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报告汇报 > 汇报申报 > 情况汇报 > 正文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工作情况汇报【10篇】

【www.rconcon.com--情况汇报】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工作情况汇报的文章10篇 , 欢迎大家参考查阅!

第1篇: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工作情况汇报

  一、基本情况

  昆寨苗族彝族白族乡位于纳雍县西北部,距纳雍县城58公里,距杭瑞高速公路巴雍出口24公里,总面积89.83平方公里,辖17个村103个村民组(其中2019年4月设置易地移民安置点和丰社区),2020年未总人口数为6641户27632人,居住着苗族、彝族、白族等9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6%;昆寨乡沟壑纵横,山高坡陡,土地破碎,海拔2280米的雾嘎大山是最高海拔,海拔1333米的碓窝河是最低海拔,平均海拔1700米。很多土地不成片,较为贫瘠,耕种成本高,投入多产出少,生产成本较高,昆寨乡是全市18个级贫乡之一。

  二、脱贫攻坚情况

  2020年昆寨乡脱贫攻坚工作在省市县各级各部门倾力帮扶下,取得了决定性成绩,全乡1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整乡实现脱贫摘帽,2255户11432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在省级第三方评估验收过程中,以“零问题”赢得大考,12月份顺利通过国家脱贫攻坚普查验收,撕掉了千百年来绝对贫困的标签。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我们始终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扣“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奋力攻坚克难,农村基础设施、农业产业革命、村庄人居环境等方面取得较好成绩,教育、医疗、住房和安全饮水全部保障到位,群众满意度达99.87%,乡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是建成了一大批基础设施。完成建新河流域新民村角开大桥、长春村汪家寨大桥建设,巴雍至昆寨二级公路、维新至昆寨S211省道路面提质改造工程全面完工通车,纳赫高速公路昆寨段已全面开工建设,建成通村通组公路104条128.699公里,实现村村寨寨通硬化路。完成全乡16个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新建及改造农村电网10余千米,完成国家新一轮农网和通讯网络改造升级,实现村村通动力电,4G网络全覆盖。二是培育了一大批特色产业。全乡累计种植玛瑙红樱桃、蚕桑、脆红李、皂角、药用银杏等经济林共计30450亩,森林覆盖率提升到77.91%,名列全县第一。建成全省最大茶叶育苗基地800亩,建成规模化肉牛养殖场4个,规模化养殖安格斯肉牛1049头,建成5万羽以上蛋鸡养殖场2个,2000头生猪养殖场2个。三是补齐了一大批脱贫短板。完成昆寨中学、昆寨中心小学、治沟小学“薄改”工程建设,完成长春小学、大德希望小学、夹岩梦想小学、岩上小学、长春幼儿院、高峰幼儿园及村级校点提质改造。完成16个村级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落实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100%,全面落实三重医疗保障,实现应报尽报、应助尽助,切实让群众有“医”靠。集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老旧住房透风漏雨整治、人畜混居整治等共计3173户,实施院坝和连户路硬化1341户,全面解决住房安全问题和改善人居环境。

  在昆寨乡奋战脱贫攻坚征程中,全体干部舍我忘家,抛洒汗水,经过决战洗礼,干部作风得到锤炼,能力得到提升,实干业绩得到组织认可,2019年昆寨乡先后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6名干部得到省市表彰,先后有4名同志走上副县级领导岗位,8名股级干部得到提拔为副科级。全乡干部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成果,涌现出了不少决战故事和典型做法:扶贫特岗黄满“祖孙三代人”驻村,一家人全力支持她奋战脱贫攻坚;市委办派驻永新村驻村干部高学恒三次推迟婚期,只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更有善于开群众会凝聚民心的新民村党支部书记向杰;作茧自缚是为羽化成蝶的种桑致富带头人谢晓露;想群众之所想、思群众之所思,差点累倒在工作岗位上的扶贫特岗张桢等不一而足。他们用实际行动凝聚人心、托举民心,积极引导广大群众主动发展脱贫致富。金珠村、夹岩村建设法治广场助力脱贫攻坚,大寨村传承苗族文化发展苗族刺绣服饰建设扶贫车间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等典型做法为脱贫攻坚添砖加瓦、纯化成色。

  三、巩固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衔接工作情况

  一是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响应机制。成立乡防止返贫动态监测领导小组,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开展定期检查、动态管理,重点监测其收入支出状况、“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状况。建立健全易返贫致贫人口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分层分类及时纳入帮扶政策范围,实行动态清零。建立农户主动申请、部门信息比对、基层干部定期跟踪回访相结合的易返贫致贫人口发现和核查机制,实施帮扶对象动态管理。坚持预防性措施和事后帮扶相结合,精准分析返贫致贫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确保不出现返贫。

  二是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摘帽不摘责任,防止松劲懈怠;摘帽不摘政策,防止急刹车;摘帽不摘帮扶,防止一撤了之;摘帽不摘监管,防止贫困反弹。坚持帮扶干部每个季度开展一次走访排查,对边缘易致贫户和脱贫监测户建立定期走访制度,建立完善档案,逐户研判制定帮扶措施,消除致贫风险。

  三是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紧盯就业保障,定期对脱贫户就业情况进行动态抽查,用好就业扶持政策,确保收入稳定。紧盯教育保障,继续落实双线包保、送学上门等政策,确保脱贫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不失学辍学。紧盯基本医疗保障,重点对因病、突发事故产生大额医疗支出的家庭实施动态管理,落实分类资助参保政策,有效防范因病返贫致贫风险。紧盯住房安全保障,重点对因灾农户房屋进行动态检测,及时采取措施保障基本住房安全。紧盯饮水安全保障,加强已建农村供水工程和净化设施后续管护,做好枯水季节应急供水,不断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

  四是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抓实就业扶持,继续用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劳务输出政策,动员安置点劳动力外出务工;依托小花苗服饰扶贫车间,扶持手工假发加工坊,增加不能外出劳动力收入。抓实思想文化建设,继续完善“新市民·追梦桥”品牌创建工程,落实‘搭五桥、建五家’“四点半课堂”等工作举措,让搬迁社区更有人情、更有温度、更有热度。完善后续扶持政策体系,持续巩固易地搬迁脱贫成果,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

  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区全力抓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但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不少,主要表现为:

  一是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我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虽然在不断增加,但总体规模偏小、产业钱条短,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辐射带动力不大,农业产业化进程仍需进一步加快。

  二是产业发展资金短缺问题突出。多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有资金不足,区级财政支持现代农业的资金有限,农业金融机构贷款门槛高、担保难、时间短、额度小,产业发展资金短缺,难以扩大经营规模。

  三是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薄弱。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培育和培训力度不够,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思维意识不强,发展的大局观念不强,发展的长远眼光不足,不适应新时代生产力发展水平,续乏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参与市场竞争力不强。部分村民的自治意识、自我管理的能

  四是乡风文明建设有待加强。力不强,没有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意识。部分农村存在娱乐活动单一、文化阵地建设滞后、示范带动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与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雪求还有不小差距。

  四、下步乡村振兴工作打算

  紧紧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方针,综合考虑各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区位条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等情况,将全乡所有村分为三类:新民等5个村为引领示范村、高峰等7个村为重点推进村、岩上等5个村为夯实基础村,按时序分类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一是探索乡村振兴“支部联建”,形成基层党建合力。通过“强联强、强联弱、大联小、近联远”方式,进行乡内支部联建、帮扶协作单位支部与结对帮扶村支部联建、东西部帮扶企业支部与结对帮扶村支部联建,打通地域、行政、行业限制,利用各支部优势,解决基层党组织能力参差不齐、地区发展差异较大的问题。

  二是实施乡村振兴“产业联合”,助推农业产业发展。在乡村振兴中,按照“产业同质联营”方式,探索推行产业联合。根据分布在7个村的5000亩蚕桑、分布在3个村的800亩茶苗基地、分布在8个村的5500亩玛瑙红樱桃、分布在2个村的152个大棚和分布在7个村的7个养殖场,在“支部联建”的基础上,各支部合作社资源联享,乡合作联社与引进龙头企业联合管理、销售,逐步形成优势产业联合发展。同时继续推动好食用菌、天麻等林下产业,切实增加群众收入,助推群众生活富裕。

  三是抓实乡村振兴“10户联管”,营造良好振兴环境。利用疫情防控“10户联动机制”,将农户进行区域划分管理,每10户组成一个“联管体”,选好“联管长”,实行“10户联管”,“联管长”负责所管户的政策宣传、卫生发动、“党建+积分”、合作医疗收取,群众会动员等,大大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治理效率。同时继续用好“10+N”人员,大力推进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完善村规民约,扎实推进乡风文明、治理有效。

  四是谋划乡村振兴可行项目,打造生态文旅示范。依托建新河河堤风光、经果林、梯田等资源,谋划实施生态河堤、庭院提质、乡村环境综合整治等项目,打造以新民村为中心辐射长春、千秋两个村的沿河生态文旅乡村振兴示范点。依托金珠水库在建工程,结合昆寨乡丰厚的彝族文化底蕴,将新搬迁移民点谋划建设成为一个彝族风情乡村振兴示范点。

  五是以生活富裕为根本,提高乡村民生保障水平。

  下步工作中,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此次到贵州视察指示精神,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市委二届七次、八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书记这次调研慰问指示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积极发展乡村产业,全力抓实“四个留下”,完善防贫返贫监测体系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全力以赴备战乡村振兴,切实筹备好基层换届选举确保农村工作有效接续不断档,以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过硬的作风,全力以赴推动昆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绝不辜负您的关心厚爱、绝不辜负市县部门倾情帮扶、绝不辜负昆寨人民期盼重托!

第2篇: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工作情况汇报

  一、基本情况

  昆寨苗族彝族白族乡位于纳雍县西北部,距纳雍县城58公里,距杭瑞高速公路巴雍出口24公里,总面积89.83平方公里,辖17个村103个村民组(其中2019年4月设置易地移民安置点和丰社区),2020年未总人口数为6641户27632人,居住着苗族、彝族、白族等9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6%;昆寨乡沟壑纵横,山高坡陡,土地破碎,海拔2280米的雾嘎大山是最高海拔,海拔1333米的碓窝河是最低海拔,平均海拔1700米。很多土地不成片,较为贫瘠,耕种成本高,投入多产出少,生产成本较高,昆寨乡是全市18个级贫乡之一。

  二、脱贫攻坚情况

  2020年昆寨乡脱贫攻坚工作在省市县各级各部门倾力帮扶下,取得了决定性成绩,全乡1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整乡实现脱贫摘帽,2255户11432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在省级第三方评估验收过程中,以“零问题”赢得大考,12月份顺利通过国家脱贫攻坚普查验收,撕掉了千百年来绝对贫困的标签。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我们始终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扣“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奋力攻坚克难,农村基础设施、农业产业革命、村庄人居环境等方面取得较好成绩,教育、医疗、住房和安全饮水全部保障到位,群众满意度达99.87%,乡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是建成了一大批基础设施。完成建新河流域新民村角开大桥、长春村汪家寨大桥建设,巴雍至昆寨二级公路、维新至昆寨S211省道路面提质改造工程全面完工通车,纳赫高速公路昆寨段已全面开工建设,建成通村通组公路104条128.699公里,实现村村寨寨通硬化路。完成全乡16个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新建及改造农村电网10余千米,完成国家新一轮农网和通讯网络改造升级,实现村村通动力电,4G网络全覆盖。二是培育了一大批特色产业。全乡累计种植玛瑙红樱桃、蚕桑、脆红李、皂角、药用银杏等经济林共计30450亩,森林覆盖率提升到77.91%,名列全县第一。建成全省最大茶叶育苗基地800亩,建成规模化肉牛养殖场4个,规模化养殖安格斯肉牛1049头,建成5万羽以上蛋鸡养殖场2个,2000头生猪养殖场2个。三是补齐了一大批脱贫短板。完成昆寨中学、昆寨中心小学、治沟小学“薄改”工程建设,完成长春小学、大德希望小学、夹岩梦想小学、岩上小学、长春幼儿院、高峰幼儿园及村级校点提质改造。完成16个村级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落实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100%,全面落实三重医疗保障,实现应报尽报、应助尽助,切实让群众有“医”靠。集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老旧住房透风漏雨整治、人畜混居整治等共计3173户,实施院坝和连户路硬化1341户,全面解决住房安全问题和改善人居环境。

  在昆寨乡奋战脱贫攻坚征程中,全体干部舍我忘家,抛洒汗水,经过决战洗礼,干部作风得到锤炼,能力得到提升,实干业绩得到组织认可,2019年昆寨乡先后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6名干部得到省市表彰,先后有4名同志走上副县级领导岗位,8名股级干部得到提拔为副科级。全乡干部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成果,涌现出了不少决战故事和典型做法:扶贫特岗黄满“祖孙三代人”驻村,一家人全力支持她奋战脱贫攻坚;市委办派驻永新村驻村干部高学恒三次推迟婚期,只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更有善于开群众会凝聚民心的新民村党支部书记向杰;作茧自缚是为羽化成蝶的种桑致富带头人谢晓露;想群众之所想、思群众之所思,差点累倒在工作岗位上的扶贫特岗张桢等不一而足。他们用实际行动凝聚人心、托举民心,积极引导广大群众主动发展脱贫致富。金珠村、夹岩村建设法治广场助力脱贫攻坚,大寨村传承苗族文化发展苗族刺绣服饰建设扶贫车间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等典型做法为脱贫攻坚添砖加瓦、纯化成色。

  三、巩固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衔接工作情况

  一是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响应机制。成立乡防止返贫动态监测领导小组,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开展定期检查、动态管理,重点监测其收入支出状况、“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状况。建立健全易返贫致贫人口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分层分类及时纳入帮扶政策范围,实行动态清零。建立农户主动申请、部门信息比对、基层干部定期跟踪回访相结合的易返贫致贫人口发现和核查机制,实施帮扶对象动态管理。坚持预防性措施和事后帮扶相结合,精准分析返贫致贫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确保不出现返贫。

  二是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摘帽不摘责任,防止松劲懈怠;摘帽不摘政策,防止急刹车;摘帽不摘帮扶,防止一撤了之;摘帽不摘监管,防止贫困反弹。坚持帮扶干部每个季度开展一次走访排查,对边缘易致贫户和脱贫监测户建立定期走访制度,建立完善档案,逐户研判制定帮扶措施,消除致贫风险。

  三是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紧盯就业保障,定期对脱贫户就业情况进行动态抽查,用好就业扶持政策,确保收入稳定。紧盯教育保障,继续落实双线包保、送学上门等政策,确保脱贫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不失学辍学。紧盯基本医疗保障,重点对因病、突发事故产生大额医疗支出的家庭实施动态管理,落实分类资助参保政策,有效防范因病返贫致贫风险。紧盯住房安全保障,重点对因灾农户房屋进行动态检测,及时采取措施保障基本住房安全。紧盯饮水安全保障,加强已建农村供水工程和净化设施后续管护,做好枯水季节应急供水,不断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

  四是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抓实就业扶持,继续用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劳务输出政策,动员安置点劳动力外出务工;依托小花苗服饰扶贫车间,扶持手工假发加工坊,增加不能外出劳动力收入。抓实思想文化建设,继续完善“新市民·追梦桥”品牌创建工程,落实‘搭五桥、建五家’“四点半课堂”等工作举措,让搬迁社区更有人情、更有温度、更有热度。完善后续扶持政策体系,持续巩固易地搬迁脱贫成果,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

  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区全力抓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但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不少,主要表现为:

  一是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我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虽然在不断增加,但总体规模偏小、产业钱条短,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辐射带动力不大,农业产业化进程仍需进一步加快。

  二是产业发展资金短缺问题突出。多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有资金不足,区级财政支持现代农业的资金有限,农业金融机构贷款门槛高、担保难、时间短、额度小,产业发展资金短缺,难以扩大经营规模。

  三是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薄弱。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培育和培训力度不够,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思维意识不强,发展的大局观念不强,发展的长远眼光不足,不适应新时代生产力发展水平,续乏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参与市场竞争力不强。部分村民的自治意识、自我管理的能

  四是乡风文明建设有待加强。力不强,没有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意识。部分农村存在娱乐活动单一、文化阵地建设滞后、示范带动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与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雪求还有不小差距。

  四、下步乡村振兴工作打算

  紧紧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方针,综合考虑各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区位条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等情况,将全乡所有村分为三类:新民等5个村为引领示范村、高峰等7个村为重点推进村、岩上等5个村为夯实基础村,按时序分类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一是探索乡村振兴“支部联建”,形成基层党建合力。通过“强联强、强联弱、大联小、近联远”方式,进行乡内支部联建、帮扶协作单位支部与结对帮扶村支部联建、东西部帮扶企业支部与结对帮扶村支部联建,打通地域、行政、行业限制,利用各支部优势,解决基层党组织能力参差不齐、地区发展差异较大的问题。

  二是实施乡村振兴“产业联合”,助推农业产业发展。在乡村振兴中,按照“产业同质联营”方式,探索推行产业联合。根据分布在7个村的5000亩蚕桑、分布在3个村的800亩茶苗基地、分布在8个村的5500亩玛瑙红樱桃、分布在2个村的152个大棚和分布在7个村的7个养殖场,在“支部联建”的基础上,各支部合作社资源联享,乡合作联社与引进龙头企业联合管理、销售,逐步形成优势产业联合发展。同时继续推动好食用菌、天麻等林下产业,切实增加群众收入,助推群众生活富裕。

  三是抓实乡村振兴“10户联管”,营造良好振兴环境。利用疫情防控“10户联动机制”,将农户进行区域划分管理,每10户组成一个“联管体”,选好“联管长”,实行“10户联管”,“联管长”负责所管户的政策宣传、卫生发动、“党建+积分”、合作医疗收取,群众会动员等,大大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治理效率。同时继续用好“10+N”人员,大力推进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完善村规民约,扎实推进乡风文明、治理有效。

  四是谋划乡村振兴可行项目,打造生态文旅示范。依托建新河河堤风光、经果林、梯田等资源,谋划实施生态河堤、庭院提质、乡村环境综合整治等项目,打造以新民村为中心辐射长春、千秋两个村的沿河生态文旅乡村振兴示范点。依托金珠水库在建工程,结合昆寨乡丰厚的彝族文化底蕴,将新搬迁移民点谋划建设成为一个彝族风情乡村振兴示范点。

  五是以生活富裕为根本,提高乡村民生保障水平。

  下步工作中,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此次到贵州视察指示精神,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市委二届七次、八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书记这次调研慰问指示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积极发展乡村产业,全力抓实“四个留下”,完善防贫返贫监测体系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全力以赴备战乡村振兴,切实筹备好基层换届选举确保农村工作有效接续不断档,以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过硬的作风,全力以赴推动昆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绝不辜负您的关心厚爱、绝不辜负市县部门倾情帮扶、绝不辜负昆寨人民期盼重托!

第3篇: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工作情况汇报

  一、基本情况
  昆寨苗族彝族白族乡位于纳雍县西北部,距纳雍县城58公里,距杭瑞高速公路巴雍出口24公里,总面积89.83平方公里,辖17个村103个村民组(其中2019年4月设置易地移民安置点和丰社区),2020年未总人口数为6641户27632人,居住着苗族、彝族、白族等9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6%;昆寨乡沟壑纵横,山高坡陡,土地破碎,海拔2280米的雾嘎大山是最高海拔,海拔1333米的碓窝河是最低海拔,平均海拔1700米。很多土地不成片,较为贫瘠,耕种成本高,投入多产出少,生产成本较高,昆寨乡是全市18个级贫乡之一。
  二、脱贫攻坚情况
  2020年昆寨乡脱贫攻坚工作在省市县各级各部门倾力帮扶下,取得了决定性成绩,全乡1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整乡实现脱贫摘帽,2255户11432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在省级第三方评估验收过程中,以“零问题”赢得大考,12月份顺利通过国家脱贫攻坚普查验收,撕掉了千百年来绝对贫困的标签。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我们始终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扣“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奋力攻坚克难,农村基础设施、农业产业革命、村庄人居环境等方面取得较好成绩,教育、医疗、住房和安全饮水全部保障到位,群众满意度达99.87%,乡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是建成了一大批基础设施。完成建新河流域新民村角开大桥、长春村汪家寨大桥建设,巴雍至昆寨二级公路、维新至昆寨S211省道路面提质改造工程全面完工通车,纳赫高速公路昆寨段已全面开工建设,建成通村通组公路104条128.699公里,实现村村寨寨通硬化路。完成全乡16个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新建及改造农村电网10余千米,完成国家新一轮农网和通讯网络改造升级,实现村村通动力电,4G网络全覆盖。二是培育了一大批特色产业。全乡累计种植玛瑙红樱桃、蚕桑、脆红李、皂角、药用银杏等经济林共计30450亩,森林覆盖率提升到77.91%,名列全县第一。建成全省最大茶叶育苗基地800亩,建成规模化肉牛养殖场4个,规模化养殖安格斯肉牛1049头,建成5万羽以上蛋鸡养殖场2个,2000头生猪养殖场2个。三是补齐了一大批脱贫短板。完成昆寨中学、昆寨中心小学、治沟小学“薄改”工程建设,完成长春小学、大德希望小学、夹岩梦想小学、岩上小学、长春幼儿院、高峰幼儿园及村级校点提质改造。完成16个村级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落实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100%,全面落实三重医疗保障,实现应报尽报、应助尽助,切实让群众有“医”靠。集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老旧住房透风漏雨整治、人畜混居整治等共计3173户,实施院坝和连户路硬化1341户,全面解决住房安全问题和改善人居环境。
  在昆寨乡奋战脱贫攻坚征程中,全体干部舍我忘家,抛洒汗水,经过决战洗礼,干部作风得到锤炼,能力得到提升,实干业绩得到组织认可,2019年昆寨乡先后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6名干部得到省市表彰,先后有4名同志走上副县级领导岗位,8名股级干部得到提拔为副科级。全乡干部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成果,涌现出了不少决战故事和典型做法:扶贫特岗黄满“祖孙三代人”驻村,一家人全力支持她奋战脱贫攻坚;市委办派驻永新村驻村干部高学恒三次推迟婚期,只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更有善于开群众会凝聚民心的新民村党支部书记向杰;作茧自缚是为羽化成蝶的种桑致富带头人谢晓露;想群众之所想、思群众之所思,差点累倒在工作岗位上的扶贫特岗张桢等不一而足。他们用实际行动凝聚人心、托举民心,积极引导广大群众主动发展脱贫致富。金珠村、夹岩村建设法治广场助力脱贫攻坚,大寨村传承苗族文化发展苗族刺绣服饰建设扶贫车间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等典型做法为脱贫攻坚添砖加瓦、纯化成色。
  三、巩固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衔接工作情况
  一是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响应机制。成立乡防止返贫动态监测领导小组,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开展定期检查、动态管理,重点监测其收入支出状况、“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状况。建立健全易返贫致贫人口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分层分类及时纳入帮扶政策范围,实行动态清零。建立农户主动申请、部门信息比对、基层干部定期跟踪回访相结合的易返贫致贫人口发现和核查机制,实施帮扶对象动态管理。坚持预防性措施和事后帮扶相结合,精准分析返贫致贫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确保不出现返贫。
  二是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摘帽不摘责任,防止松劲懈怠;摘帽不摘政策,防止急刹车;摘帽不摘帮扶,防止一撤了之;摘帽不摘监管,防止贫困反弹。坚持帮扶干部每个季度开展一次走访排查,对边缘易致贫户和脱贫监测户建立定期走访制度,建立完善档案,逐户研判制定帮扶措施,消除致贫风险。
  三是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紧盯就业保障,定期对脱贫户就业情况进行动态抽查,用好就业扶持政策,确保收入稳定。紧盯教育保障,继续落实双线包保、送学上门等政策,确保脱贫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不失学辍学。紧盯基本医疗保障,重点对因病、突发事故产生大额医疗支出的家庭实施动态管理,落实分类资助参保政策,有效防范因病返贫致贫风险。紧盯住房安全保障,重点对因灾农户房屋进行动态检测,及时采取措施保障基本住房安全。紧盯饮水安全保障,加强已建农村供水工程和净化设施后续管护,做好枯水季节应急供水,不断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
  四是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抓实就业扶持,继续用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劳务输出政策,动员安置点劳动力外出务工;依托小花苗服饰扶贫车间,扶持手工假发加工坊,增加不能外出劳动力收入。抓实思想文化建设,继续完善“新市民·追梦桥”品牌创建工程,落实‘搭五桥、建五家’“四点半课堂”等工作举措,让搬迁社区更有人情、更有温度、更有热度。完善后续扶持政策体系,持续巩固易地搬迁脱贫成果,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
  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区全力抓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但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不少,主要表现为:
  一是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我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虽然在不断增加,但总体规模偏小、产业钱条短,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辐射带动力不大,农业产业化进程仍需进一步加快。
  二是产业发展资金短缺问题突出。多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有资金不足,区级财政支持现代农业的资金有限,农业金融机构贷款门槛高、担保难、时间短、额度小,产业发展资金短缺,难以扩大经营规模。
  三是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薄弱。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培育和培训力度不够,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思维意识不强,发展的大局观念不强,发展的长远眼光不足,不适应新时代生产力发展水平,续乏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参与市场竞争力不强。部分村民的自治意识、自我管理的能
  四是乡风文明建设有待加强。力不强,没有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意识。部分农村存在娱乐活动单一、文化阵地建设滞后、示范带动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与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雪求还有不小差距。
  四、下步乡村振兴工作打算
  紧紧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方针,综合考虑各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区位条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等情况,将全乡所有村分为三类:新民等5个村为引领示范村、高峰等7个村为重点推进村、岩上等5个村为夯实基础村,按时序分类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一是探索乡村振兴“支部联建”,形成基层党建合力。通过“强联强、强联弱、大联小、近联远”方式,进行乡内支部联建、帮扶协作单位支部与结对帮扶村支部联建、东西部帮扶企业支部与结对帮扶村支部联建,打通地域、行政、行业限制,利用各支部优势,解决基层党组织能力参差不齐、地区发展差异较大的问题。
  二是实施乡村振兴“产业联合”,助推农业产业发展。在乡村振兴中,按照“产业同质联营”方式,探索推行产业联合。根据分布在7个村的5000亩蚕桑、分布在3个村的800亩茶苗基地、分布在8个村的5500亩玛瑙红樱桃、分布在2个村的152个大棚和分布在7个村的7个养殖场,在“支部联建”的基础上,各支部合作社资源联享,乡合作联社与引进龙头企业联合管理、销售,逐步形成优势产业联合发展。同时继续推动好食用菌、天麻等林下产业,切实增加群众收入,助推群众生活富裕。
  三是抓实乡村振兴“10户联管”,营造良好振兴环境。利用疫情防控“10户联动机制”,将农户进行区域划分管理,每10户组成一个“联管体”,选好“联管长”,实行“10户联管”,“联管长”负责所管户的政策宣传、卫生发动、“党建+积分”、合作医疗收取,群众会动员等,大大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治理效率。同时继续用好“10+N”人员,大力推进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完善村规民约,扎实推进乡风文明、治理有效。
  四是谋划乡村振兴可行项目,打造生态文旅示范。依托建新河河堤风光、经果林、梯田等资源,谋划实施生态河堤、庭院提质、乡村环境综合整治等项目,打造以新民村为中心辐射长春、千秋两个村的沿河生态文旅乡村振兴示范点。依托金珠水库在建工程,结合昆寨乡丰厚的彝族文化底蕴,将新搬迁移民点谋划建设成为一个彝族风情乡村振兴示范点。
  五是以生活富裕为根本,提高乡村民生保障水平。
  下步工作中,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此次到贵州视察指示精神,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市委二届七次、八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书记这次调研慰问指示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积极发展乡村产业,全力抓实“四个留下”,完善防贫返贫监测体系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全力以赴备战乡村振兴,切实筹备好基层换届选举确保农村工作有效接续不断档,以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过硬的作风,全力以赴推动昆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绝不辜负您的关心厚爱、绝不辜负市县部门倾情帮扶、绝不辜负昆寨人民期盼重托!

第4篇: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工作情况汇报

  一、基本情况

  昆寨苗族彝族白族乡位于纳雍县西北部,距纳雍县城58公里,距杭瑞高速公路巴雍出口24公里,总面积89.83平方公里,辖17个村103个村民组(其中2019年4月设置易地移民安置点和丰社区),2020年未总人口数为6641户27632人,居住着苗族、彝族、白族等9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6%;昆寨乡沟壑纵横,山高坡陡,土地破碎,海拔2280米的雾嘎大山是最高海拔,海拔1333米的碓窝河是最低海拔,平均海拔1700米。很多土地不成片,较为贫瘠,耕种成本高,投入多产出少,生产成本较高,昆寨乡是全市18个级贫乡之一。

  二、脱贫攻坚情况

  2020年昆寨乡脱贫攻坚工作在省市县各级各部门倾力帮扶下,取得了决定性成绩,全乡1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整乡实现脱贫摘帽,2255户11432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在省级第三方评估验收过程中,以“零问题”赢得大考,12月份顺利通过国家脱贫攻坚普查验收,撕掉了千百年来绝对贫困的标签。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我们始终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扣“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奋力攻坚克难,农村基础设施、农业产业革命、村庄人居环境等方面取得较好成绩,教育、医疗、住房和安全饮水全部保障到位,群众满意度达99.87%,乡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是建成了一大批基础设施。完成建新河流域新民村角开大桥、长春村汪家寨大桥建设,巴雍至昆寨二级公路、维新至昆寨S211省道路面提质改造工程全面完工通车,纳赫高速公路昆寨段已全面开工建设,建成通村通组公路104条128.699公里,实现村村寨寨通硬化路。完成全乡16个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新建及改造农村电网10余千米,完成国家新一轮农网和通讯网络改造升级,实现村村通动力电,4G网络全覆盖。二是培育了一大批特色产业。全乡累计种植玛瑙红樱桃、蚕桑、脆红李、皂角、药用银杏等经济林共计30450亩,森林覆盖率提升到77.91%,名列全县第一。建成全省最大茶叶育苗基地800亩,建成规模化肉牛养殖场4个,规模化养殖安格斯肉牛1049头,建成5万羽以上蛋鸡养殖场2个,2000头生猪养殖场2个。三是补齐了一大批脱贫短板。完成昆寨中学、昆寨中心小学、治沟小学“薄改”工程建设,完成长春小学、大德希望小学、夹岩梦想小学、岩上小学、长春幼儿院、高峰幼儿园及村级校点提质改造。完成16个村级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落实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100%,全面落实三重医疗保障,实现应报尽报、应助尽助,切实让群众有“医”靠。集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老旧住房透风漏雨整治、人畜混居整治等共计3173户,实施院坝和连户路硬化1341户,全面解决住房安全问题和改善人居环境。

  在昆寨乡奋战脱贫攻坚征程中,全体干部舍我忘家,抛洒汗水,经过决战洗礼,干部作风得到锤炼,能力得到提升,实干业绩得到组织认可,2019年昆寨乡先后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6名干部得到省市表彰,先后有4名同志走上副县级领导岗位,8名股级干部得到提拔为副科级。全乡干部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成果,涌现出了不少决战故事和典型做法:扶贫特岗黄满“祖孙三代人”驻村,一家人全力支持她奋战脱贫攻坚;市委办派驻永新村驻村干部高学恒三次推迟婚期,只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更有善于开群众会凝聚民心的新民村党支部书记向杰;作茧自缚是为羽化成蝶的种桑致富带头人谢晓露;想群众之所想、思群众之所思,差点累倒在工作岗位上的扶贫特岗张桢等不一而足。他们用实际行动凝聚人心、托举民心,积极引导广大群众主动发展脱贫致富。金珠村、夹岩村建设法治广场助力脱贫攻坚,大寨村传承苗族文化发展苗族刺绣服饰建设扶贫车间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等典型做法为脱贫攻坚添砖加瓦、纯化成色。

  三、巩固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衔接工作情况

  一是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响应机制。成立乡防止返贫动态监测领导小组,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开展定期检查、动态管理,重点监测其收入支出状况、“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状况。建立健全易返贫致贫人口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分层分类及时纳入帮扶政策范围,实行动态清零。建立农户主动申请、部门信息比对、基层干部定期跟踪回访相结合的易返贫致贫人口发现和核查机制,实施帮扶对象动态管理。坚持预防性措施和事后帮扶相结合,精准分析返贫致贫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确保不出现返贫。

  二是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摘帽不摘责任,防止松劲懈怠;摘帽不摘政策,防止急刹车;摘帽不摘帮扶,防止一撤了之;摘帽不摘监管,防止贫困反弹。坚持帮扶干部每个季度开展一次走访排查,对边缘易致贫户和脱贫监测户建立定期走访制度,建立完善档案,逐户研判制定帮扶措施,消除致贫风险。

  三是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紧盯就业保障,定期对脱贫户就业情况进行动态抽查,用好就业扶持政策,确保收入稳定。紧盯教育保障,继续落实双线包保、送学上门等政策,确保脱贫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不失学辍学。紧盯基本医疗保障,重点对因病、突发事故产生大额医疗支出的家庭实施动态管理,落实分类资助参保政策,有效防范因病返贫致贫风险。紧盯住房安全保障,重点对因灾农户房屋进行动态检测,及时采取措施保障基本住房安全。紧盯饮水安全保障,加强已建农村供水工程和净化设施后续管护,做好枯水季节应急供水,不断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

  四是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抓实就业扶持,继续用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劳务输出政策,动员安置点劳动力外出务工;依托小花苗服饰扶贫车间,扶持手工假发加工坊,增加不能外出劳动力收入。抓实思想文化建设,继续完善“新市民·追梦桥”品牌创建工程,落实‘搭五桥、建五家’“四点半课堂”等工作举措,让搬迁社区更有人情、更有温度、更有热度。完善后续扶持政策体系,持续巩固易地搬迁脱贫成果,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

  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区全力抓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但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不少,主要表现为:

  一是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我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虽然在不断增加,但总体规模偏小、产业钱条短,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辐射带动力不大,农业产业化进程仍需进一步加快。

  二是产业发展资金短缺问题突出。多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有资金不足,区级财政支持现代农业的资金有限,农业金融机构贷款门槛高、担保难、时间短、额度小,产业发展资金短缺,难以扩大经营规模。

  三是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薄弱。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培育和培训力度不够,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思维意识不强,发展的大局观念不强,发展的长远眼光不足,不适应新时代生产力发展水平,续乏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参与市场竞争力不强。部分村民的自治意识、自我管理的能

  四是乡风文明建设有待加强。力不强,没有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意识。部分农村存在娱乐活动单一、文化阵地建设滞后、示范带动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与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雪求还有不小差距。

  四、下步乡村振兴工作打算

  紧紧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方针,综合考虑各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区位条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等情况,将全乡所有村分为三类:新民等5个村为引领示范村、高峰等7个村为重点推进村、岩上等5个村为夯实基础村,按时序分类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一是探索乡村振兴“支部联建”,形成基层党建合力。通过“强联强、强联弱、大联小、近联远”方式,进行乡内支部联建、帮扶协作单位支部与结对帮扶村支部联建、东西部帮扶企业支部与结对帮扶村支部联建,打通地域、行政、行业限制,利用各支部优势,解决基层党组织能力参差不齐、地区发展差异较大的问题。

  二是实施乡村振兴“产业联合”,助推农业产业发展。在乡村振兴中,按照“产业同质联营”方式,探索推行产业联合。根据分布在7个村的5000亩蚕桑、分布在3个村的800亩茶苗基地、分布在8个村的5500亩玛瑙红樱桃、分布在2个村的152个大棚和分布在7个村的7个养殖场,在“支部联建”的基础上,各支部合作社资源联享,乡合作联社与引进龙头企业联合管理、销售,逐步形成优势产业联合发展。同时继续推动好食用菌、天麻等林下产业,切实增加群众收入,助推群众生活富裕。

  三是抓实乡村振兴“10户联管”,营造良好振兴环境。利用疫情防控“10户联动机制”,将农户进行区域划分管理,每10户组成一个“联管体”,选好“联管长”,实行“10户联管”,“联管长”负责所管户的政策宣传、卫生发动、“党建+积分”、合作医疗收取,群众会动员等,大大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治理效率。同时继续用好“10+N”人员,大力推进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完善村规民约,扎实推进乡风文明、治理有效。

  四是谋划乡村振兴可行项目,打造生态文旅示范。依托建新河河堤风光、经果林、梯田等资源,谋划实施生态河堤、庭院提质、乡村环境综合整治等项目,打造以新民村为中心辐射长春、千秋两个村的沿河生态文旅乡村振兴示范点。依托金珠水库在建工程,结合昆寨乡丰厚的彝族文化底蕴,将新搬迁移民点谋划建设成为一个彝族风情乡村振兴示范点。

  五是以生活富裕为根本,提高乡村民生保障水平。

  下步工作中,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此次到贵州视察指示精神,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市委二届七次、八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书记这次调研慰问指示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积极发展乡村产业,全力抓实“四个留下”,完善防贫返贫监测体系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全力以赴备战乡村振兴,切实筹备好基层换届选举确保农村工作有效接续不断档,以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过硬的作风,全力以赴推动昆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绝不辜负您的关心厚爱、绝不辜负市县部门倾情帮扶、绝不辜负昆寨人民期盼重托!

第5篇: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工作情况汇报

  按照中共***委 ***人民政府印发的《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方案》(周办字【2021】3号)文件精神和县扶贫办相关要求,现就我委主要任务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举措及成效
  (一)积极做好制度建设。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按照规划引领全局的总基调牵头制定了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同时按照省市苏陕协作和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相关工作要求,拟定并印发了我县《2021年苏陕协作工作要点》和《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要点》,两个要点中分别明确了各职能部门任务,夯实各项主体责任。目前正在积极编制《***“十四五”乡村产业发展规划》《**县乡村振兴防止返贫规划(2021-2025年)》,现已经完成讨论稿,待县委县政府审定后下发,做到规划引领、制度先行。
  (二)扎实推进问题整改。按照《**省2020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方案》的要求,及时建立整改台账,明确整改任务,针对反馈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通过召开专题会,下发排查整改通知,深入实地现场督导等形式扎实推进反馈问题的整改。截止目前2020年中央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的**协作方面和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方面的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
  (三)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为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我们统筹考虑区域整体资源优势,通过“县域一盘棋”统筹乡村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改善等,引导“业态相近、地域相邻”的村庄实现集聚发展。抢抓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创建机遇,成功申报陕西省猕猴桃产业集群,争取中央补助资金4000万元。申报省级**协作资金1640万元。为促进贫困群众就业增收,积极争取中省以工代赈项目资金和县级涉农整合资金,今年申报的**县沙河湿地公园七号坝涵洞桥工程争取到中省资金420万元,申报的**社区工厂二期项目争取到县级涉农整合资金552万元,各类资金的争取到位为我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四)全力抓好项目建设。**协作方面:按照省市县**协作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积极谋划2021年苏陕协作项目,项目征集主要聚焦我县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严格项目申报条件,主要从备案、土地、环评等手续是否齐全、是否具备开工条件、利益联结机制是否稳定、项目可行性与必要性等多个方面把关,规范项目申报程序。目前征集的24个苏陕项目已联合县财政局、扶贫办进行了联评联审。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方面:加快推进**社区工厂二期项目、**社区工厂建设,进一步完善项目手续,力争项目尽早建成投产,吸纳移民搬迁户就近就业,增加搬迁户工资性收入。
  (五)积极开展就业帮扶。县人社局组织8户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分赴各移民社区安置点,积极引导具有劳动能力的易地搬迁户赴东部结对地区、省内及其他地区稳岗就业。举办3场就业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500多个(其中面向50周岁以上的大龄农村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超过200个),发放各类招聘简章和政策宣传单1200多份,提供务工信息和政策咨询服务100多人次,16人达成了就业意向,25人登记了就业创业技能培训意向。
  (六)持续加大宣传力度。多渠道宣传后续扶持有关政策,起草了《致全县“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的一封信》,就户籍迁移政策及户籍迁出后的产权、林权、合疗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说明,打消群众心中疑虑。整理出了户籍迁移所需的资料清单和办理流程,方便群众迁移户籍。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
  (一)社区服务仍有短板。前期我们着力补齐了基础设施短板,但从目前社区管理和群众诉求来看,文化氛围营造不够浓厚,社区精神文明等软环境建设仍有待提升。因资金原因,群众文化娱乐场所、社区党建活动场所匮乏,3个社区都没有文化大礼堂等公共服务设施,社区服务中心需要进一步改造提升。
  (二)社区管理难度较大。搬迁群众来自很多镇村,受地域、习俗等影响,融合需要一个过程。群众户籍意识淡薄,认为迁不迁户籍无所谓,迁了还可能对原已享受的林权、地权造成一定影响,迟迟不愿将户籍迁入居住地,同时搬迁群众都属于县域内搬迁,按照公安机关有关规定,不予办理居住证,给社区管理带来了诸多困难。
  (三)**项目实施任务重。省市6月上旬才下达了**协作资金计划,按照计划要求,11月底前完成项目建设任务不低于90%,因项目必须完成相关确定程序后下达投资计划。且开工建设前必须履行相关程序,苏陕协作项目受各种因素影响目前来看时间紧迫,任务重。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提高社区管理水平。强化党建引领作用,以党建为切入点,逐步完善社区管理制度,协调民政局、文体局等部门,加大对社区便民服务、老年人日间照料、文化娱乐等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完善社区功能设置和配套设施,科学合理设置办事窗口,方便群众办事,丰富文化生活。计划组织社区干部到示范社区参观,提升社区管理水平。安富园社区是目前全市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也是我县后续扶持工作的重点,下一步将加强部门协作,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将安富园社区打造成全市“十三五”后续扶持工作的亮点。
  (二)强化群众内生动力。协调人社部门,逐步完善社区就业服务站,系统性收集就业创业及培训意愿,多渠道开展就业创业优惠扶持政策宣传。利用好高新区集贤园及各社区工厂,主动搭建平台,促进搬迁群众实现就近就业。鼓励搬迁群众依托当地资源禀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自主创业的方式发展壮大产业,完善造血功能,确保搬迁群众“逐步能致富。”
  (三)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督促相关镇(主管部门)积极协调解决苏陕项目在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断完善和规范项目资料,扎实做细前期工作,确保项目规范实施。加快推进专家评审、报政府常务会研究、公示公告等程序,及时下达投资计划,推进项目尽早开工建设。同时,加快**社区工厂二期建设,协助项目单位办理前期手续,及时下达投资计划,力争早日开工建设。围绕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就业等重点领域,积极策划包装项目。协调县级有关部门,加大与省、市对口部门对接力度,积极申报项目,引导各行业领域专项资金、政策向移民社区倾斜。

第6篇: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工作情况汇报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XX村把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第一民生工程和头等大事,不断提高政治领悟力、政治判断力、政治执行力,始终胸怀“两个大局”,牢牢把握“国之大者”,落实“四不摘”要求,以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工作的实际成效来践行“两个维护”,努力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开好局、起好步、见实效。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村情概况

  XX村为圩镇所在村,省定“十三五”重点贫困村,辖区面积X平方公里,耕地面积XX亩(人均耕地面积XX亩),山地面积XX亩。全村共有X个自然村,X个村民小组。全村户籍总人口X户X人,常住人口X人。脱贫户X户X人,监测户X户X人(脱贫不稳定户X户X人,边缘易致贫户X户X人)、低保户XXX户XXX人、五保户X户X人。全村共XX名党员。有村定补干部X名,聘用干部X名。村民收入以柑橘脐橙产业及外出务工为主,特色产业主要有脐橙、蜜桔、猕猴桃、红薯等。20XX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约为XX万元(含光伏收入XX万元)。

  二、工作情况

  (一)落实“四不摘”要求,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一是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实施“扫码申报,帮扶无忧”、“干部摸排,包村到户”、“筛查预警,合力监测”和“跟踪记录,巩固成果”四项举措,对边缘易致贫户、脱贫不稳定户、突发严重困难户“三类人群”实施常态化监测,重点监测收入支出状况、“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状况,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继续精准施策。二是全面开展分层分类精准帮扶。对识别边缘易致贫户X户X人,脱贫不稳定户X户XX人,已脱贫户全面落实“四不摘”政策措施,坚持现有的各项帮扶措施不动摇,保持帮扶工作力度不减,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更加注重分类施策、补短板强弱项,帮助进一步夯实发展基础,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扶上马”后再“送一程”。

  (二)坚持问题导向,持续发力推进整改。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从实整改,销号管理。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和时限要求,倒排工期,落实对账销号制度,截止目前,涉及上级督查及自查问题已全部整改落实到位。

  (三)加大扶贫力度,做好后续巩固文章。一是做好稳岗就业帮扶。定期开展脱贫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就业务工情况监测,摸清就业需求,实施就业信息动态监测。二是拓宽消费扶贫渠道。今年以来,不断将消费帮扶行动引向深入,积极引导激励机关单位和干部职工不断加大帮扶产品采购力度,帮扶产品销售渠道不断加宽。三是加快项目建设进度。20XX以来,共投入资金XXXX万元,实施扶贫项目XX个,其中,安排住房安全保障项目XX个,投入XXX万元;安排改厕项目X个,投入XX万元。我们将加大压实项目建设实施进度,确保扶持资金项目按时保质完成建设、确保资金发挥应有扶持效益。四是做好农村改厕工作。协调组织乡村干部、扶贫干部、驻村干部,配合农业农村、卫健部门开展农村改厕入户调查和数据录入工作,确保排查无盲区、统计无错漏。

  三、存在困难

  1.基础设施建设仍需完善。虽然脱贫攻坚时期新建了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但前仍存在一些短板,如澄江中心校至澄江卫生院路段水沟破损、唇咀头小组村主干道道路被雨水掏空等问题。

  2.村集体经济收入相对薄弱。目前村民收入以果业为主,产业结构相对单一,抗风险能力有待加强。XXX族村村集体产业主要依靠光伏、XX林补助、土地租赁等,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较单一。

  四、下一步打算

  1.持续开展返贫预警监测。强化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三类监测对象动态监测管理,及时准确掌握致贫、返贫的主要原因和变化趋势,主动干预,落实针对性工作措施。

  2.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丰富村级集体经济业态,积极发展土地流转服务、股份合作等多种经营,形成收入持续增长的良性机制,今年争取村集体经济收入过35万元。

  3.党建引领推进乡村振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发扬脱贫攻坚精神,把脱贫攻坚期间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切入到乡村振兴大局中来,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推进产业、组织、文化、人才、生态振兴,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任务。

第7篇: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工作情况汇报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第一民生工程和头等大事,不断提高政治领悟力、政治判断力、政治执行力,始终胸怀“两个大局”,牢牢把握“国之大者”,以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工作的实际成效来践行“两个维护”,努力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开好局、起好步、见实效。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坚持问题导向,持续发力推进整改。今年,是建党xxx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做好问题整改工作意义重大。我县始终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把省委巡视、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等问题统筹起来一体整改,把个性问题与共性问题结合起来解决,做到一体谋划部署、一体推进落实,一条一条细化整改措施、一件一件明确整改目标,全力推动整改措施落地落细、见责见效。一是强化领导,高位推动。为进一步传导压力和压实责任,我县先后多次召开整改调度会,对整改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并及时掌握整改工作进度,积极协调解决整改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x月xx至xx日,县脱贫攻坚专项督导组根据整改工作开展情况,适时开展了调研督导,督促指导解决问题,倒逼脱贫攻坚和问题整改的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二是制定方案,认真查摆。对反馈的问题进行全面梳理,认真制定整改方案,列出问题清单、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坚持从本级抓起,以下看上查问题、列清单,以上率下定措施、抓推进,形成县、乡、村上下联动、各部门左右衔接的工作格局,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同频共振、同向发力推进整改。针对省委巡视涉及的x个问题,中央、省成效考核反馈的xx个问题,逐一确定责任单位,逐项细化整改措施,逐个确定责任人,共细化为xx条整改措施。三是从实整改,销号管理。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和时限要求,倒排工期,落实整改报告、对账销号制度,县、乡(镇)整改办分别对本级整改问题负责销号管理。截止目前,省委巡视涉及的x个问题,xx个整改子项;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指出我省问题以及省对市县考核发现xx个问题,共计xx条整改措施,已全部整改落实到位。

  (二)坚持细化举措,构建返贫监测防线。一是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为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确保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我县实施“扫码申报,帮扶无忧”、“干部摸排,包村到户”、“筛查预警,合力监测”和“跟踪记录,巩固成果”四项举措,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实施常态化监测,重点监测收入支出状况、“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状况,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继续精准施策。二是全面开展分层分类精准帮扶。对全县xx户xxx人边缘易致贫户和x户xx人脱贫不稳定户根据主要风险原因因户施策、制定针对性帮扶措施,落实帮扶责任人,并发放《南城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监测登记证》,跟踪记录“两类人群”每个季度政策落实、帮扶举措、“两不愁、三保障”、饮水安全、收支等情况,既突出帮扶,又强调监测,做到及时发现监测对象是否存在返贫致贫风险,两类人员风险是否可以消除,帮扶措施是否到位。截止目前,筛查预警和入户调查共完成四期xxxx人;全县摸排监测现有边缘易致贫户xx户xxx人,脱贫不稳定户x户xx人,今年纳入x户x人边缘易致贫户,还有x户xx人正在走纳入程序准予纳入。

  (三)加大扶贫力度,做好后续巩固文章。一是做好稳岗就业帮扶。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建立健全就业扶贫长效机制促进贫困户稳定脱贫的指导意见》,定期开展脱贫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就业务工情况监测,摸清就业需求,实施就业信息动态监测,并将就业信息,就业需求等信息录入就业监测系统,截止当前,现有脱贫户劳力xxxx人,已外出务工xxxx人,占比xxxx年xxx.x%。同时加强扶贫车间运行监测认定和公益性岗位管理工作,今年新增认定扶贫车间两处,全县累计开发脱贫人口公益性岗位xxx个。二是拓宽消费扶贫渠道。今年以来,我县不断将消费帮扶行动引向深入,积极引导激励全县各机关单位和干部职工不断加大帮扶产品采购力度,帮扶产品销售渠道不断加宽,交易金额持续增加,截至x月x日,全县累计采购帮扶产品xxx万元。全县通过消费扶贫工作系统认定帮扶产品xx个,共上架x馆帮扶产品xx个。三是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我县xxxx年规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xx个,投入扶持资金xxxx万元,截至当前开工率达到xx%,竣工率达到xx%,在建项目实施进度均达到xx%以上,近期主汛期过后,我县将加大压实项目建设实施进度,确保扶持资金项目按时保质完成建设、确保资金发挥应有扶持效益。四是做好农村改厕工作。协调组织乡村干部、扶贫干部、驻村干部,配合农业农村、卫健部门开展农村改厕入户调查和数据录入工作,开办农村改厕系统录入培训班两期,确保排查无盲区、统计无错漏,截至当前全县已完成xxxxx户改厕信息录入工作。

  二、存在问题困难和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县虽然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然与上级要求和兄弟县区有较大差距,还有许多不足和短板。一是农村高素质人才不够多。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当下农村尤其山区,从业人员数量不断减少、年龄不断老化、素质不断降低,经营主体尚处于初步发育阶段,农村技术人才、经营人才、管理人才普遍缺乏。以现有的人力资源实现乡村振兴,实在是“小牛拉大车”,力不从心。农村人力资源日趋匮乏,已成为制约乡村振兴的突出瓶颈。二是扶贫产业、扶贫车间带动性不够强。市场主体与贫困户两者之间缺乏对接的有效平台,“企业需要什么”与“贫困户发展什么”无法链接,导致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作用也不明显。三是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普遍不够强。部分村集体主要依靠政策性、补偿性收入,自身造血能力不足,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

  下一步,我县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按照会议部署和要求,深刻分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面临的艰巨任务,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确保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持续帮扶特色产业发展壮大,促进脱贫群众稳岗就业增收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中,再创新的业绩。

  一是持续开展返贫预警监测。充分运用防返贫监测预警系统,定期开展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这“三类人员”的重点监测,持续跟踪“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监测收入变化,对存在致贫风险的农户实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实行动态管理,有效化解返贫、致贫风险。

  二是大力培育引进农村人才。围绕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发挥好职业技术学院作用,开展种养技术、经营管理培训,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深入实施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高素质农民和“一村一名大学生”培育工程,培育一批扎根农村、从事农业、服务农民的致富带头人。畅通优秀人才返乡下乡渠道,鼓励高端人才在农村创新创业,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人才队伍。

  三是大力推进增收路径步伐。把扶贫车间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载体,整合相关项目资金,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品,有重点、有步骤地发展扶贫产业,确保扶贫车间不断档、扶贫产业不停步。

  四是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丰富村级集体经济业态,积极发展土地流转服务、股份合作等多种经营,形成收入持续增长的良性机制,确保所有村集体经济收入过xx万元,培育一批过xxx万元的经济强村。我县一些集体经济强村如五里庄村账面上有很多资金因投资风险等原因闲置着,闲置的资金是无法钱生钱的。要探索利用闲置资金进行投资理财,由县财政部门牵头,工创投、农业农村局及各乡镇协助,把全县各村闲置的可利用资金集中起来,投入到县工创投公司,在县工业园区投资兴建厂房形成固定资产出租,按照各村出资比例,给予租金分红。

第8篇: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工作情况汇报

  根据上级相关工作要求,现把XX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XX县以攻势、促攻坚,在连续作战中扩大了脱贫战果。截至20XX年底,全县XX户XX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实现稳定脱贫,XX个贫困村于20XX年全部出列,贫困发生率由XX%降为0。截至2021年X月底,国办系统内我县脱贫人口XX户XX人(其中脱贫不稳定户XX户XX人),边缘易致贫户XX户XX人。20XX-20XX年,全县累计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XX亿元,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基层公共服务水平,全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得到全面保障。20XX年X个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共XX万元,村均XX万元。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由20XX年的XXX元增加到20XX年的XX元,曾经的贫困村变成了小康村、示范村。

  二、工作开展情况

  2021年以来,XX县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头等大事,全力谋划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工作的有效衔接,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好“主动仗”。

  (一)四措并举防返贫,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

  一是强化动态监测。重点监测“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农村低保户、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导致收入骤减支出骤增户”四类人员家庭收入支出、“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分户家庭子女条件等情况,对基本生活存在困难、年人均纯收入低于6000元的建立台账,每月监测跟踪、落实包保责任、动态清零问题。二是强化信息比对。建立农村低收入人群信息比对工作联动机制,由县扶贫办牵头与民政、教育、卫健等X家部门共享数据,对镇村申报的“四类人员”,实行线上实时比对监测、线下定期实地摸排,共享突发性大额医疗支出、自然灾害、收入骤减、支出骤增等信息,及时消除致贫返贫风险。截至目前,共XX户因大病和缺劳力导致收入困难的群众纳入信息共享,经核实后按需提供帮扶措施。三是强化帮扶举措。完成脱贫户、边缘易致贫户“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制定并录入省办系统,根据监测对象的返贫致贫风险、资源条件、发展需求和真实意愿,优化完善帮扶措施。同时,对XX户脱贫户及“四类人群”开展拉网式走访,共享突发性大额医疗支出、自然灾害、收入骤减、支出骤增等信息,及时消除致贫返贫风险。经排查,未发现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方面存在问题,累计XX户低收入人群纳入动态监测,存在困难已全部解决。四是强化兜底保障。截至X月上旬,全县XX人已脱贫人口获低保保障待遇,XX人获农村特困供养保障待遇;XX名边缘易致贫人口中XX人纳入农村低保保障,XX人纳入特困供养保障。

  (二)点面结合固成果,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

  一是做细产业帮扶。印发《关于开展2021年发展特色产业脱贫户摸底工作的通知》,组织各乡镇(园区)指导所辖村居全面开展具备特色产业发展条件脱贫户的摸排工作。截至目前,经摸排确定,我县今年XX户自种自养脱贫户发展产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XX户自种自养脱贫户增收,其中缴纳租金或分红超过XX万元的产业基地XX个。持续做好光伏运维工作,截至X月底,XX县2021年度村级电站累计发电收益XX万余元,同比20XX年度的XX万元,增收比达到XX%,切实提高了光伏扶贫电站发电效能,提高了脱贫人口的收入。二是做深务工就业。大力开展“春风行动”,多渠道动态发布岗位信息约XX条,开发扶贫公益性岗位XX个、临时性公益岗位XX个;支持引导扶贫车间、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吸纳就业。截至X月底,全县脱贫劳动力已务工就业XX人,占去年年底数XX%。三是做实项目建设。今年已安排各级各类资金XX万元,其中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XX万元(中央XX万元,市级XX万元,县级XX万元)、债务资金XX万元,目前已匹配项目XX个,匹配资金XX万元。四是做精小额信贷。积极做好小额信贷续贷和展期管理,对脱贫攻坚期内发放的扶贫小额信贷在过渡期内到期的续贷或展期1次,切实满足脱贫人口的信贷需求。截至X月底,我县小额信贷累计办理展期XX户XX万元,新增贷款XX户XX万元、无逾期余额。四是做优消费帮扶。自20XX年开展消费帮扶至今,共XX家扶贫经营主体申报XX个扶贫产品通过国家认证;开展各类直播展销会XX场次,通过政府采购、宣传推介等方式共帮助贫困户或带贫经营主体销售扶贫农产品XX亿元,截至20XX年底“三专一平台”累计销售额达XX万元。

  (三)齐抓共管建机制,确保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

  一是抓政策优化。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过渡期内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制定出台《关于扎实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了工作指导思想、基本思路和目标任务,为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提供了遵循。二是抓力量接续。印发关于《关于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定点帮扶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单位帮扶责任人尽快调整落实,并主动协助乡村制定“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截至目前全县帮扶责任人已全部到位;印发《关于开展专项走访活动的通知》,要求驻村工作队、脱贫户帮扶责任人和边缘致贫户联系人开展为期5个月的走访活动,截至目前,全县共有XX家单位XX名干部参与,对XX户脱贫户和XX户边缘易致贫户进行上门或电话访问;我县已启动第八批选派干部驻村帮扶工作,县直单位选派干部名单已确定并报送省市。三是抓督查整改。成立档案督导组自X月初对各乡镇开展脱贫攻坚档案督导工作;对照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指出的XX大类XX个具体问题,初步认领XX大类XX个具体问题,逐项逐条研究制定XX条整改措施,加强对整改全过程的跟踪督导,确保整改成效。目前,XX个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成。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县扶贫办将全面落实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点做好防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推进社会协同参与、完善政策保障等工作,确保实现从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

  一是突出抓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把深入开展防返贫动态监测工作作为当前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首先任务抓实抓细,重点监测收入支出情况、“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情况,对预计人均年收入低于6000元且生活陷入困难的及时报县扶贫办备案,及时分类帮扶,确保有效消除致贫返贫风险。

  二是扎实组织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集中排查。结合20XX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发现问题整改成果巩固,坚持举一反三,围绕脱贫人口和边缘易致贫人口在“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产业发展、务工就业、帮扶政策和措施落实等方面,积极组织动员,进村入户全面排查,形成问题台账,制定整改措施,建立问题、措施、责任、时限“四项清单”,依单推进,逐项逐条核实销号,并进行全面总结。

  三是继续抓好产业、就业、金融帮扶。实施特色种养业提升行动,稳定并加强产业扶贫政策,强化产业服务支撑。多措并举,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就业帮扶工作,摸清帮扶需求,推动产业吸纳,加强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强化技能培训,促进转移就业。继续推广“一自三合”信贷模式,对有资金需求的脱贫户、边缘易致贫户开展小额信贷新增、续贷、展期工作,确保应贷尽贷。

  四是全力推进项目实施,规范财政资金入股扶贫项目管理和光伏扶贫电站收益分配。加强项目建设调度,加快推进项目实施和资金拨付进度。加强市级巡察、审计和20XX年度扶贫资金绩效自评及重点评价反馈问题整改,进一步规范财政资金入股扶贫项目流程,物化资产管理,做好资金风险防控和到期资产管理。切实加强和规范光伏扶贫资产管理、运维管理、收益使用管理、公益性岗位设置管理,建立规范台账。做好2021年已批复项目和光伏收益分配信息在国办信息系统中的录入工作。

  五是继续抓好社会帮扶工作。一是做好第八批驻村帮扶工作,保证驻村帮扶工作有序衔接。二是开展定点帮扶,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定期开展走访慰问、救助帮扶。三是开展县域结对帮扶,及时有序推进帮扶措施落地见效。

  六是继续做好脱贫巩固宣传总结工作。完成扶贫档案整理户档资料更新工作。X月底前全面完成脱贫攻坚档案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并做好扶贫档案审核验收准备工作。完成“感恩共产党奋进新时代”脱贫攻坚主题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强化主题活动总结宣传,积极挖掘选树典型,总结推广经验做法,为接续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第9篇: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工作情况汇报

  **县地处渭北旱塬沟壑区,位于陕西中部、咸阳北部,总面积1811平方公里,辖9镇1办、179个行政村、30万人。2014年,全县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村112个、贫困人口13532户49054人。2019年5月7日,省政府公告**正式脱贫摘帽。2015—2017年连续3年被评为全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考评a级县,2016年被评为全省扶贫绩效考核优秀县区,2017年在全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中名列第一方阵,2018年进入中国扶贫效率“百高贫困县”前10名,2019年全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综合评价为好等次,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评价为优秀,2020年度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位居咸阳市第一。**分别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一、工作开展情况

  今年以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省市有关会议精神,坚持责任不松动,力度不减弱,政策不断档,久久为功,持续发力,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起步良好,开局顺利。

  (一)紧盯责任落实不放松,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突出责任落实,层层传导压力,全力推动工作落地落实。一方面抓主体责任落实。坚持把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责任抓在手中上、扛在肩上,强化主业主责意识,充分发挥县委理论中心组平台作用,全面系统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要论述,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脱贫攻坚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两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准确把握新形势、新标准、新要求,进一步增强了做好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及时召开了全县农村工作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村现代化安排意见》《关于扎实做好当前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点工作的通知》,明确县级领导、牵头部门目标责任,细化分解任务,层层传导压力,确保了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有序推进。继续推行“总队长负责制”“联席会议”“报账制工作法”等制度,以完善的责任机制倒逼工作落实。另一方面抓帮扶责任落实。坚持和完善驻村帮扶工作机制,选强配强村级班子,从严管理四支队伍,确保思想不乱、工作不断、队伍不散、干劲不减。从严管理“四支队伍”。严格落实“网格化管理+日报告制度”,采取现场检查、随机暗访、查阅资料、考勤系统抽查、电话查岗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县四支队伍到岗履职情况开展4次专项检查。从优选强村级班子。突出“双好双强”,围绕忠诚担当好头雁、务实重行好班子、风清气正好氛围、干事创业好环境、高质发展好动力“五好目标”,高效率高质量完成了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3月11日至13日,在马栏干部学院举办了新一届农村党支部书记“学党史、提能力、促振兴”专题封闭培训班,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

  (二)紧盯政策落实不断档,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围绕巩固拓展“两不愁三保障”成果,持续强化措施、细化任务,确保主要帮扶政策不中止、不断档、不留空白。

  一是做实产业扶贫夯基础。坚持“有特色、可持续、能受益”原则,大力发展以苹果为代表的果业,以生猪养殖为代表的畜牧业,以棚室养殖为代表的设施农业,以中锋养殖、中药材为主的特色产业,坚持支持到户产业,促进脱贫人口产业健康发展。围绕冬春季果园管理、畜牧养殖等重点工作,组织邀请专家、教授、种养殖能手,开展适时管用的技术培训。完成2021年产业扶贫项目库建设,推进产业集群化和三产融合发展。截止目前,拨付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共计2614万元,重点扶持以苹果、生猪、蔬菜为主的主导产业,以玉米、中药材、羊、鸡、兔等为主的特色种养业发展。

  二是做实稳岗就业促增收。依托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活动,举办线上招聘会6次,线下招聘会3次,达成用工意向72人,成功转移就业23人,其中脱贫劳动力3人。开展“点对点”行前服务、组织返岗运输、做好抵达地交接等农民工返岗复工保障工作,确保广大农民工安全有序返岗,节后先后4车次“点对点”输送务工人员123人。组织开展“提供至少3次以上职业培训信息、推送至少1次培训政策咨询、推荐至少1个适合培训项目”的送技能优质服务,支持鼓励劳动者参与线上职业技能培训。2月份,共组织开展稳岗留工培训650人。

  三是做实教育扶贫促攻坚。坚持常态化开展控辍保学,夯实“七长”责任制,确保除身体原因不具备学习条件的家庭义务教育适龄儿童不失学,辍学。深入推进“三秦教师结对帮扶贫困学生专项行动”,继续组织教师采取“一帮一”“一帮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生活指导、学业辅导、心理疏导,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建立完善全县建档立卡家庭学生信息库,开展常态化监测预警,加强风险排查研判,及时跟进帮扶机制,不断筑牢因学返贫致贫保障网。

  四是做实健康扶贫防返贫。县域内各医疗机构继续严格落实了贫困人口住院“先诊疗,后付费”政策,有效缓解脱贫住院患者垫付压力和费用负担。将2021年脱贫人口签约服务时间、频次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签约服务有机结合,继续将脱贫人口全部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范围。继续组织对30种大病患者进行摸底排查,建立大病摸底台账,确保大病患者各类信息准确性。充分发挥全国健康扶贫动态管理系统监测预警模块功能,对系统标注因病返贫风险较高的脱贫人口,认真核实、精准帮扶。

  五是做实安全住房保安全。继续落实“1+7”帮扶政策,对273户818人易地搬迁对象中有劳动能力207户392人,省外转移就业45人,县外省内转移就业118人,县内转移就业31人,公益岗位安置87人,涉农就业111人;

  为有产业基础、劳动能力、有意愿的易地扶贫搬迁户进行产业扶持。同时,落实搬迁群众的教育、医疗等帮扶措施,做到搬迁政策不脱钩,确保搬迁群众享受公平公正的教育、医疗等民生保障。继续落实农户住房安全动态监测机制,发现一户危房改造一户,确保农户住房安全不出问题。

  六是做实生态扶贫促双赢。扎实践行“两山”理念,既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又增加脱贫人口收入,切实抓好生态护林员动态管理,严格执行全县502名生态护林员月考核制,按月兑付护林员补助43.7万元,已发放至2月底。

  七是做实兜底保障保民生。将符合低保条件的返贫户全部纳入救助范围,做到对象准确,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农村低保发放标准由一档340元、二档270元提高到一档410元、二档360元、三档310元。目前,保障特困供养人员577人,发放资金32万元;

  保障农村低保5378户16786人,发放资金652.7万元。救助困难群众42户,发放资金15.7万元。

  (三)紧盯工作落实不松懈,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始终坚持保持工作力度不减,全面落实重点任务,扎实推进重点工作,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一是全面落实防返贫监测预警及动态帮扶。健全完善防返贫监测帮扶机制,按照“周排查、月研判、季联动”的工作机制,组织“四支队伍”每月入户走访群众的收入、支出、生产生活情况,建立了排查工作台账;

  召开了第一季度联席会,对辖区内行政村可能存在返贫风险的群众全方位监测,经研判,无风险户和边缘户。二是切实规范扶贫资产运营管护。对2016--2020年扶贫项目进行全面摸底,确权,移交等工作。建立了扶贫资产管护台账,完善长效机制30个,实现了扶贫资产后续管理全覆盖。对2013--2015年扶贫项目资产进行摸底、统计、确权,目前正在移交当中。健全了饮水安全四级回访机制,及时安排各供水单位采取重点监管、定期巡查、电话回访等方式,对饮水安全薄弱村集中进行巡查和走访,确保群众饮水安全。完成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及资产移交,全面实行路长制,落实县、镇、村三级管养责任主体,成效显著。三是扎实开展消费帮扶。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原则,深入推进消费帮扶工作。认定扶贫产品389个,涉及供应商49家。举办“红红火火闹元宵,消费扶贫唱大戏”扶贫产品展销活动;

  积极开展帮扶单位助销、工会福利直销、“八进”对接承销、社会力量带销、“三专”建设专销、电商平台促销等活动,借助“扶贫832”、公益中国、陕西扶贫消费采购等平台,拓宽扶贫产品销售渠道,巩固推展脱贫攻坚成果,2021年扶贫产品销售额达到480万元。四是持续深化苏陕协作。强化人才交流,两地互派挂职干部7人,泰兴选派援旬专业技术人才12人。正在积极争取江苏3家企业来旬落地投产。截止目前,陕扶贫协作完成消费扶贫销售额671.1万元。

  (四)紧盯执纪监督不缺位,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把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聚焦监督执纪问责职责,切实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一是加强联动查处机制。进一步运用纪检监察机关与职能部门联动协调机制,县扶贫、财政、审计、公安、检察、法院、农业等职能部门按月梳理扶贫领域问题线索,建立扶贫领域问题线索专项台账,做好数据统计分析和汇总上报工作,形成从线索受理到查处再到统计管理的联动机制。运用案件复核复查机制,对批转的扶贫领域问题线索为初核了结的由县纪委监委启动复核机制,对核查出违纪违法问题的从严追究初核人员责任,夯实案件查办责任。二是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拓展线索来源渠道。充分发挥群众来电、来信、来访等信访主渠道作用,积极利用网络、微信等现代信息技术及有奖举报投诉电话,重点受理扶贫领域弄虚作假、优亲厚友、虚报冒领、贪污截留、克扣挪用、挥霍浪费等问题的举报投诉。搭建扶贫领域问题线索“绿色通道”,快速交办。目前,开展全员培训2期,情景模拟1期,干部夜校3期,督导检查5次,共查处扶贫领域问题3件,实施第一种形态4人次。三是加大审查调查力度。实行问题线索办理领导包抓制,强化责任担当,加大压力传导,压实压紧责任,采取“一对一”精准指导、下发督办函、现场跟进督办的模式,快速办结,确保扶贫领域问题线索按时限要求办结,清零见底。规范线索处置,对扶贫领域线索留存处置不过夜,并建立了扶贫领域案件线索台账,案件监督管理室及时跟进督办案件,确保扶贫领域问题线索在1个月内办结。对查处的带有倾向性、普遍性的问题举一反三,在所涉及领域开展专项排查。严查违纪违法问题,聚焦产业扶贫、教育资助、医疗救助、社会保障等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严查项目审批、资金监管、政策落实中欺上瞒下、优亲厚友、弄虚作假,以及扶贫干部工作作风等问题行为,持续加大审查调查力度。

  二、存在问题

  虽然我县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还不扎实。领导干部都能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学习,深入扎实学习,学思践悟,但是一般干部学习不够扎实,对“三新”的丰富内涵掌握不够全面,干事创新的热情不够高涨。二是个别工作推进不够平衡。由于今年“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交汇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起步之年,加之恰逢各级扶贫部门机构改革,职能划转,相关配套政策正在研究制定,相关职责正在进一步明确,导致个别工作进展不够快。三是财政保障能力还不强。我县作为脱贫摘帽县,也是典型的农业县,财政收支矛盾比较突出,在中省市配套资金到位前,依靠县级财政难以保障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所需资金投入。四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我县地处渭北旱塬,自然条件差,农业设施落后,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农业生产受霜冻、旱涝等自然灾害的风险交大。

  三、下一步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落实省市委决策部署,以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韧劲,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风,确保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取得实效。一是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推动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民生保障普惠性政策落实落细,并根据脱贫人口实际困难给予适度倾斜。二是全面落实动态监测和帮扶防返贫致贫。围绕“两不愁三保障”主要指标,统筹政府、市场和社会资源,建立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动态帮扶工作机制,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三是健全社会兜底保障体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低保标准制定和动态调整机制,科学认定农村低保对象。及时有针对性地给予困难群众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专项救助,做到精准识别、应救尽救。四是完善扶贫项目资产管理机制。按照“资金清、项目清、底数清”的思路,稳妥有序做好扶贫资产确权、移交、运营管护等工作。建立健全各行业主管部门资产管护制度,强化资金、人员、制度“三重保障”。五是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大力发展以“马栏红”苹果为主导,因地制宜发展畜牧养殖、中蜂养殖、玉米、中药材、烤烟、食用菌、油料、杂粮、花椒等特色产业,形成多元化特色产业体系,多渠道促进脱贫群众持续增收。六是大力促进稳岗就业。坚持就业实名制台账管理,积极搭建用工信息平台,推动人岗对接,加大有组织劳务输出力度。统筹用好生态护林员、护路员、护水员等各类公益岗位,促进就近就业。七是狠抓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完善“1+7”后续帮扶政策,加强16个搬迁安置点周边产业建设,大力发展社区工厂,确保搬迁群众每户都有产业扶持项目,有劳动力的家庭至少一人稳定就业。八是持续改善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条件。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继续加大对退出村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全面加快农村通讯、电力、供热、燃气、水利、卫生室、图书室、便民服务室等镇村公共服务水平,努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积极建设宜居家园。九是提升教育医疗保障水平。持续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统筹发挥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教助三重保障制度综合梯次减负功能,继续对特困人员、低保对象和易返贫致贫人口实施倾斜保障措施。十是持续推进全民教育和扶志扶智工作。充分发挥“一约四会”作用,把“扶志、扶智、扶德、扶技、扶勤”教育贯穿巩固拓展工作全过程,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十一是进一步拓展消费帮扶工作。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原则,发挥好“三专一平台”作用,积极开展消费扶贫产品展销、直播带货等活动,推动城乡生产与消费有效对接。十二是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巩固拓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成果,创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不断完善后续产业带贫益贫机制,推动扶贫产业提质增效。

第10篇: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工作情况汇报

  **县地处渭北旱塬沟壑区,位于陕西中部、咸阳北部,总面积1811平方公里,辖9镇1办、179个行政村、30万人。2014年,全县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村112个、贫困人口13532户49054人。2019年5月7日,省政府公告**正式脱贫摘帽。2015—2017年连续3年被评为全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考评a级县,2016年被评为全省扶贫绩效考核优秀县区,2017年在全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中名列第一方阵,2018年进入中国扶贫效率“百高贫困县”前10名,2019年全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综合评价为好等次,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评价为优秀,2020年度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位居咸阳市第一。**分别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一、工作开展情况

  今年以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省市有关会议精神,坚持责任不松动,力度不减弱,政策不断档,久久为功,持续发力,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起步良好,开局顺利。

  (一)紧盯责任落实不放松,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突出责任落实,层层传导压力,全力推动工作落地落实。一方面抓主体责任落实。坚持把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责任抓在手中上、扛在肩上,强化主业主责意识,充分发挥县委理论中心组平台作用,全面系统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要论述,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脱贫攻坚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两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准确把握新形势、新标准、新要求,进一步增强了做好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及时召开了全县农村工作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村现代化安排意见》《关于扎实做好当前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点工作的通知》,明确县级领导、牵头部门目标责任,细化分解任务,层层传导压力,确保了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有序推进。继续推行“总队长负责制”“联席会议”“报账制工作法”等制度,以完善的责任机制倒逼工作落实。另一方面抓帮扶责任落实。坚持和完善驻村帮扶工作机制,选强配强村级班子,从严管理四支队伍,确保思想不乱、工作不断、队伍不散、干劲不减。从严管理“四支队伍”。严格落实“网格化管理+日报告制度”,采取现场检查、随机暗访、查阅资料、考勤系统抽查、电话查岗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县四支队伍到岗履职情况开展4次专项检查。从优选强村级班子。突出“双好双强”,围绕忠诚担当好头雁、务实重行好班子、风清气正好氛围、干事创业好环境、高质发展好动力“五好目标”,高效率高质量完成了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3月11日至13日,在马栏干部学院举办了新一届农村党支部书记“学党史、提能力、促振兴”专题封闭培训班,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

  (二)紧盯政策落实不断档,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围绕巩固拓展“两不愁三保障”成果,持续强化措施、细化任务,确保主要帮扶政策不中止、不断档、不留空白。

  一是做实产业扶贫夯基础。坚持“有特色、可持续、能受益”原则,大力发展以苹果为代表的果业,以生猪养殖为代表的畜牧业,以棚室养殖为代表的设施农业,以中锋养殖、中药材为主的特色产业,坚持支持到户产业,促进脱贫人口产业健康发展。围绕冬春季果园管理、畜牧养殖等重点工作,组织邀请专家、教授、种养殖能手,开展适时管用的技术培训。完成2021年产业扶贫项目库建设,推进产业集群化和三产融合发展。截止目前,拨付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共计2614万元,重点扶持以苹果、生猪、蔬菜为主的主导产业,以玉米、中药材、羊、鸡、兔等为主的特色种养业发展。

  二是做实稳岗就业促增收。依托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活动,举办线上招聘会6次,线下招聘会3次,达成用工意向72人,成功转移就业23人,其中脱贫劳动力3人。开展“点对点”行前服务、组织返岗运输、做好抵达地交接等农民工返岗复工保障工作,确保广大农民工安全有序返岗,节后先后4车次“点对点”输送务工人员123人。组织开展“提供至少3次以上职业培训信息、推送至少1次培训政策咨询、推荐至少1个适合培训项目”的送技能优质服务,支持鼓励劳动者参与线上职业技能培训。2月份,共组织开展稳岗留工培训650人。

  三是做实教育扶贫促攻坚。坚持常态化开展控辍保学,夯实“七长”责任制,确保除身体原因不具备学习条件的家庭义务教育适龄儿童不失学,辍学。深入推进“三秦教师结对帮扶贫困学生专项行动”,继续组织教师采取“一帮一”“一帮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生活指导、学业辅导、心理疏导,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建立完善全县建档立卡家庭学生信息库,开展常态化监测预警,加强风险排查研判,及时跟进帮扶机制,不断筑牢因学返贫致贫保障网。

  四是做实健康扶贫防返贫。县域内各医疗机构继续严格落实了贫困人口住院“先诊疗,后付费”政策,有效缓解脱贫住院患者垫付压力和费用负担。将2021年脱贫人口签约服务时间、频次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签约服务有机结合,继续将脱贫人口全部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范围。继续组织对30种大病患者进行摸底排查,建立大病摸底台账,确保大病患者各类信息准确性。充分发挥全国健康扶贫动态管理系统监测预警模块功能,对系统标注因病返贫风险较高的脱贫人口,认真核实、精准帮扶。

  五是做实安全住房保安全。继续落实“1+7”帮扶政策,对273户818人易地搬迁对象中有劳动能力207户392人,省外转移就业45人,县外省内转移就业118人,县内转移就业31人,公益岗位安置87人,涉农就业111人;

   为有产业基础、劳动能力、有意愿的易地扶贫搬迁户进行产业扶持。同时,落实搬迁群众的教育、医疗等帮扶措施,做到搬迁政策不脱钩,确保搬迁群众享受公平公正的教育、医疗等民生保障。继续落实农户住房安全动态监测机制,发现一户危房改造一户,确保农户住房安全不出问题。

  六是做实生态扶贫促双赢。扎实践行“两山”理念,既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又增加脱贫人口收入,切实抓好生态护林员动态管理,严格执行全县502名生态护林员月考核制,按月兑付护林员补助43.7万元,已发放至2月底。

  七是做实兜底保障保民生。将符合低保条件的返贫户全部纳入救助范围,做到对象准确,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农村低保发放标准由一档340元、二档270元提高到一档410元、二档360元、三档310元。目前,保障特困供养人员577人,发放资金32万元;

   保障农村低保5378户16786人,发放资金652.7万元。救助困难群众42户,发放资金15.7万元。

  (三)紧盯工作落实不松懈,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始终坚持保持工作力度不减,全面落实重点任务,扎实推进重点工作,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一是全面落实防返贫监测预警及动态帮扶。健全完善防返贫监测帮扶机制,按照“周排查、月研判、季联动”的工作机制,组织“四支队伍”每月入户走访群众的收入、支出、生产生活情况,建立了排查工作台账;

   召开了第一季度联席会,对辖区内行政村可能存在返贫风险的群众全方位监测,经研判,无风险户和边缘户。二是切实规范扶贫资产运营管护。对2016--2020年扶贫项目进行全面摸底,确权,移交等工作。建立了扶贫资产管护台账,完善长效机制30个,实现了扶贫资产后续管理全覆盖。对2013--2015年扶贫项目资产进行摸底、统计、确权,目前正在移交当中。健全了饮水安全四级回访机制,及时安排各供水单位采取重点监管、定期巡查、电话回访等方式,对饮水安全薄弱村集中进行巡查和走访,确保群众饮水安全。完成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及资产移交,全面实行路长制,落实县、镇、村三级管养责任主体,成效显著。三是扎实开展消费帮扶。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原则,深入推进消费帮扶工作。认定扶贫产品389个,涉及供应商49家。举办“红红火火闹元宵,消费扶贫唱大戏”扶贫产品展销活动;

   积极开展帮扶单位助销、工会福利直销、“八进”对接承销、社会力量带销、“三专”建设专销、电商平台促销等活动,借助“扶贫832”、公益中国、陕西扶贫消费采购等平台,拓宽扶贫产品销售渠道,巩固推展脱贫攻坚成果,2021年扶贫产品销售额达到480万元。四是持续深化苏陕协作。强化人才交流,两地互派挂职干部7人,泰兴选派援旬专业技术人才12人。正在积极争取江苏3家企业来旬落地投产。截止目前,陕扶贫协作完成消费扶贫销售额671.1万元。

  (四)紧盯执纪监督不缺位,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把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聚焦监督执纪问责职责,切实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一是加强联动查处机制。进一步运用纪检监察机关与职能部门联动协调机制,县扶贫、财政、审计、公安、检察、法院、农业等职能部门按月梳理扶贫领域问题线索,建立扶贫领域问题线索专项台账,做好数据统计分析和汇总上报工作,形成从线索受理到查处再到统计管理的联动机制。运用案件复核复查机制,对批转的扶贫领域问题线索为初核了结的由县纪委监委启动复核机制,对核查出违纪违法问题的从严追究初核人员责任,夯实案件查办责任。二是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拓展线索来源渠道。充分发挥群众来电、来信、来访等信访主渠道作用,积极利用网络、微信等现代信息技术及有奖举报投诉电话,重点受理扶贫领域弄虚作假、优亲厚友、虚报冒领、贪污截留、克扣挪用、挥霍浪费等问题的举报投诉。搭建扶贫领域问题线索“绿色通道”,快速交办。目前,开展全员培训2期,情景模拟1期,干部夜校3期,督导检查5次,共查处扶贫领域问题3件,实施第一种形态4人次。三是加大审查调查力度。实行问题线索办理领导包抓制,强化责任担当,加大压力传导,压实压紧责任,采取“一对一”精准指导、下发督办函、现场跟进督办的模式,快速办结,确保扶贫领域问题线索按时限要求办结,清零见底。规范线索处置,对扶贫领域线索留存处置不过夜,并建立了扶贫领域案件线索台账,案件监督管理室及时跟进督办案件,确保扶贫领域问题线索在1个月内办结。对查处的带有倾向性、普遍性的问题举一反三,在所涉及领域开展专项排查。严查违纪违法问题,聚焦产业扶贫、教育资助、医疗救助、社会保障等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严查项目审批、资金监管、政策落实中欺上瞒下、优亲厚友、弄虚作假,以及扶贫干部工作作风等问题行为,持续加大审查调查力度。

  二、存在问题

  虽然我县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还不扎实。领导干部都能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学习,深入扎实学习,学思践悟,但是一般干部学习不够扎实,对“三新”的丰富内涵掌握不够全面,干事创新的热情不够高涨。二是个别工作推进不够平衡。由于今年“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交汇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起步之年,加之恰逢各级扶贫部门机构改革,职能划转,相关配套政策正在研究制定,相关职责正在进一步明确,导致个别工作进展不够快。三是财政保障能力还不强。我县作为脱贫摘帽县,也是典型的农业县,财政收支矛盾比较突出,在中省市配套资金到位前,依靠县级财政难以保障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所需资金投入。四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我县地处渭北旱塬,自然条件差,农业设施落后,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农业生产受霜冻、旱涝等自然灾害的风险交大。

  三、下一步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落实省市委决策部署,以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韧劲,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风,确保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取得实效。一是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推动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民生保障普惠性政策落实落细,并根据脱贫人口实际困难给予适度倾斜。二是全面落实动态监测和帮扶防返贫致贫。围绕“两不愁三保障”主要指标,统筹政府、市场和社会资源,建立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动态帮扶工作机制,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三是健全社会兜底保障体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低保标准制定和动态调整机制,科学认定农村低保对象。及时有针对性地给予困难群众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专项救助,做到精准识别、应救尽救。四是完善扶贫项目资产管理机制。按照“资金清、项目清、底数清”的思路,稳妥有序做好扶贫资产确权、移交、运营管护等工作。建立健全各行业主管部门资产管护制度,强化资金、人员、制度“三重保障”。五是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大力发展以“马栏红”苹果为主导,因地制宜发展畜牧养殖、中蜂养殖、玉米、中药材、烤烟、食用菌、油料、杂粮、花椒等特色产业,形成多元化特色产业体系,多渠道促进脱贫群众持续增收。六是大力促进稳岗就业。坚持就业实名制台账管理,积极搭建用工信息平台,推动人岗对接,加大有组织劳务输出力度。统筹用好生态护林员、护路员、护水员等各类公益岗位,促进就近就业。七是狠抓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完善“1+7”后续帮扶政策,加强16个搬迁安置点周边产业建设,大力发展社区工厂,确保搬迁群众每户都有产业扶持项目,有劳动力的家庭至少一人稳定就业。八是持续改善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条件。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继续加大对退出村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全面加快农村通讯、电力、供热、燃气、水利、卫生室、图书室、便民服务室等镇村公共服务水平,努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积极建设宜居家园。九是提升教育医疗保障水平。持续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统筹发挥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教助三重保障制度综合梯次减负功能,继续对特困人员、低保对象和易返贫致贫人口实施倾斜保障措施。十是持续推进全民教育和扶志扶智工作。充分发挥“一约四会”作用,把“扶志、扶智、扶德、扶技、扶勤”教育贯穿巩固拓展工作全过程,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十一是进一步拓展消费帮扶工作。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原则,发挥好“三专一平台”作用,积极开展消费扶贫产品展销、直播带货等活动,推动城乡生产与消费有效对接。十二是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巩固拓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成果,创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不断完善后续产业带贫益贫机制,推动扶贫产业提质增效。

本文来源:http://www.rconcon.com/baogaohuibao/130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