,吴小莉(凤凰卫视《小莉看时事》)是睿智温婉,徐莉(央视《中国新闻》)是干脆干练,张丹丹(湖南卫视《晚间》)是辛辣风趣。同样的新闻在不同的播音员口中绽放出不同的精彩。在新闻节目统一的要求下,适当的表现出播音个性,有助于节目的可视性。比如说新闻,本土化、平民化语言,以及一些自己的独特风格,都是艺考中的不错选择。

  准备体现态度新闻稿件虽然非常好找,网络上、报纸上都提供了很多,但是这些新闻稿都是书面语言的,虽然新闻节目并非要完全使用口语,但是一些拗口的话和容易在听觉上产生误会的词语应该事先做处理。另外,由于面试时间并不长,所以尽管是新闻节目,仍然应该尽可能地脱稿,切忌埋头苦念新闻稿。要用眼神和考官适度交流。给人感觉你是已经完全领会了稿件的内容,然后向人们传播,而不是一个发声的机器。在每一则新闻之间,可以有适度的停顿,看看稿子,整个姿态要从容不迫,胸有成竹。

  二、话题评论节目  如果你的思维能力见长,或者普通话语音方面并不突出,那么选择话题评论类节目最容易成功。事实上,这也是应考的考生们最热衷的形式。但是也正因为做这一类节目的人多,要出彩也绝非易事,需要下很多功夫。

  这里我们提出一个见解,未必是绝对的,但却是很多考生没有注意的,那就是外表看起来年纪较小的考生不适合选择这一类节目。听人说话要看对象,试想一下: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和一个小学生在那里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其效果是肯定不同的。每个人的气质不同,也注定了他(她)所适应的社会角色不同,乞丐断不能气宇轩昂,国家领导更不可能猥琐不堪。做主持人也是这样。一个评论员,不管他(她)说的是社会话题、生活话题还是国家大事,掷地有声,言之有物是观众期盼的审美感受。在西方电视机构中,评论类的节目通常都是由50岁以上的资深记者来做。所以如果考生外表过于年幼,说出来话再有分量也是难以服众的。因此这部分考生建议选择服务类,或者少儿节目(归入文体娱乐类),不要用自己的弱项去应考。

  评论节目的准备需要有相当的文字功底和社会阅历,尽管也可以参考和借鉴一些现成的精妙观点,但这是一个由内而外的过程,在外化之前如何有效地内化是必须首要解决的。

  话题评论节目的结构也并不复杂,摆出问题、分析问题两个部分就构成了整个节目,技巧在于如何入题,如何展开,如何建立层次方面。这里提示一下话题评论节目需要注意的地方:

  第一,观点正确,切忌个人观点膨胀化、偏激化

  很多考生为了给主考官留下印象,或者凸显自身的特色,会很刻意地表现自己的另类观点和视角,这犯了电视节目的大忌。因为电视是一种公共资源,而主持人作为电视台的代表出现,他的言行都会直接影响电视台的形象和地位。所以主持人的个性也好,观点也罢,都是在一定接受范围内的,甚至可以比喻为"带着镣铐的舞蹈",而这个"镣铐",就是大多数人的接受程度,就是主流意识的底线。考生主持节目,虽然是在考场上,但仍然不能脱离目前的社会大环境。

  第二,论述新颖,闻所未闻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一件事情每个人的见解也各不相同。怎样的观点算"新颖"呢?形象地说,如果听众听了以后都觉得"就是啊,我怎么没有想到啊!"那你的观点就算得上新颖了。这里面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能够得到广泛的认同而不是抵触,二是绝大多数人都没有想到。显然要做到新颖是很难的,但是高考或许也是一生一次的,在你长达数年的准备过程中,发现一个称得上新颖的观点,并不是过分的要求。对于优秀的考生来说,即便是即兴的评论也应该做到观点新颖。很显然,这对于思维能力的依赖是很高的,所以只管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考生或者只抓专业,不抓文化基础的考生都是很难在这方面出类拔萃的。

  第三,态度鲜明,思路清晰,逻辑严密

  在评论过程中,观点不能含混不清,模棱两可。这样的评论也是失败的。而且毕竟是数分钟的节目,所以应该体现出一个

  思维的过程,而不仅仅是一个结论。好的论述逻辑可以把观众使之信服地带向你的最终观点,赢得赞同。  第四,注意谈话"场"的营造  严格地说,评论节目是谈话节目的一种,而谈话节目的基本形式就是对生活中谈话场景的一种再现,强调交流感。只不过在考场上,虚拟的观众就是你的考官,所以评论节目和新闻节目绝对不一样,它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你需要在节目的过程中捕捉听众可能的回应并进行新一轮的阐述,也需要借助一些语气和态度。

  三、生活服务节目  区别于其他三类节目,生活服务节目对时效性要求不高,它讲求的是贴近性,传递的是和观众的生活息息相关,能够给观众带来方便的资讯。所以形象亲切、语音甜美的考生可以考虑此类节目。**电视台第2套节目原来曾叫做"经济、生活、服务频道",其中就有不少做得非常鲜活的此类节目,像《生活》《前沿》《为您服务》都是很好的效仿对象。

  在节目的创意上,生活服务节目留下了比较大的空间,没有特别的定式,也没有必须遵循的范式,让观众觉得舒服和有观看的欲望,是此类节目的衡量标准。所以精心的编排显得尤为重要,很平凡的生活常识,很枯燥的科学道理,也许在你的节目中可以变成一种视听享受。值得注意的是:

  第一,节目形式要鲜明

  在其他类型的节目也许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但是由于生活服务节目形式相对多样化,所以典型化单一化的形式反而比较重要了。在艺考现场有限的时间里面,让主考官明白无误地领会到你的主持意图是非常重要的。部分考生可能过分效仿板块节目或者过分追求奇特,几分钟下来让考官不知所云,这就本末倒置了。

  第二,不要把亲切作为唯一的主持风格

  从沈力开始,生活节目的主持人都是给人一种非常亲切的形象,这也是由节目的特点和性质决定的。不过既然是考试,就会有出类拔萃,而出类拔萃的人未必都会是千篇一律的面孔。所以建议能力较高的考生做一些富有个性的尝试。比如中国传媒大学教师马斌就曾经主持过《前沿》,他略带学院色彩又挥洒自如的风格同样得到了观众的肯定,使他一步步成为央视名嘴。

  第三,注重动口也动手

  主持要动口不用多说。但是动手就是生活服务节目主持人很重要的功夫了。因为节目的内容很多都和日常生活结合,所以在讲解的时候有一些适当的辅助肢体语言会起到很好的效果。比如教观众三分钟办公室放松操,带观众学一个小魔术等等,都会显得很生动,而且顺带表演了自己的才艺。当然有些动手内容是不实际的,比如在现场做菜,就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四、文体娱乐节目  体育、综艺、娱乐,这都是观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形态,也是收视率很高的节目类型。我们把它们放在一类,因为它们对主持人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要求:活力!

  青春动感的考生可以选择这一类的节目来主持,特别是普通话不够标准,但是反应快、形象亮丽的考生,选择此类节目可以很大程度地掩饰缺陷,发挥长处。

  不过要提个醒:文体娱乐节目也许是艺考现场最出彩的类型,但同时也是失败最多的类型。就像我们在电视上看此类节目的主持人一样,可能除了个别特别优秀的,其他的几乎一眼就能看出他(她)的不足,甚至很多主持人才一出场就被观众无情地"pass"掉了。这是因为文体娱乐节目看起来简单,实际上对综合素质的要求是最高的,主持人几乎必须什么都会,还要天生一副讨人喜欢的样貌,所以优秀的文体娱乐主持人几乎是可遇不可求的。

  但是从发展后劲来看,从事此类节目的主持是最容易给观众留下印象,成为"明星"的,所以尽管成功率很低,但是仍然有很多的考生在努力尝试。

  这一部分考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普通话

  之所以把普通话作为第一要点来谈,是因为选择此类节目的考生大多都有语音语调的问题。虽然现在的电视屏幕上,语音不标准却大红大紫的主持人不乏其人。但是作为正规的艺考,港台腔仍然是被严格控制的。这一点,相关的主管部门早就有明文规定。所以考生即便觉得自己的"港台普通话"悦耳动听,也不要来尝试。

  第二,动如脱兔,静若处子

  有静才有动。个别考生从一登场就在跳,一直处于一种很亢奋的状态,没有节奏的变化,反而给人以"聒噪"的印象。其实优秀的主持人未必是从始至终都把观众情绪调动到最高的,掌握节奏,适度变化,张弛有度,表现出强有力的现场控制力,才是娱乐和综艺节目主持人的良好状态。  第三,要对专业知识有相当的熟悉程度

  无论是体育节目,音乐节目,文艺节目,虽然娱乐和休闲是节目的主导,但作为主持人,深厚的专业知识素养却是实现这一切的先决条件。特别是这几类节目已经有了一个比较长的发展过程,臻于成熟。作为年轻的主持人,更要博闻强识,全面了解行业内部的术语、掌故、常识、规则、发展历程、著名人物和事件。这其中有很多是考生没有经历过和听说过,要与更为资深的观众实现对等的对话,功课是必须提前做好的。

  第四,富于表现力、感染力和应变能力  这其实是文体娱乐节目主持人的基本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讲,主持人主持节目也是在表演,所以必须让自己的状态达到最好,才能驾驭节目,感染受众,这就对考生的表现力和感染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由于此类节目的语言比较口语化,现场化,所以根据现场的一些反应及时地调整自己的节目也是成败的关键。

  模拟主持栏目头·2

  稿件自如说话的能力.

  模拟主持大体有三种类型

  1、改编式模拟主持

  现场发给考生一篇文章,根据指定的文章改编成模拟主持。

  2、选择式模拟主持

  考生任选一种节目类型,如新闻评论类、社教服务类、综艺娱乐类、体育竞技类,之后在抽取相应的素材。

  3、发散式模拟主持

  比如给考生三个词语“舞台、羽毛、茶杯”或者是“地铁、皮包、动车”等。

  其中,改编式模拟主持最为常见。这项考试一般规定是:依据指定的材料,可作适当的改编,设计成广播

  电视栏目,用口语化的语言主持,限时3分钟。

  要完成这一环节,考生首先要了解广播电视节目的基本形态,即栏目名称、主题、播出形式、宣传语、开

  场白、衔接语、结束语等。

  定好栏目

  栏目名称对于节目来说非常重要,既要有对相关内容的包容性,又要有一定的新意。当然,最主要的一点

  就是素材的主体应该和栏目名称相吻合。

  比如牵涉到法律、官司类的内容,考生就可以拟定为《今日说法》栏目;牵涉到健康、服装、饮食等内

  容,就可选定一些大众知道的生活类节目。

  值得提醒考生的是,栏目名称要讲究时代感,不要全是《青年之声》、《校园之声》《都市之声》之类

  的,可以融入一些时尚元素,重新设计一下。

  设计开场

  考生一旦进入考试环节,就要把自己“模拟”成这个栏目的主持人,首先要礼貌地向观众问候,自报家

  门;然后找到话题切入点,很自然的把主题引出,娓娓道来,引导观众进入你所主持的节目当中。

  融合素材

  对文字材料进行细致的分析,把握问题的实质。

  你是否把考官提供的素材内容理解了,消化了,融合进去了?素材大致讲述的是什么事情?

  在这个过程中,考生要对材料的信息进行取舍,重要的核心问题不能省略,次要的、与主题关系不是特别

  密切的内容可以删除或简化。

  适当点评

  考生可以在模拟主持中发表自己的见解,做到夹叙夹议、述中带评。

  点评式的结尾可以深化话题的意义,模拟主持的点评要求精炼简洁,切中要害,言之有物,不能出现与社

  会主流价值标准不相符合的观点,更不能与指定材料反映的主题背道而驰。

  注重口语

  考生不能将提供的材料赵照本宣科、机械地、一字不漏地从头念到尾,要善于把生硬艰涩的字词改换成通俗易懂的词语,尽量把单音节词改成双音节词。

  如“从未”改成“从来没有”,“该校”改成“这所学校”,使书面语变成适合听与说的口语,拉近与听众观众的距离。

  口语是日常生活用语的升华和提炼,要求简洁、清晰、明朗又有一定的文采和品位。

  善于交流

  考生在考试时,要加强对象感的运用,话语要有交流感,可以把考官设想成你的听众和观众。

  考生应该尽可能脱稿主持,切忌只顾埋头念稿,要善于用眼神和考官适度交流。整个姿态要从容不迫,胸有成竹。

  今天盘点了模拟主持中,需要知道或是需要注意的几个点,给各位即将参加考试的考生给点参考,相对其

  他考察项目,模拟主持要求更为全面而综合。

  但是这一环节多数考生认识水平相似,能力相当,所以平时多多练习,也可以将这个环节变成凸显个人实

  力重要的一环。

  模拟主持栏目头·3

  我们都知道,模拟主持是对主持人工作状态的模仿,对于主持人来说,给受众一个好的印象是最重要的,这直接关系到他所在的栏目的收视率高低与否,而对于新闻主持人来说,如何吸引受众收看新闻是一个关键问题,除了新闻资讯本身的吸引力之外,最重要的另一个因素就在于传播者主持人身上,总结来说就是作为新闻主持人如何让自己在新闻主持的过程中,在可行的范围内让自己“活”起来,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如何让自己“活”起来。

  既然要探讨“活”的问题,就说明存在着“不活”的问题。那么我们来看一档非时政性新闻的主持人在新闻中出现的“不活”问题有哪些呢?而如何去解决这些可以让自己变活的细节呢?

  一、导语念完时死盯着镜头

  很多主持人存在着这个问题,每一条新闻的导语念完之后,主持人的眼睛紧紧盯着镜头,给观众的感觉是他被牢牢地定在那里一样,而这其实也是很多主持人不太注意的地方,也是我们说新闻主持人不活的一个因素。

  既然如此,那我们就改变一下我们的眼睛,仔细观察后发现,很多新闻主持人在导语念完时总喜欢在镜头前调整自己的视线,小范围的摆动一下头,眼睛看着演播室内的新闻画面提示器,比较明显的就是吴小莉、窦爱丽等等主持人,央视新闻播音员王宁老师也喜欢这样做,而这样其实给人的感觉就是主持人的表情不死板,感觉主持人在演播室里是个人,其实按照播出中的常理来看,主持人在念完导语后看画面提示器是个正常反应,只是很多主持人忽略了这个动作的另一个效应,因此为了保障不出错误,就忽略这个动作。

  二、气息调整无动作

  作为主持人,在播音中调整气息是正常的,由此引起的肩膀的颤动也是正常的,而如果主持人在新闻主持中没有这些动作,给人的感觉也是略有一些死板的,而这也是一个主持人让自己在新闻主持中“活”起来的另一个因素。

  当然,让主持人在新闻主持中活起来的因素还有很多,比如语言的亲民特点、表情的变化等等,这样才能有利于在模拟主持过程中能够吸引观众。

本文来源:http://www.rconcon.com/zuowen/100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