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热门资讯 > 正文

中国国葬6人是谁

【www.rconcon.com--热门资讯】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以下是本站分享的中国国葬6人是谁,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中国国葬6人是谁

  一、毛泽东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因毛泽东担任过的主要职务几乎全部称为主席,所以也被人们尊称为“毛主席”。

  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毛泽东引导中国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开始了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纪元。开创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开始了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艰辛而曲折的探索。奠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对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执政地位作了不懈的探索。奠定了新中国在国际上的大国地位,为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作了不懈的努力。

  二、周恩来

  周恩来(1898年3月5日-1976年1月8日) ,原籍浙江绍兴,1898年3月5日生于江苏淮安。

  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

  1976年1月8日在北京逝世。他的逝世受到极广泛的悼念。由于他一贯勤奋工作,严于律己,关心群众,被称为“人民的好总理”。他的主要著作收入《周恩来选集》。

  三、朱德

  朱德(1886年12月1日-1976年7月6日),字玉阶,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

  建国初期,兼任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为加强执政党的建设,维护党的组织纪律,克服党内各种不良倾向,保持党的优良作风,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他还多次出国访问、会见外国领导人,增进了中国人民和各国人民的友谊。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他曾遭到林彪、江青集团的侮辱和打击,但受到毛泽东的保护。1976年7月6日在北京逝世。主要著作收入《朱德选集》。

  四、宋庆龄(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发布公告明文宣布国葬)

  宋庆龄(1893年1月27日-1981年5月29日),伟大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战士,举世闻名的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

  她青年时代追随孙中山,献身革命,在近七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坚强不屈,矢志不移,英勇奋斗,始终坚定地和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站在一起。

  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妇女儿童的卫生保健和文化教育福利事业,为祖国统一以及保卫世界和平、促进人类的进步事业而殚精竭力,鞠躬尽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受到中国人民、海外华人华侨的景仰和爱戴,也赢得国际友人的赞誉和热爱,并享有崇高的威望。

  五、邓小平

  邓小平(1904年8月22日-1997年2月19日),原名邓先圣,学名邓希贤,四川广安人。

  早年赴欧洲勤工俭学,归国后,他全身心地投入党领导的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斗争。从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先后担任党和军队的许多重要领导职务,为党中央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的实施,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诞生,建立了赫赫功勋,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邓小平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创立者。

  他所倡导的“改革开放”及“一国两制”政策理念,改变了20世纪后期的中国,也影响了世界,因此在1978年和1985年,曾两次当选《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

  六、霍英东

  霍英东,1923年5月生,原名官泰,祖籍广东番禺,生于香港,7岁丧父,12岁进香港皇仁英文书院,因抗日战争爆发而辍学。杰出的社会活动家,著名的爱国人士,香港知名实业家,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九、十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香港中华总商会永远名誉会长。

  1992年11月至1996年11月任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1985年任香港特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1993年3月当选为第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98年3月当选为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2003年3月在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当选为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2006年10月28日,在北京因病逝世,享年84岁。

  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霍英东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

  中国国葬6人是谁

  2006年10月28日,全国政协副主席、香港知名实业家霍英东在北京病逝。   由苦力小工,晋身为身家百亿的超级富豪,与几代中央领导核心建立起深厚关系,成为首位香港土生土长的国家领导人,半个世纪以来香港和内地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推手。霍英东的传奇人生,已是无法复制的神话。

  白手起家缔造商界神话

  霍英东祖籍广东番禺,1922年11月21日出生于香港一个贫困的水上人家。从祖父开始,全家就离开陆地,长年居住在舢板上,被人称为“舢板客”。霍英东就出生在这样的舢板上,父母给他取名官泰,希望他长大后官运亨通。上学后,他改名英东。

  霍英东幼年时代,全家穷得连鞋都穿不上,无论寒冬酷暑,都是赤脚行走。霍英东7岁那年,父亲不幸患病去世,生活的重担全落在母亲身上。霍妈妈目不识丁,却要求儿女一定要知书识礼。12岁那年,霍英东考进香港皇仁英文书院。他学习十分勤奋,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偶有落在第三名以下,便觉得面目无光。为了省钱交学费,霍英东常常不坐电车,花半个多小时跑步上学。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侵占香港,霍英东被迫辍学,挑起家庭重担。他相继做过轮船上的铲煤工、船坞上的打铁匠以及启德机场的苦力,同样为了省钱,他每天步行两个小时去上班。后来,霍英东与人合伙开了一家杂货店。他经营细心精明,杂货店的生意也日渐兴隆。这些历练让他获得良好的经营管理训练,培养了坚强的意志和灵活的处事方法。

  抗战胜利后,香港百废待兴,运输业急需发展。霍英东与母亲毅然把杂货店卖给别人,将得到的7000元现金全部投到父辈的驳运旧业。他看准时机,收购战略剩余物资后再转手卖出,获利丰厚,积累了最初的创业资本。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霍英东的事业也出现了重大转机。1951年,美英等国操纵联合国通过了对中国实施全面禁运的决议。为了应对严重的物资短缺,中国政府取道香港、澳门,采购铁皮、橡胶、药品等战略物资,却苦于无法将其运往内地。这时,年轻的霍英东冲破港英政府的封锁禁令,向内地运送物资。霍英东上学时最爱读《金银岛》和《鲁滨孙漂流记》,这或许是他冒险气质的来源之一。

  一开始,霍英东运送的是柴油。他很快发现其中惊人的利润,第一次去澳门就赚了几百元,而当时一个工人一个月的工资才100元。霍英东决定将这笔生意做下去,生意也越做越大,最多时达到了十几条船。三年之间,霍英东和他的船队几乎夜夜开工,从未停过。白天要联络、装货,晚上开船,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而为了避开缉查人员的骚扰,他们每次装船都必须在一个小时内完成,就像打仗一样紧张。

  由于有不少像霍英东这样的海外商人冒着风险与内地通商,建国之初全面禁运、封锁带来的暂时困境才得以摆脱。向内地运送所需物资,给霍英东带来了丰厚的商业利益,也奠定了他作为最早的爱国商人的地位,周恩来更称之为“患难之交”。

  凭借朝鲜战争中掘得的“第一桶金”,50年代中期,霍英东先后创办了立信置业有限公司和霍兴业堂置业有限公司,全面进军香港房地产市场。他首创了分层预售楼花、分期付款的经营方式。靠这种模式,霍英东财富剧增,甚至一天收入就超过100万港元,几乎相当于三年海运总收入。1965年,霍英东当选香港房地产建设商会会长,成为香港地产业的“龙头大哥”,跻身超级富豪之列。

  霍英东还有个美称叫“海沙大王”。20世纪60年代,香港实业界人士很少进入淘沙业,因为它需要的劳力多,投资大,而获利相对较少。霍英东从建筑业的广阔前景预见到淘沙业必将有大发展,大胆地吃起这只“螃蟹”。1961年底,他花费巨资,从泰国进口了一艘大挖泥船,命名为“有荣四号”。香港经济起飞后,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对建筑材料黄沙的需求量极大,霍英东的淘沙船队因此财源滚滚,成了他的又一棵摇钱树。

  拳拳之心演绎爱国情怀

  霍英东的传奇人生,更表现在他的拳拳之心、赤子之情、家国情怀,更表现在他为世人展示了一个商人心怀天下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爱国爱港”是人们对他最高的评价。他说过,自己多年来不断“投资、捐赠,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希望国家兴旺,民族富强”。

  改革开放初,许多人对投资内地还心存疑虑,霍英东率先投资,不仅给封闭已久的内地带来了资金,还带来了市场经济观念和全新的经营管理理念。1979年,他投资兴建中山温泉宾馆,这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家中外合资高档宾馆。他率先在宾馆搞试点:买衣服不要布票,买面包不要粮票。后来,宾馆又建了高尔夫球场,被一些人批评是资本主义复辟,但他顶住了重压。

  1982年,霍英东投资两亿元兴建广州白天鹅宾馆,这是我国第一个中外合作的五星级酒店,也是我国第一家自行设计、建设、管理的现代大型中外合作酒店。他非常精心地修建作为民族品牌的白天鹅宾馆,内部细小的设备部件都亲自过问。他曾说:“建白天鹅宾馆,就是要让中国老百姓看看改革开放有多么好!”他告诉宾馆管理人员,要让所有人都可以自由进入宾馆。刚开门迎客时,周围的平民百姓都来参观,有些人还专门来用卫生间,工作人员发现一天之内就少了大量卫生纸。霍英东说没关系,地毯脏了也可以再换,就是要让普通百姓感受到改革开放的好。白天鹅宾馆经营的成功,带动了大批港资进入广州酒店业。

  1984年,邓小平南下考察,霍英东邀请他到白天鹅宾馆和中山温泉宾馆做客,了解改革开放的成果。霍英东回忆说:“邓小平很欣赏白天鹅宾馆的面包,他离开广州去上海时,还在宾馆买了一些面包带到上海。到上海后,他宣布再开放14个沿海城市。”

  霍英东始终对中国改革开放满怀信心。1989年政治风波后,大批海外资本撤离大陆。很多人疑虑重重,霍英东却很坚定。当年6月9号,他投资的虎门轮渡码头打下了第一根桩。他还劝导跟随自己多年、决定移居加拿大的商业助手何铭思,说内地经济改革开放是国家千载难逢的机会,要支持。不到20天,就把何铭思拉回来了。

  自1979年起,霍英东先后投资近50亿元,用于发展内地的基础设施、教育、体育和福利事业。用今天的现金计算,估计值三四百亿港元,包括白天鹅宾馆、中山温泉宾馆、北京贵宾楼饭店,以至大大小小的修桥筑路。他的投资打破了种种禁忌,所创造的“看得见、摸得着”的改革开放成果,大大增强了海内外社会各界对改革开放的认识与信心。

  霍英东是个百分之百的香港人,更是一个中国人。他是香港捐献最多的慈善家,过去数十年里的慈善捐款超过150亿港元,涉及教育、医疗卫生、体育、科学与文化艺术、山区扶贫、干部培训等方面。2004年,霍英东宣布退出澳门旅游娱乐公司,并把手上市值100亿港元的股份捐出,成立基金建设澳门。如今,已经很难算清全国有多少以“英东”命名的建筑物和机构,以及投资项目。有人说,出钱捐赠的富豪不少,但真正为所捐献的事业动真心的恐怕不多。2000年,香港申办2006年亚运会,由于准备不足而输给多哈,霍英东为此痛斥负责申办事宜的儿子霍震霆,痛哭一场。

  霍英东早于20世纪80年代参与中国政治。香港基本法起草期间,他是起草委员之一,后来更是成为人大常委。1993年,他当选为第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之后继续当选第九、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可说是香港人在中国政坛获得的最高荣誉。

  不吝心力推动“体育外交”

  霍英东自少年时代就酷爱体育,尤其挚爱足球、游泳与网球。1971年,48岁的他与网球健将杜路联手,击败二十出头的香港网坛冠军级人物叶冠雄和麦天伦,掀起了一股霍氏体育旋风。

  喜爱之余,霍英东还借体育完成了若干外交工作。当年,大多数世界体育组织把中国排斥在外。整个70年代,他都利用自己在亚洲体育界的影响力,为恢复中国的合法席位而努力。1971年,在德黑兰亚足联大会上,霍英东与儿子霍震霆突破重重封锁,三次以3/4票赞成的结果恢复了中国在亚足联的合法席位。在霍氏父子推动下,中国随后在羽毛球、篮球等14个单项体育组织中取得合法席位,通过体育这种特殊的桥梁,越来越多的国家与中国开始交往。在对外掀起“中国风”的同时,他更是一手促成了“省港杯”足球赛,成为当时内地与香港最重要的交流活动。

  国际奥委会委员何振梁是霍英东三十多年的老朋友,在他的印象中,霍英东不仅对祖国体育事业特别关心,而且非常注意国家形象,注重朋友情义。1981年,何振梁当选国际奥委会委员后赴伦敦出差。霍英东对他说:“今后你要在国际上与很多高层人物打交道,形象上也要十分注意。”他知道中国官员出国领取的置装费数额不多,就特意让儿子霍震霆陪何振梁去伦敦最昂贵的百货公司置装。何振梁一再推辞,霍震霆不得不说,父亲有交代,你的着装关系到国家形象,一定要买。何振梁这才挑选了一套合体的西服。何振梁穿着这套西服出席国际奥委会会议,萨马兰奇主席见了还拍着他的肩膀说,“这件衣服的料子不错嘛。”

  霍老常挂在嘴边的话是“体育水平是国家兴盛的标志,强国必先强身”,“一个人不能没有国家,没有民族”。他曾对何振梁说,为了使中国获得与大国地位相称的位置,他花多少精力都在所不惜,物质上的支持更是慷慨之至。1984年,新中国首次正式组团参加洛杉矶奥运会,霍英东带领家人冲破阻挠,亲临赛场观战。当中国国旗升起的时候,他感动得落泪,随后宣布拿出1亿港元,作为发展体育事业的基金。北京赢得奥运主办权后,他兴奋得半夜游泳,捐出两亿元兴建奥运会游泳场馆“水立方”。

  何振梁坦言,霍英东带给中国体育的绝不仅仅是钱。

  睿智宽厚树立做人楷模

  霍英东在投资、体育运动,以至于番禺南沙开发,都体现出一种战略眼光,而在领略中央精神上也特别敏锐,被人称为“不为人所知的思想家”。

  霍英东请工作人员帮忙,甚至亲自动手,先后编了很多大事记。包括《世界历史大事记》、《中国历史大事记》、《香港历史大事记》、《澳门历史大事记》、《中国体育大事记》,公司大事记也有一大本。他还保存了十几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每年到北京参加“两会”都会把过去的政府工作报告带上,认真比较新的变化。

  在生活习惯上,霍英东传统而老派。最初做地产生意,他总是去帮衬横街窄巷的小店铺,花一二十元叫师傅做一双皮鞋,买香港本地的普通衬衫;商人们喜欢相约于KTV中谈生意,珠光宝气,觥筹交错,霍英东却常喜欢到中华游乐会打网球,找一处骑楼边坐下喝牛肉粥;几十年来,他总是独来独往,不带保镖;他凡事喜欢亲历亲为,无论去哪里都要带很多文件与书报,以便随时查阅。霍英东曾患淋巴腺癌,一些医生建议他洗冷水浴,结果他一坚持就是20年,家里游泳池的水温都调到10摄氏度以下。

  霍英东待人真诚,拘谨内向,不善言谈,讲话却坦率、直接。八十大寿之日,他毫不讳言自己当年冲破港英政府的封锁禁令,向内地运送物资,“如果说50年代我是为了支持抗美援朝、打破封锁禁运,那是骗人,我没有那么高的认识;但说当时我一点认识、一点想法没有,也不是事实。要光是赚钱,还有很多方法,并不一定要走这条路。”当有人问:“假如人生满分是100分,你给自己打多少分?”他也曾脱口而出:“不止100分,起码100多分!”“因为我不单只是自己赚钱,还帮别人赚钱。我敢说,我从来没有负过任何人!但不少与我合作过的人,都有负于我!”霍英东一生,有足够的豪气与壮阔。

  2006年10月28日,霍英东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按照他落叶归根的遗愿,葬礼于11月12日在香港举行。霍英东的悄然谢幕,宣告了一个传奇时代的结束。

  中国国葬6人是谁

  霍英东原籍广东省番禺县,1923年5月10日,出生于香港一个水上人家。祖父霍达潮,曾拥有大风帆船,来往于省港澳之间,从事货运生意。但当霍英东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家境已相当困难,全靠父亲租船驳运货物维持生活,入息不多,生活艰辛,他们全家穷得连鞋都穿不上,无论寒冬酷暑,都是赤脚行走。有一次过旧历年,他父亲第一次穿双新鞋上街,在小摊档把鞋脱了,蹲在凳上吃粉,吃完双脚落地便走。回到船上,才发现竟然没有把鞋穿回来,因为向来没有穿鞋的习惯。

  那时没有天气预报,水上人家生命毫无保障。霍英东的两个哥哥就在一次台风中沉船丧生,一个5岁,一个7岁。他的母亲幸被叔父救起,但不久他的叔父也在风浪中翻船淹死。大约是在霍英东7岁那年,父亲患病不幸去世,年仅40多岁。因为染病时间很长,天天用中草药治疗,把本来就很有限的一点钱都花光了,死后只草草地埋在青衣岛上。

  父亲去世以后,霍英东一家生活更加困难了。那时,他还有一个9岁的姐姐,一个5岁的妹妹,生活的重担全落在他母亲身上。

  母亲是一位顽强、刻苦、勤奋的人,在那多灾多难的日子里,她没有被生活的重压折服,而是挺直腰杆,辛苦操劳,把丈夫遗留下来的驳运生意继续经营下去。这驳运生意就是与外海的货轮接洽,代它们把货物用小舢舨运到岸上来。当时接运的主要货物是煤炭。霍家自己没有驳船,从轮船货主那儿把生意接下来,然后分给舢舨客驳运,从中赚取微薄的佣金。因为霍英东父亲在世时人缘很好,母亲又豁达得体,多数的货主和舢舨客都颇为同情这一家孤儿寡母,日子倒也还能勉强维持下去。

  霍英东的母亲虽然自己目不识丁,但希望自己的儿女知书识墨。大约在霍英东6岁那年,便由别人背着去拜师启蒙。接着在帆船同业义学就读,那是免费的,他家住在船上,随处漂泊,上课很不正常,有时放学后连船也不易寻找。到第三班时,转入敦梅小学。这间小学是要收费的,其中有一个免费班,但仅招收30人。学生要作一篇文章应考,霍英东还是考上了,而且在录取的名字中,第一个便是他。后来,他又转读皇仁书院。书院的学制是倒过来从第八班开始的,相当于初中一年级。那时,书院的第八班,共招三个班,每班30人,但大多数是经过老师、家长及各种关系介绍入学的,真正通过考试录取的不足10人。应考时也要求作一篇文章,霍英东也是第一个被录取了。

本文来源:http://www.rconcon.com/content/57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