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工作公文 > 领导讲话 > 分析指导 > 正文

导师指导内容和学生收获(通用6篇)

【www.rconcon.com--分析指导】

Harvest,汉语词汇,发音ōuhuò指成熟的作物,指的是经验、成就和成就。它来自《资治通鉴》·张元年,汉代元年,田家杂行词楚桂韵,谁是最可爱的人·冬天和春天等。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导师指导内容和学生收获的文章6篇 ,欢迎品鉴!

【篇一】导师指导内容和学生收获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经走进了校园,新的课程需要新型的教师。教师是实施新课程的主体,是推行改革的关键。青年教师作为最具活力的一部分,更应该成为新型教师的主体。

  走上工作岗位十六年的我,在做好初中语文教研员的同时,注重与青年教师共同探讨,把自己在教学经验、知识结构、技能等方面微薄的经验,与我们的青年教师共同分享。

  我经常在教学常规、教学研究、教学思想等各方面,全面关心和指导青年教师,帮助青年教师掌握备课、上课、考试评价等教学常规工作的要领,展开对教材、教法和学生学习情况的研究分析,指导青年教师选择和确定教研、科研课题,深入领会并具体体现学校优秀教育文化传统和先进教育思想。还经常给予青年教师以具体的教学指导,每两周至少听青年教师一节随堂课,并及时给予分析、评述和指导。

  其次,对学生学习习惯的把握、学生学习年龄特征的研究也十分重要。我经常指导青年教师要抓住继续学习机会,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学科的知识结构、认知体系都在不断变化,教师只有不断的学习充实自己、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才能以更全面的视角、更新的观点、更丰富的知识来面对学生。

  另外,由于青年老师还缺乏相关的教学经验,我就指导青年教师要经常通过自己的反思,将自己的心得与教学理论结合起来,不断修正自己的学习和教学行为,促进自身的不断发展。如在以前的学习中,青年教师往往重视对知识的获取,忽视对知识的管理。比如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某一节课自己上的很差,差在哪里,这些问题很少去追问。在意识到反思的重要性以后,我引导青年教师注意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尝试写点读书笔记和教学反思。通过这种经常性的反思,把平时那些隐性的知识不断的外显化,然后再用这些显形的知识来指导自己的教学。

  还有,我经常指导青年教师要思考如何才能加快自身的成长,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课改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我们的教育要适应当今社会的这种变化,我要求青年教师要做一个终身学习者,不断地在磨练中吸取营养,不断的提高自己,那么就能加快自身成长,促进专业发展。

  在指导青年教师的过程中,我自身也得到了不断地进步。以后,我要一如既往地在做好自身工作的同时,开展好师徒结对工作,注重与青年教师共同探讨,把自己在教学经验、知识结构、技能等方面微薄的经验,与我们的青年教师共同分享,同时也不断提升自己。

【篇二】导师指导内容和学生收获

  自参加工作以来,我就从事做物理的教学工作,本学期由于学校的工作变动,我便开始了初中物理的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最大潜能学好物理?如何进行初中物理的总复习?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把教学的侧重点由教师的“教”转到学生的“学”上来,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呢?是我一直在探索的问题。现将我工作的点滴体会介绍如下:

  一、抓好入门教育

  物理课是初二年级的一门新学科,这对刚接触这门课的学生来说,往往有一种新鲜感。许多学生对此学科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这种兴趣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一种新奇,如不及时深化,“热”的时间是短暂的。这就要求教师在上序言课时,认真设计教案,上好第一堂课。比如象通过演示“三棱镜分解白光”、“纸盒烧开水”、“被纸片封闭在倒转的玻璃杯中的水不会流出来”等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的实验,引起学生的疑问,激起他们求知的欲望。再举一些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现象,如:“插入水中的筷子会弯折”、“同样是电,通入不同的用电器会产生不同的作用”等等,使学生一接触物理就感觉到学物理有趣,为今后的奋发学习打下良好的开端。

  二、注重实验教学

  初中物理是所有学科中最具有科学性的学科,每一个概念和规律、公式,都是通过物理实验得出。物理概念和规律是在大量的观察、实验的基础上,运用逻辑思维的方法,把一些事物本质的共同特征集中起来加以概括而形成的。所以在物理新课实验中,我真正体验到,新课程强调的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当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时,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就意味着学生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施展,创造性的解放,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的出现。在物理实验课上我是从以下几方向来做的:

  1、确保所做的实验现象清晰,提高成功率。课本要求的每一个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在课前我都要反复地做几遍,认真分析实验成败的关键因素,排除干扰。例如:在“摩擦起电”一节的实验中空气的湿度,器材的干燥程度是实验成败的关键因素。例如碰到阴天、雨天,早上的前两节或是下午的后面两节课(此时的空气湿度较大),实验的现象很不明显甚至很可能失败。课前就要考虑好上课时,空气的湿度是否会影响实验现象。在实验前最好把毛皮、绸布、玻璃棒、橡胶棒、验电器等实验器材进行晾晒。如果天气不佳,就要考虑用强光照射或者用电炉烘烤。实验过程中最好不要直接用手去接触毛皮和绸布,尤其是在做毛皮与玻璃棒相互摩擦,毛皮也带了电荷这个实验中可以把它们绑在木棒上进行摩擦。排除了这些因素对实验的影响,实验的现象非常明显,给学生留下的印象非常鲜明。容易使学生信服,对于我们的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利用课件把一些不易观察到的物理现象或是物理过程展现给学生看。例如:动能和弹性势能的相互转化,由于发生弹性形变和恢复形变的时间非常短,学生不易观察,课件就能够让学生较好地观察这一过程。再比如:日食、月食的成因,分子的运动,导体容易导电与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原因等都可以通过课件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3、充分利用身边的材料改进实验。例如“导体和绝缘体”一节中,我先是让学生思考设计一个电路来检测哪些物质是导体哪些物质是绝缘体,当检测到水、人体、铅笔芯(较长的)时,小灯泡不发光,于是先把它们归为绝缘体。之后,我指着那堆导体问:这些物体一定都是导体吗?(是)又指着那堆绝缘体问:这里面一定都不能导电吗?马上就有学生说:不一定,有可能是电流太小了,小灯泡不会发光而已。此时我就给学生介绍了我自己去买的发光二极管的特点,发光二极管被作为各种用电器的指示灯,学生很容易理解只要很小的电流就可以使它发光。于是我又用发光二极管检测了一遍,学生自己得出了人体、水、石墨是导体。也体会到了导体的导电能力是不同的。

  4、努力提高实验现象的可见度。例如:在演示实验时,升高实验台,实物投影仪的利用,利用一些手段把微小的实验现象进行放大都是提高实验现象可见度的好办法。

  三、创设情境,注重让用学生已学的知识导入学习新知识。

  科学探究是学生参与式的自主性学习活动。创设情境,精彩导入尤为重要。从课堂座位的安排、纪律的制定、教室的布置到纯正的普通话、优美的语言和各种教学情境的准备等,这一切无不影响着探究教学的气氛和效果。例如:可以突破传统教室的课桌布局,学生自由组合成小组,形成开放性结构,便于学生们交流合作;整堂课不受约束,学生可自主学习、自由讨论、举手发言,无须起立等等。教学《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先播放各种各样学生熟悉的声音,再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发出声音,研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在这样真实的活动情境中,学生们满怀兴趣地通过仔细的观察、身体的触摸,去感知发声体的振动,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深刻领会物体发声的原理。再者多采用对比教学,归类教学,使学生即能够更好地掌握新知识又能够复习旧知识,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辨别事物间更加细微的差异的能力。增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实践表明,新课程的实施中,创设情境,精彩导入是课堂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它能如磁石一般吸引住学生,并快速地将师生的情感融合在一起,从而放飞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主动地、全身心地参与进科学探究中来。所以在新课的教学中,采用以旧导新,新旧对比,即可以帮助学生更系统,更全面地掌握基础知识,又能够节省时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能力也是一个很好的提高和培养。

  四、教师应循序渐进,开展探究教学。教会学生学习和总结物理学科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实验教学之初,我们往往会遇到两难的局面:一方面,教师若指导过度,则学生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另一方面,若教师若指导不到位,学生的探究和学习活动又会杂乱无章,盲目无序,从而无法完成学习任务,两者仿佛形成了一个“解不开”的“结”。如何处理教师指导和开放式教学之间的关系呢?如何在教学过程开放的同时尽量减少探究活动的盲目和无序呢?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展开“课题”研究,在一线不断的教学尝试中,集体攻关,初步摸索出以下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首先教学方法上“循环探究,逐步深入”。先将新课内容划分为几个大问题,再将每一个大问题分为若干个环环相扣的小问题。从而让学生的思维和探究教学形成一个先散后聚,不断聚散交替的循环探究过程。同时将探究教学的相关内容延伸至课外。比如:对学生而言,可以提前布置学生先预习新课,“简阅课文”“查询资料”“自制自带实验器具”等,将课堂上没有探究完的内容带至课外,课后布置学生写“探究报告”和“学习心得”等;对教师而言,课前认真备课,课中用心教学,积极应对随机出现的课堂情况,课后撰写教学实录和教学反思,这一切不仅有利于学生探究学习任务的扎实完成,也有利于教师在新课程的实践中不断地完善教学,发展自我。其次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了解自己在探究活动中应该要干什么事,明确自己的目的,教师也在学生探究过程中给学生一些方向性的提示,但这些提示应区别于我们传统实验课中的“实验步骤”。要有效地防止和避免学生随意玩耍实验器材、手足无措等现象的发生。教学在“形散而神聚”中有条不紊地进行。再次,在教学理念上“淡化概念的严整性”。物理学科概念的严整性有时反而是学生探究学习的“障碍”,大多数学生会觉得非常困难,因此而产生为难情绪。对于这些问题我们提出在教学中“淡化概念的严整性”,降低探究学习的难度。最后教学结束后“开展问卷调查”,及时地沟通师生间的需求,使进一步的教学更有针对性和指向性。帮助学生逐步提高思维能力。初中物理教材中并没有专门的章节介绍物理学科的学习方法。但又可以说整本教科书都在讲述物理学科解决问题的方法。因为教材在讲述物理概念、定律、公式时,就是按物理学科解决问题的步骤在进行。即一般是先提出问题再通过实验研究、观察、分析、概括总结等步骤进行的。在教学中通过对知识的学习,指导学生体会学习物理的方法,体会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发展过程,体会前人的思维成果,在学习继承前人思维成果的同时,锻炼和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加强信息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在总复习中,要时刻注意“信息反馈”。正如控制论创始人维纳说:“有效行为必须由某种反馈过程来提供信息,看它是否达到预定目标,最简单的反馈是检验任务的成功或失败。”通过反馈信息来了解已设计的教学内容与预期目的是否符合,学生对知识理解和掌握。所以我在每个阶段复习教学中,除了注意来自学生方面各式各样的反馈信息外,还特别重视每次测验和考试的信息反馈。坚持做到按时、按量、按评分标准,科学分析试卷,评价试卷,并注意各层次的学生学习状况和掌握知识的程度。要求学生对测验情况进行知识点、面、掌握情况及学习上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进行分析,寻找存在不足的原因。教师做好统计工作,找出教学上的弱点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及时调整复习计划,对不足之处立即查漏补缺。这样才能使实际掌握情况与预订的教学目标更吻合,尤其要对后进生加强辅导、关心、鼓励,及时表扬他们,哪怕是一点滴的进步,充分肯定他们。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做到大面积地有质有量地提高学习成绩。

  六、指导学生记忆的方法

  初中物理虽然需要注意培养思维能力,但同时也要重视记忆,不要死记硬背绝对不是不要记,不要背,而是更加强调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根据艾宾浩斯的记忆曲线的规律,我对学生进行了如下的要求:每节课要认真听讲,加强对知识的理解,课后留出几分钟的时间进行记忆。上午的课,中午要重温一遍,下午的课傍晚要重温一遍,作业前要重温一遍。睡前再一遍,每周要对本周的知识进行一次回顾,再以后是一个月,三个月。这样学到的知识基本上在大脑里扎下了根,想忘记都很难。记忆时要注意找规律、找特点,要准确记住各种定义,定律的文字表达和各种物理量的单位,这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物理文字,语言的表达能力。物理计算公式与数学计算公式的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公式的每一项都有物理意义和单位,在记忆物理表达式时,一定要记住各项的物理意义和单位。

【篇三】导师指导内容和学生收获

  自参加工作以来,我就从事做物理的教学工作,本学期由于学校的工作变动,我便开始了初中物理的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最大潜能学好物理?如何进行初中物理的总复习?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把教学的侧重点由教师的“教”转到学生的“学”上来,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呢?是我一直在探索的问题。现将我工作的点滴体会介绍如下:

  一、抓好入门教育

  物理课是初二年级的一门新学科,这对刚接触这门课的学生来说,往往有一种新鲜感。许多学生对此学科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这种兴趣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一种新奇,如不及时深化,“热”的时间是短暂的。这就要求教师在上序言课时,认真设计教案,上好第一堂课。比如象通过演示“三棱镜分解白光”、“纸盒烧开水”、“被纸片封闭在倒转的玻璃杯中的水不会流出来”等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的实验,引起学生的疑问,激起他们求知的欲望。再举一些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现象,如:“插入水中的筷子会弯折”、“同样是电,通入不同的用电器会产生不同的作用”等等,使学生一接触物理就感觉到学物理有趣,为今后的奋发学习打下良好的开端。

  二、注重实验教学

  初中物理是所有学科中最具有科学性的学科,每一个概念和规律、公式,都是通过物理实验得出。物理概念和规律是在大量的观察、实验的基础上,运用逻辑思维的方法,把一些事物本质的共同特征集中起来加以概括而形成的。所以在物理新课实验中,我真正体验到,新课程强调的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当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时,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就意味着学生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施展,创造性的解放,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的出现。在物理实验课上我是从以下几方向来做的:

  1、确保所做的实验现象清晰,提高成功率。课本要求的每一个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在课前我都要反复地做几遍,认真分析实验成败的关键因素,排除干扰。例如:在“摩擦起电”一节的实验中空气的湿度,器材的干燥程度是实验成败的关键因素。例如碰到阴天、雨天,早上的前两节或是下午的后面两节课(此时的空气湿度较大),实验的现象很不明显甚至很可能失败。课前就要考虑好上课时,空气的湿度是否会影响实验现象。在实验前最好把毛皮、绸布、玻璃棒、橡胶棒、验电器等实验器材进行晾晒。如果天气不佳,就要考虑用强光照射或者用电炉烘烤。实验过程中最好不要直接用手去接触毛皮和绸布,尤其是在做毛皮与玻璃棒相互摩擦,毛皮也带了电荷这个实验中可以把它们绑在木棒上进行摩擦。排除了这些因素对实验的影响,实验的现象非常明显,给学生留下的印象非常鲜明。容易使学生信服,对于我们的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利用课件把一些不易观察到的物理现象或是物理过程展现给学生看。例如:动能和弹性势能的相互转化,由于发生弹性形变和恢复形变的时间非常短,学生不易观察,课件就能够让学生较好地观察这一过程。再比如:日食、月食的成因,分子的运动,导体容易导电与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原因等都可以通过课件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3、充分利用身边的材料改进实验。例如“导体和绝缘体”一节中,我先是让学生思考设计一个电路来检测哪些物质是导体哪些物质是绝缘体,当检测到水、人体、铅笔芯(较长的)时,小灯泡不发光,于是先把它们归为绝缘体。之后,我指着那堆导体问:这些物体一定都是导体吗?(是)又指着那堆绝缘体问:这里面一定都不能导电吗?马上就有学生说:不一定,有可能是电流太小了,小灯泡不会发光而已。此时我就给学生介绍了我自己去买的发光二极管的特点,发光二极管被作为各种用电器的指示灯,学生很容易理解只要很小的电流就可以使它发光。于是我又用发光二极管检测了一遍,学生自己得出了人体、水、石墨是导体。也体会到了导体的导电能力是不同的。

  4、努力提高实验现象的可见度。例如:在演示实验时,升高实验台,实物投影仪的利用,利用一些手段把微小的实验现象进行放大都是提高实验现象可见度的好办法。

  三、创设情境,注重让用学生已学的知识导入学习新知识。

  科学探究是学生参与式的自主性学习活动。创设情境,精彩导入尤为重要。从课堂座位的安排、纪律的制定、教室的布置到纯正的普通话、优美的语言和各种教学情境的准备等,这一切无不影响着探究教学的气氛和效果。例如:可以突破传统教室的课桌布局,学生自由组合成小组,形成开放性结构,便于学生们交流合作;整堂课不受约束,学生可自主学习、自由讨论、举手发言,无须起立等等。教学《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先播放各种各样学生熟悉的声音,再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发出声音,研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在这样真实的活动情境中,学生们满怀兴趣地通过仔细的观察、身体的触摸,去感知发声体的振动,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深刻领会物体发声的原理。再者多采用对比教学,归类教学,使学生即能够更好地掌握新知识又能够复习旧知识,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辨别事物间更加细微的差异的能力。增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实践表明,新课程的实施中,创设情境,精彩导入是课堂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它能如磁石一般吸引住学生,并快速地将师生的情感融合在一起,从而放飞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主动地、全身心地参与进科学探究中来。所以在新课的教学中,采用以旧导新,新旧对比,即可以帮助学生更系统,更全面地掌握基础知识,又能够节省时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能力也是一个很好的提高和培养。

  四、教师应循序渐进,开展探究教学。

      教会学生学习和总结物理学科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实验教学之初,我们往往会遇到两难的局面:一方面,教师若指导过度,则学生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另一方面,若教师若指导不到位,学生的探究和学习活动又会杂乱无章,盲目无序,从而无法完成学习任务,两者仿佛形成了一个“解不开”的“结”。如何处理教师指导和开放式教学之间的关系呢?如何在教学过程开放的同时尽量减少探究活动的盲目和无序呢?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展开“课题”研究,在一线不断的教学尝试中,集体攻关,初步摸索出以下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首先教学方法上“循环探究,逐步深入”。先将新课内容划分为几个大问题,再将每一个大问题分为若干个环环相扣的小问题。从而让学生的思维和探究教学形成一个先散后聚,不断聚散交替的循环探究过程。同时将探究教学的相关内容延伸至课外。比如:对学生而言,可以提前布置学生先预习新课,“简阅课文”“查询资料”“自制自带实验器具”等,将课堂上没有探究完的内容带至课外,课后布置学生写“探究报告”和“学习心得”等;对教师而言,课前认真备课,课中用心教学,积极应对随机出现的课堂情况,课后撰写教学实录和教学反思,这一切不仅有利于学生探究学习任务的扎实完成,也有利于教师在新课程的实践中不断地完善教学,发展自我。其次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了解自己在探究活动中应该要干什么事,明确自己的目的,教师也在学生探究过程中给学生一些方向性的提示,但这些提示应区别于我们传统实验课中的“实验步骤”。要有效地防止和避免学生随意玩耍实验器材、手足无措等现象的发生。教学在“形散而神聚”中有条不紊地进行。再次,在教学理念上“淡化概念的严整性”。物理学科概念的严整性有时反而是学生探究学习的“障碍”,大多数学生会觉得非常困难,因此而产生为难情绪。对于这些问题我们提出在教学中“淡化概念的严整性”,降低探究学习的难度。最后教学结束后“开展问卷调查”,及时地沟通师生间的需求,使进一步的教学更有针对性和指向性。帮助学生逐步提高思维能力。初中物理教材中并没有专门的章节介绍物理学科的学习方法。但又可以说整本教科书都在讲述物理学科解决问题的方法。因为教材在讲述物理概念、定律、公式时,就是按物理学科解决问题的步骤在进行。即一般是先提出问题再通过实验研究、观察、分析、概括总结等步骤进行的。在教学中通过对知识的学习,指导学生体会学习物理的方法,体会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发展过程,体会前人的思维成果,在学习继承前人思维成果的同时,锻炼和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加强信息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在总复习中,要时刻注意“信息反馈”。正如控制论创始人维纳说:“有效行为必须由某种反馈过程来提供信息,看它是否达到预定目标,最简单的反馈是检验任务的成功或失败。”通过反馈信息来了解已设计的教学内容与预期目的是否符合,学生对知识理解和掌握。所以我在每个阶段复习教学中,除了注意来自学生方面各式各样的反馈信息外,还特别重视每次测验和考试的信息反馈。坚持做到按时、按量、按评分标准,科学分析试卷,评价试卷,并注意各层次的学生学习状况和掌握知识的程度。要求学生对测验情况进行知识点、面、掌握情况及学习上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进行分析,寻找存在不足的原因。教师做好统计工作,找出教学上的弱点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及时调整复习计划,对不足之处立即查漏补缺。这样才能使实际掌握情况与预订的教学目标更吻合,尤其要对后进生加强辅导、关心、鼓励,及时表扬他们,哪怕是一点滴的进步,充分肯定他们。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做到大面积地有质有量地提高学习成绩。

  六、指导学生记忆的方法

  初中物理虽然需要注意培养思维能力,但同时也要重视记忆,不要死记硬背绝对不是不要记,不要背,而是更加强调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根据艾宾浩斯的记忆曲线的规律,我对学生进行了如下的要求:每节课要认真听讲,加强对知识的理解,课后留出几分钟的时间进行记忆。上午的课,中午要重温一遍,下午的课傍晚要重温一遍,作业前要重温一遍。睡前再一遍,每周要对本周的知识进行一次回顾,再以后是一个月,三个月。这样学到的知识基本上在大脑里扎下了根,想忘记都很难。记忆时要注意找规律、找特点,要准确记住各种定义,定律的文字表达和各种物理量的单位,这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物理文字,语言的表达能力。物理计算公式与数学计算公式的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公式的每一项都有物理意义和单位,在记忆物理表达式时,一定要记住各项的物理意义和单位。

  以上是我在本学期通过指导教师指导后从事物理教学工作的一点体会,还有许多问题需要今后进一步的学习和总结。

【篇四】导师指导内容和学生收获

  推荐一学期来,本人在洪老师的指导下,认真进行四年级语文教学,使自己的教学技能和教学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能胜任自己承担的教学工作。

  本人热爱本职工作,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现将本学期的被指导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学习,提高思想认识,树立新的理念

  1、坚持每周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紧紧围绕学习新课程,构建新课程,尝试新教法的目标,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注重把学习新课程标准与构建新理念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学习新的《课程标准》,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将理论联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以全新的素质结构接受新一轮课程改革浪潮的“洗礼”。

  2、通过学习新的《课程标准》,使自己逐步领会到“一切为了人的发展”的教学理念。树立了学生主体观,贯彻了民主教学的思想,构建了一种民主和谐平等,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观点,承认学生个性差异,积极创造和提供满足不同学生学习成长条件的理念落到实处。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重视了学生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与发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教学工作

  1、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努力提高理论水平,虚心向指导老师学习,认真抓好教学过程中的基本环节。认真听取指导教师的教导,几乎做到了每周听指导老师一节课,向她学习教学的方法和技巧。主动请教指导教师,及时写好课后反思。认真学习业务知识,认真阅读教育、教学杂志和文章,努力上好每堂课,认真听指导教师的示范课。对比差距,寻找适合自己的教学途径,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2、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认真分析,对考好了的同学进行鼓励,考差了的同学进行单独谈话且要他们写好反思,从而寻找对策进行弥补。对不爱学习的学生和不爱做作业的学生进行积极疏导,给他们举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际例子进行思想教育,鼓励他们要认真学习。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还有在批评学生之前,先谈谈自己工作的不足。

  三、考勤方面。

  我在做好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处理好学校工作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一个学期里没有无故缺席过一次,晚上坚持认真备课。一边完成学校的各项任务,一边准备教材和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会更加勤恳,为学校做更多的事,更加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使自己的业务水平更上一层楼。

【篇五】导师指导内容和学生收获

  新教师刚走上工作岗位,年轻有活力,工作热情高,敢闯敢做,富于创造性。学校引导得法,就能缩短入门过关的时间,很快进入下一层次,甚至成为骨干教师。然而,这些初任教师在做好教学常规、处理课堂纪律、评价学生、处理与家长的关系等方面往往暴露出问题。

  每一位新教师的成长、进步和成熟,都离不开其指导老师和同行们的热心帮助。培养与指导新教师,是每一个多年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的责任。我也同样要肩负起培养和指导青年教师的重任。在指导和培养新教师方面,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的。

  一、做新教师的知心朋友

  做新教师的知心朋友,是有效地实施培养和指导新教师的前提。只有感情上产生共鸣,才能在具体指导上产生良好的效果。我很关心新老师的实际教学工作,把她们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适时地提出一些教学设想、教学安排,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的过程,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特点。在平时的接触中,我成为她们可信赖的人,这样就能使培养和指导工作在和谐的环境中进行,被指导教师才会乐于提出一切在教学中她们所遇到的问题来共同探讨,从而获得进步。

  二、有针对性进行指导

  在具体的培养和指导过程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是十分必要的。每一个新教师在教学中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不能用统一的方法、统一的评价来对待。首先,我肯定新老师教学中的优点,多加鼓励,增强其教学自信心,使其对教学中的优点能在今后教学中发扬光大。然后,再指出教学中的不足。我发现,如果一个青年教师教学中的不足,不可能立即要求其改正,我们可分几次指出其缺点,一次仅指出其一二个不足并要求其改正,效果很好。新教师的进步是要有一个过程的,不能要求过急,我们要记住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在指导新老师过程中,针对她们在语言表达上的优势和教材分析的不足,我帮助她认真分析教材,仔细研究教参,并提供优秀教师的教案、说案让她们参考,渐渐地她就能注意到,教学中怎样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注意到教学中揭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这就表明,她们的教材分析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

  三、把培养和指导渗透到教研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去

  我在具体指导过程,十分注重抓好教研活动的各个环节。教研活动处处都体现“指导”,而不必刻意去“指导”。应把“显性指导”和“隐性指导”结合起来,让“指导”“润物细无声”。这样做的效果会更加持久,更加巩固。

  (一)定期分析教材。通过分析教材结构、重难点以及知识点的内在联系,提出具体的教学方案。

  (二)上好示范课,用自己的示范课去体现自己的教学特点和教学思想。示范课结束后,我先介绍自己是如何设计这节课的,为什么要这样设计,然后倾听其他教师的分析与评论。

  (三)开展听评课活动。针对她们在教学中出现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指导,同时也发挥了教研组集体指导的优势。

【篇六】导师指导内容和学生收获

  这个学期,我校实行了“以老带新,结对帮扶”的活动。我认为这是一项非常好的行动,它能够使我们这些刚从校门里出来的新老师获得有经验老师的帮助,使我们更快的成长,争取早日成为一位合格的教师。这次活动中,我的帮扶老师是我们语文组的李能老师,李老师在学生心目中是一位要求严格,课堂风趣的好老师。李老师对我来说也是一位非常值得尊敬和结交的老师,他能够在课堂中把握严肃与幽默,在工作中更是兢兢业业,一心为了学生着想。古人云:“学问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一位刚出学校出来的新老师虽然在知识上有了一定的积累,但缺少了丰富的教学经验,而实际证明,在中学的课堂上,丰富的教学经验往往比知识更重要。如何备好课,如何上好一堂课,在课堂中如何正确的把握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这些对我们新老师来说都是非常头疼的事,我们新老师在课堂上往往是讲了很多专业的知识,学生却是听不懂,于是学生就认为我们不会教。如何解决在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想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多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通过这次帮扶活动,使我深深的体会到了,作为一位老师应该怎样去促进专业上的成长。

  一、谦虚好问

  当教师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当然可以通过自我反思的方式来解决相关的问题。只是有时候,教师仅仅凭借个人的经验,并不能解决问题。当教师凭借个人经验无法解决问题时,教师需要获得他人的经验和智慧的支持。他人的经验和智慧往往保存在我们长辈中,保存在比我们更有经验的老教师心中。因此,遇到问题我们都应该虚心的向

  有经验的老师请教。这次的帮扶活动就是一项很好的活动,它为我们指定了一位师傅,让我们一对一的帮助,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使我们更好的进行沟通与学习。

  罗老师带给我的进步是非常大的,丝毫不用怀疑。孔子说过“圣人无常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唐韩愈《师说》中说到“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由此,我们在帮扶活动中不要把这个活动当成是一项任务,一个负担,我们应该把它当成一个机会,认认真真的学习。二:刻苦博学

  很多新老师都会有这样一种思想,总认为自己已经是大学毕业了,来教这样一些什么都不懂的学生,应该是游刃有余。于是就不去看书了,不去专研了,甚至课前上的内容也不看看。还有些老师总认为自己很忙,没有了读书时间,所以曾经是个读书人,做了老师之后确实书本不沾了。这种现象是非常不好的,其实书本是我们获得专业知识的最好和最方便的途径。虽然也有一些老师读书多,但上课并不怎么样,但总体上多读书是有益的。

  我们往往会羡慕一位老师在课堂上能够妙趣横生、机智幽默、对答如流,要做到这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能,它需要长期的积累。特别是作为刚出校门的新老师,往往忽视了学生实际情况,课堂上虽然讲了很多的书本知识,但学生却听不懂,不知所云。于是学生就认为你没经验,不会教。所以,要成为一位有经验的老师,在最短时间内把握课堂,运筹帷幄,最好就是多积累,多学习,广泛涉猎,经史子集,人文地理,甚至数理化等等到要有一定专研。成为一位博学的老师,往往就是学生崇拜的老师。

  三:为人师表

  一位教师的人际关系的好与不好,一位老师受不受学生尊敬和欢迎,最主要的并不是他有多高的学历,写过多少论文,给学生改过多少作业,那是什么呢?就是一个人的人格魅力。作为老师,其最主要的就是“为了师表”。学生就有向师性,老师就是学生的模仿对象,因此老师的一言一行都要谨慎,做到为人师表。

  为人师表主要表现在尊重自己与尊重学生、言行一致、公平公正。作为一位老师首先要尊重自己,自己的人格,自己衣着外型,自己的言行举止,随时随地都要保持一个老师应有的形象。尊重自己的前提之下才会尊重别人,我们对待学生放在同等的地位上去理解他们。作为老师的言行是非常容易影响到学生的,所以要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行,需言必信,行必果。老师对待班上的学生要公平公正,不能内外偏私。一位为人师表的老师也就是学生信任的老师。

本文来源:http://www.rconcon.com/gongzuogongwen/144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