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报告汇报 > 汇报申报 > 情况汇报 > 正文

2022年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落实情况汇报【4篇】

【www.rconcon.com--情况汇报】

责任制指各项工作由专人负责,并明确责任范围的管理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章第十四条:“国家通过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和技术水平,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完善经济管理体制和企业经营管理制度,实行各种形式的社会主义责任制,改进劳动组织,以不断提高。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2022年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落实情况汇报【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一】2022年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落实情况汇报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及早谋划,全面落实粮食生产任务根据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及时组织力量,深入调查研究,各项工作做到了早部署、早动员。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要求,制定全年粮油作物种植规划及生产指导意见,及时将大、小春生产任务、扩面任务、晚秋粮食生产、粮食监测等以正式文件的形式下发到镇(街道),明确了主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目标产量、主推技术及各关键时期应抓好的主要工作,做到有的放矢,促进全年农业工作顺利开展。20xx年我县粮食播种面积59.13万亩,粮食预计总产量21.11万吨,同比增速2.28%。

  (二)加强撂荒地治理,保障粮食播种面积组织各镇(街道)对各辖区内撂荒地进行全覆盖摸排,建立了撂荒地到户、复耕计划、复耕到户三本台账,为有序推进撂荒地复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建立撂荒地复耕奖补机制,按照“谁复耕、谁受益”的原则,县级财政筹备500余万元资金,按撂荒田复耕奖补240元/亩、撂荒土复耕奖补320元/亩的标准,对

  复耕主体进行奖补,激发各镇(街道)撂荒复耕工作的积极性。截至11月底,我县撂荒地复耕面积为21628.07亩,其中复耕种植粮食作物面积10331亩,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三)抓好项目建设,提升粮食生产能力以项目为支撑,有序推进现代农业(水稻)、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通过田型调整、地力培肥、灌排配套、陡改平以及修建机耕道,提升机械化作业水平。全年共建高标准农田2万亩;维修改造机电提灌站15台(套),机电提灌保灌面积达14.1万亩。通过项目建设,改善了我县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夯实了粮食生产能力。

  (四)突出科技推广,促进成果有效转化组织召开全县大、小春生产现场会,粮油生产技术培训会13场次,培训全县农技、农机干部、新型职业农民、种粮大户等21000余人次。依托种粮大户补贴、重大技术协同推广项目,服务水稻、油菜机收和秸秆粉碎还田面积2764亩;实施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项目,扩种油菜5000亩,对扩种油菜进行统防统治并发放油菜复合肥;通过新品种试验示范,推广适合我县种植的粮食新品种5个;推广水稻旱育秧集中育秧、水稻机插秧育秧及插秧、水稻直播、玉米增密覆膜移栽、秸秆综合利用、测土配方施肥等实用技术8项,主推技术应用率达95%以上。这些科技成果的转化利用,有效促进粮油作物单产的提高,粮食新增产值1000万元。

  (五)完成“两区”划定,稳定粮食播面为夯实全县粮食综合产能基础,安排县级资金188万元支持粮食生产功能区

  建设,已完成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23.34万亩,占目标任务的101.5%;重要农产品保护区划定10.18万亩,占目标任务的101.8%。外业实地调查,面积量算、成果图编制、公示公告、数据库建设、“两区”管护及标志牌设立已全面完成,并通过省级和国家级验收,省级绩效考核获得优秀等级。

  (六)推进社会化服务,提高粮食生产效益推进社会化服务,引导农民群众实行农作物耕种防收全程机械化,20xx年主要农作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60.2%,推广耕种收农业机械963台(套),新增农机总动力0.6万千瓦,农机合作社作业面积增长7%。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43.71%,农药使用量实现负增长,增长率为-3.45%,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覆盖率达41.75%。

  (七)落实惠农政策,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按省上文件要求,落实相关惠农政策,及时兑付20xx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稻谷目标价格补贴、种粮大户补贴、农机购置补贴,截止目前已兑付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4545.04万元,稻谷目标价格补贴资金189.5万元,种粮大户补贴资金74.36万元,农机购置补贴资金83.208万元,充分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面积稳定、产量增加。

  二、工作亮点

  (一)农资供应实现“零接触”保障。疫情期间,为控制人员流动,保障农用物资及时供应,我县实行辖区政府统筹、企业主体、村委服务的双向配送机制,制定《县农村地区疫情防控专班关于切实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大春农资供应配送工作的通知》,明确各镇(街道)、村委会及农资经营户农资配送

  工作职责,由各镇(街道)组织统计农户农资需求情况,农资经营部提供农资销售品种、价格详细清单,各村委会负责根据农资需求表为农户购买并配送农资,实现农民不出门、销售人员不入户、供需双向对接,订单配送,定点中转。农资供应“零接触”,既有效防止疫情发生,又保障了春耕生产。

  (二)撂荒地复垦复耕扎实有效。坚持政府引导、村为主体、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依法管理、典型示范的原则。建立督促考评和复耕奖补机制,做实撂荒地台账、复耕计划台账、复耕到户台账三本台账。指导各村以村集体经济组织复垦复耕、代耕代种;引进业主流转复垦复耕;村委统一组织复垦、农民根据家庭劳力认领耕种;村集体+公司+农户等方式复耕。我县河边、卓筒井、隆盛等镇集体代耕、农户自主复耕模式被省"三农"要情中点名登载。目前全县已累计复耕撂荒地21628.07亩,占计划复耕要求的108.14%,其中复耕种植粮食作物10331亩。

  (三)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再创佳绩。创新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方式,坚持宣传发动倡导、业务培训主导、备案管理引导,培小扶大、示范引领、辐射带动等方式方法,注重规范备案登记、规范发展、账务管理、示范创建、新农直报、名录库系统等管理全环节。多渠道、多点位发展培育家庭农场,20xx年共发展培育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8家、家庭农场135家,成功创建市级示范社8家,家庭农场39家,省级示范社9家、家庭农场9家。成功争创省级家庭农场示范县创建县。通过宣传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政策支持,我县20xx年种粮面积3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达到80户,种植面积1.15万亩。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人多地少的县情,影响粮食生产能力提高我县耕地面积54.39万亩,农业人口44.89万人,农民群众人均耕地1.2亩。

  (二)基础薄弱的现状,影响粮食产能我县冬干春旱、夏旱连伏旱,洪涝、秋多霖雨的自然条件,对农业基础设施要求极高,但是许多地方还是看天吃饭。

  (三)粗放经营的现实,影响粮食生产效益土地经营规模小,制约了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广泛应用,加之农村青壮年大量外出务工,留守的老、弱、病、残、妇缺乏知识和技术,接受新事物较难,经营粗放、产量降低、效益低下。目前绝大多数农民对所耕种土地的氮、磷、钾等有机物含量不了解,施底肥或追肥时,盲目投资,不仅增加了种粮成本,还减少了种粮利润。

  (四)投入不足的短板,影响农民群众种粮的激情县本级财政资金对种粮大户、粮食类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适度规模经营主体支持力度较弱,农民种粮积极性难以进一步提高。

  四、整改措施

      (一)严守耕地红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必须优先保证粮食安全,确保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59万亩以上。

  (二)有序流转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要使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在

  现代农业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大力引进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成为我县农业现代化的主力军。

  (三)实施“两藏”战略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实行藏粮于地,实现“田网、路网、水网”三网配套;“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三化互动;“农田排灌能力、农机作业能力、耕地综合生产能力”三力提升。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实行“藏粮于技”,推广应用“四新”示范,“六良”配套,让科技在粮食增产中的贡献率达到60%。

  (四)增加财力投入对我县种粮大户、粮食类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适度规模经营主体给予扶持激励政策。

【篇二】2022年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落实情况汇报

  ××镇的粮食生产工作,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落实行政一把手负责制,紧密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这个中心,把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作为农业生产的重中之重来抓,认真落实国家扶持粮食生产的政策,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生产技术,有效地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现将2021年粮食行政首长负责制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镇辖14个村(居)委会,109个自然村,170个村(居)民小组,共有9633户,37338人(不含县直机关单位),其中农业户7476户,31139人,有国土面积132平方公里,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415元,

  2007年,全镇耕地面积24631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05万亩,其中水田面积11828亩,粮食总产量1096.4万公斤,人均占有粮食302.7公斤,人均占有耕地0.66亩,一年来,没有发生任何粮食安全事故。

  二、主要措施和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粮食生产责任

  我镇切实将粮食生产作为事关全镇国民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大局抓紧抓实。一是严格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成立了由镇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粮食、工商、卫生、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财政、统计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粮食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政策性用粮领导小组、粮食直补“一折通”领导小组,建立粮食生产目标责任制,签订责任书,确保粮食种植面积、总产量、政策性用粮收购等目标任务的完成;二是召开粮食生产工作专题会议,对各阶段的粮食生产工作作出及时的安排部署,制定粮食生产计划,将粮食生产政策性用粮收购等任务逐级分解下达到各村,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二)加大宣传力度,落实各项惠农政策

  一是积极宣传中央、省、市、县各级政府对种粮农民的各项惠农政策。通过粘贴宣传标语、发放宣传单、下派工作队员和利用广播、召开户长会议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使各级惠农政策和农田保护政策深入人心。二是切实做好良种补贴工作。2007年我镇杂交包谷良种补贴面积0.62万亩,投入补助资金0.54万元,粮食综合增资补贴1.6万亩,投入补助资金46.49万元,中低产田改造项目500亩,投入补助资金12万元,稻飞虱防治补助0.7万亩,投入补助资金0.55万元。补助资金做到全部及时足额发放到户。通过对政策措施的宣传贯彻落实,大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为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强化技术服务,提高农业科技水平

  一是完善农技推广体系。按照“扶农促耕、依靠科技、建立示范、形成规模“的原则,推进粮食生产优质化,建立健全粮食作物良种繁育体系,不断提高优质粮食比重。二是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2007年,我镇投入资金12万元,科学合理调整粮食种植结构,大力推广良种,防止农民在低产、风险田盲目播种粮食;三是加强技术指导。根据粮食标准化种植的要求,将粮食种植技术资料及时印发到农户,并召开技术培训会。2007年,共印发技术资料0.65万份,培训农民7000人次;四是办好示范基地。推进粮食生产示范种植,积极探索规模种植的形式,扶持种粮能手,发展种粮大户,实行统一供种、统一病虫草鼠害防治等,提高粮食规模效益,进而带动群众科学种植粮食。2007年全镇建立水稻高产示范种植500亩,单产644公斤,比全镇平均产量增27.02%。建立玉米高产示范种植106.7亩,实现单产354.51公斤,比全镇平均产量增19.89%,通过大力加强粮食优良品种的科学示范种植,有力地推动了全镇优良品种和丰产栽培技术的推广。

  (四)强化政策落实,抓好政策性粮食收购

  为切实维护种粮农民利益,保障粮食的供给,我镇高度重视政策性粮食的收购工作,一是成立由镇长任组长,分管副镇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政策性粮食收购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人。二是召开全镇政策性粮食收购工作会,并结合各村(社区)粮食生产情况,制定收购任务,下发文件,落实责任。三是强化宣传,采取粘贴宣传标语、发放宣传单、广播、召开群众会议、进村入户等方式,认真抓好政策性粮食收购工作。四是切实保证政策性粮食收购任务的完成,2007年,全镇共收购政策性用粮42.0588万公斤,其中稻谷31.3945万公斤,玉米10.6643万公斤,圆满完成了县政府下达的收购指标任务。

  (五)加强市场监管,规范粮食市场体系

  一是加大宣传,营造良好工作氛围。通过印发宣传单、广播、召开户长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农业法律法规,使之家喻户晓;二是创新机制,规范农资市场体系。切实贯彻《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等粮食方针政策,执行国家对粮油质量收购标准,适时调查统计粮食生产、产量、种植面积及市场价格,做好粮油食品的宣传、监督、检查;三是加强监管,严厉打击制假贩假。充分发挥派出所、工商分局、粮管所等单位的监管作用,通过市场巡查,加强对辖区内和镇区收购的粮食经营者的日常管理,保护合法经营和公平竞争,及时查处收购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坚决打击假冒伪劣农资,严格执法,从源头上治理农资坑农害农案件的发生。取缔贩假、售假、无证经营等非法行为,杜绝一切坑农、害农事件的发生,切实维护了广大农民的利益。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继续加强领导,严格实施行政首长负责制,保证耕地面积总体稳定,粮食总量平衡;二是继续加大宣传,落实政策,及时全面兑现种粮农民直补资金;三是继续加强对粮食市场的监测与预期,保持市场粮食生产、消费、价格稳定;四是继续加大政策性用粮的宣传、收购,保证圆满完成县政府下达的收购任务;五是继续加强粮食市场的监管,规范粮食市场秩序,确保种粮农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六是继续加强样板示范,经点带面,增加群众科技含量,提高群众对良种良法的认识。

【篇三】2022年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落实情况汇报

  目前,我省2021年度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工作即将进入市级自评阶段,请各市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北省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办法的通知》(冀政办字〔2021〕167号)和省发展改革委、省农业厅、省粮食局等17个部门(单位)《关于开展2021年度河北省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工作的通知》(冀粮检〔2021〕78号)要求,认真组织开展自评打分,客观真实地反映粮食安全责任制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为统一自评报告格式,规范打分依据材料,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关于自评报告的式样和要求

  为便于各市撰写自评报告,我们制定了自评报告的参考式样(见附件),供各地参考。自评报告由文件正文和附件2部分组成。

  (一)自评报告主要内容。包括:2021年度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工作开展情况(经验做法和成效)、自查评分情况、定性考核指标任务完成情况、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有关整改措施、对考核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等六个方面。

  (二)自查评分表。根据《2021年度河北省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评分表》,我们制定了《xx市2021年度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自查评分表》。各市在自查评分时,要如实填写自查评分表,杜绝弄虚作假、瞒报虚报。对于减分事项要认真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整改措施要有具体举措,明确整改时限。各市的自查评分表要用A3纸打印,并作为自评报告的附件附后。

  (三)自评打分依据材料。自评打分的依据全部作为自评报告附件,单独汇编成册,包括封面、目录、正文3部分。按照自查评分表中的55项年度考核目标任务,逐项提供自评打分依据材料。每项打分依据材料需设置文件资料清单,如“(1)耕地保有量文件资料清单”,清单需注明“编号、文件名称、文号、发文单位”等信息。定性考核指标的相关工作资料要单独装订,汇编成册。

  二、关于定性指标考核

  近期,一些市在开展2021年度粮食安全责任制预考核工作时,对冀粮检78号文件附件1《2021年度河北省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评分细则》中的考核计分方法存在疑问,集中反映在市级自查评分中是否要对定性考核指标进行打分。

  现明确,市级政府在开展自评时,只对定量考核指标打分,不对定性考核指标打分。由省农业厅、河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省粮食局分别对相关定性考核指标进行评估打分。各市对定性考核指标的工作情况在自评报告中要单独反映,并附相关资料,作为省有关部门定性考核评价的依据。

  三、关于文件资料的报送

  各市的.自评报告要以市政府正式文件形式报送。自评报告及其附件等全部文件资料需提供电子版(可以是扫描件PDF格式),存储光盘随正式文件、纸质材料一并于20xx年1月底前,报送省发展改革委、省农业厅、省粮食局,同时抄送省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工作组其他成员单位。涉密文件资料的报送按照保密工作相关规定执行。

【篇四】2022年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落实情况汇报

  一、建立健全粮食行政管理体制

  为全面承担辖区内粮食安全责任,区委、区政府切实把粮食安全工作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党政第一把手亲抓,专管副区长专抓,多次召开有关会议进行动员部署,并明确各有关单位粮食安全职责,确保国家各项粮食方针、政策、措施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在与市政府签订粮食安全责任书的同时,建立粮食工作考评奖惩制度,把粮食安全工作列入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工作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做到粮食行政管理机构和职能明确,粮食行政管理经费足额纳入年度财政预算,粮食、财政、工商、物价等部门在粮食行政管理工作上各司其职,确保粮食安全工作得到全面落实。

  二、认真抓好粮食工作四项考评指标的达标工作。

      为确保完成市政府下达我区的粮食播种面积、粮食总产量、粮食储备、粮食风险基金四项考核指标的达标工作,在区财政财力困难的情况下,区委、区政府克服种种困难,千方百计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一是坚持不懈地保护好基本农田。坚决落实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耕地使用占补平衡制度,切实做好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稳定全区年粮食生产能力。二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投入,改善生产基础设施、良种补贴以及先进技术的示范推广以及创办高产示范片;认真做好直接补贴的组织和落实工作,保证及时将补贴资金发送到种粮农户手中,有效推动全区粮食向高产、高质、高效发展,并全面完成市下达的粮食播种面积、总产量计划。三是切实规范储备粮管理。严格按照储备粮管理制度的要求和市下达的地方储备粮规模,健全地方储备粮食的调控功能,做到严格制度、严格管理、严格责任,确保在库粮食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四是保障粮食风险基金落实。根据我区粮食风险的规模,积极筹措粮食风险基金,并在本级财政预算中足额安排粮食风险基金,保证粮食储备和市场调控的实际需要。同时,完善对粮食风险基金的拨付和使用情况的监管,切实做到专款专用。2007年各项指标完成情况及2008年各项指标的预测如下:2007年度粮食播种面积xx万亩,完成市下达的粮食播种任务xx%,粮食总产量xx万吨,完成市粮食总产量考评指标127.5%,储备粮xx万公斤,完成任务100%。农保田(粮食部分)xx万亩,完成任务148%,粮食风险基金xx万元,完成任务100%。2008年粮食生产按统计部门提供的具体数(农业普查下达数),预计粮食播种面积xx亩,预计粮食总产量xx吨,预计完成储备粮xx万公斤,农保田(粮食部分)xx万亩,预计完成粮食风险资金xx万元。

  三、规范粮食市场管理,维护粮食正常流通秩序。

     一是进一步完善政府宏观调控下市场形成粮食价格机制。由粮食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工商、物价等部门加强对粮食市场的监管,加大巡查力度,对全区粮食市场供求和价格变化实施监测,实时掌握粮食行情,并在全区粮食经营者中开展以“六查六看”为主要内容的监督检查(即:查经营主体资格,看证照是否齐全,是否合法经营;查进货票据,看进货来源是否合法;查粮食质量,看质量是否合格;查包装标识,看标识是否准确;查商标广告,看成品粮商标是否合法,广告是否真实;查经营台帐,看是否按规定如实填写进货、销售情况),有效整顿粮食市场经营秩序,保护消费者利益。此外,研究建立和完善粮食价格干预制度,制订《xx粮食价格应急干预预案》,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稳定。二是加强粮源组织调度,千方百计确保我区粮食总量平衡,粮源充裕,市场稳定。三是建立严格的粮食市场准入制度。按照《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的规定,严格对《粮食收购许可证》的审核发放,抓好粮食经营者建立经营台帐和粮食统计制度,定期向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报告有关经营情况及粮食库存等工作。发改(粮食)、工商、物价、税收、安监等部门按照职能分工,严格履行职责,切实加强对粮食市场的监管,依法严肃查处各种违法经营行为,维护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粮食市场秩序。四是继续做好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工作。我区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工作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在区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拿出资金支持企业改制。改制后的区直国有粮食企业轻装上阵。xxxx年全区国有粮食企业实现盈利xx万元。

  四、完善地方粮食储备和风险金制度。

      按照市政府下达我区的地方储备粮规模和粮食风险基金规模(每年地方储备粮万公斤贸易粮,粮食风险规模基金万元)的任务,严格按照储备粮管理制度和粮食风险基金管理制度加强管理,并于2008年健全《xxx区级储备粮管理办法》和《xxx粮食风险基金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区级储备粮和粮食风险基金的管理。在储备粮管理上,做到严格制度、严格管理、严格责任、确保库存粮食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对储备粮的轮换、销售、购进严格按照程序,公开进行竞价交易,在购进环节中,严把质量关,确保购进的粮食质量、品种良好。在粮食风险基金使用上,做到严格审批,专款专用,保证了粮食储备和市场调控的实际需要。

  五、转变职能,加强服务,力保全区粮食供求平衡。

     针对国家对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粮食管理工作面向社会化管理的转变,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切实转变职能,认真做好服务工作,带头执行国家粮食方针政策,及时为基层粮食单位提供信息、协调有关问题,同时,鼓励和引导各种所有制经营者开展跨区域粮油经贸与技术合作,消除不利于粮食正常流通的障碍,促进粮食正常流通。鼓励建设粮食加工、储存、销售网络等基础设施。此外,充分发挥国有粮食企业在粮食购销、保障军需民食和服从国家粮食宏观调控等方面的主渠道作用,区粮食总公司与产粮区粮食部门建立长期粮食购销协作关系,全区各种所有制粮食经营者积极疏通粮食购销渠道,调剂市场粮食余缺,确保我区粮食不出现断供断档、抢购粮食现象。

  六、建立健全粮食安全应急机制。

     为保证发生严重自然灾害或重大突发事件等特殊情况时的粮食(含食油)有效供给,确保全区粮食安全,20*年,我区成立以区发改局(粮食局)、财政局、审计局、经贸局、民政局、农业局、物价局、工商分局、公安分局组成的xx区粮食应急指挥部,负责全区粮食应急工作,并制定和完善《xx区粮食应急预案》,明确各有关部门在紧急情况下做到反应快速、响应及时、急事急办,确保粮食市场和社会稳定的职责。此外,按照平时和应急相结合的原则,区发改局(粮食局)为落实《区粮食应急预案》制订落实应急预案的预案,成立粮食应急市场监管和供应组、粮食应急采购组、粮食应急调运组、粮食应急加工组,并整合完善全区粮食应急定点供应、加工、仓储、运输企业等与粮食应急保障要求相匹配的保障措施。在本届政府任期内,没有粮食突发事件的发生。

  七、加强对粮食市场供求状况的监测分析。

      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会同财政、物价、工商等部门建立粮食信息系统和预警机制,定期收集粮食生产、消费、价格等信息,积极组织对全区粮食市场供求和价格变化实施监测,实时掌握粮食行情,科学制定粮食预警调控指标体系,为政府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本文来源:http://www.rconcon.com/baogaohuibao/194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