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观后感 > 正文

党员观看郑义门观后感

【www.rconcon.com--观后感】

  古代大家庭郑义门需要一位正派、实干、廉洁等优秀品质的人持家,现在的单位亦应如此;古代大家庭中的监事一职,正如我们现在单位里的纪委;古代治家需要好的家规,我们要解决民情,也需要不断完善的宪法、法律、法规和单位规章制度。下面是yjbys整理的关于党员观看郑义门观后感范文,欢迎阅读!

  篇一:郑义门动画片观后感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国家”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概念。“国”和“家”紧密相联,国由家组成,有国才有家;家是国的细胞,家和万事兴。治国从治家开始。“家规”是治家教子、修身处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郑义门,又称“江南第一家”,位于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郑宅镇,占地约5000平方米,是中国古代家族文化的重要遗址。自北宋崇和元年(1118年)至明天顺三年(1459年),郑氏家族在此合族同居历时340余年,以孝义治家闻名于世。长达168条的传世家训《郑氏规范》,被誉为中国传统家训的重要里程碑。其事载入《宋史》《元史》《明史》。今天的郑义门,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浙江省廉政教育基地以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党员观看郑义门观后感

  在中国的人文学者和江南人家中,郑义门已经整整闻名了900年。它十五世合族同居的奥秘,它被宋、元、明三代正史所传颂的荣光,以及它那部传世家规《郑氏规范》中所蕴藏的“学问”,都被归置在研究者的案头,引起人们的浓厚兴趣……

  在一个江南雨后的下午,我们来到了矗立于浦江之畔的郑氏宗祠。这是一座别有韵味的古式建筑。有记载说它“石柱林立,横梁盈抱”,有亲历者赞其“庭院幽深,别有洞天”,看来这些都并非浮夸之词。移步室内,眼前的一幕幕是如此亲切!那个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北宋名臣范仲淹,他为郑家家谱题写“郑氏家宝”的故事,在导游的娓娓讲述下似乎就发生在不久之前;那个大家并不陌生的明代“开国第一文臣”宋濂——就是他写下了我们早在初中就熟读的文言名篇《送东阳马生序》,作为郑氏家族的朋友和恩师,正是在他的参与和修订下促成了《郑氏规范》的最终成熟;那个我们感佩不已的一代大儒方孝孺,作为郑氏私塾东明书院培育的英才,他为这个家族题写的楹联“史官不用春秋笔,天子亲书孝义家”,就静静地悬挂在祠堂的旁柱上……

  漫步在郑氏宗祠,那一字一句镌刻着《郑氏规范》的木牌,依然还端端正正摆放在祠堂的中央。祠堂的大门开开合合。数百年来,被家规温润的光芒和智慧润泽着的郑氏后人,走出了大宅。环绕着郑氏祠堂,两层三层的江南民居,白墙黑瓦相映,一座接一座向四周铺陈、延展,形成了今天的郑宅镇。还有许多的郑氏族人散布到全国、甚至海外……

  触碰那口悬挂在宗祠左侧的大钟,耳边响起悠远而又熟悉的钟声。回望郑氏义门,那本被视为其家族灵魂的《郑氏规范》,其中的一些条款或许与今天的人们产生了时空上的隔膜和认同上的疏离,但这种以一纸家规将“孝义”精神传承至今的创举,以及蕴藏其中的重教育、尚节俭、睦乡邻、崇清廉的理念,依然散发着智慧的光芒,成为今天的人们治国治家的启示和借鉴。

  篇二:小学生郑义门观后感

  浙江有一个从南宋初年延续至今的大家族,870年来,这个家族一直因道德风貌出色而著称,代代出清官,朝朝皆良民,只有佳话连篇,从无丑行记录,创下了3000人同住15世而礼法井然的“东方奇迹”。如今,该族已繁衍成一个小镇,一个年创利税8个亿的经济重镇,但依旧民风淳朴、崇尚道德。

  进入浙江省浦江县的县城,东行12公里,就到了著名的古镇——郑宅镇。和其它江南古镇不同的是,它不是一味的妩媚飘逸,在小桥流水之间,在花草树木之内,在白墙青瓦之上,在人们言谈举止之中,它处处显示出自己特有的庄严。

  源于玄麓山的白麟溪从古镇中横穿而过,载着镇上人修炼了近千年的庄严流向远方。这份庄严是由这样的方法修炼而成:以德正心、以礼修身、以法齐家、以义济世。

  讲孝道重义气好读书,道德名声远播天下。道德名镇年创利税8个亿。

  在郑宅镇的街巷里穿行,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形:有说有笑的年轻人见对面走来了老人,立即停止说笑,向老人问好,给老人让路,然后敛声静气地站在一旁目送老人远去。

  县委宣传部的同志介绍说,讲孝道是郑宅镇流传下来的古风俗,老人们的地位差不多是“至高无上”的,普遍受到尊重。镇里每年都要评选“孝义之家”、“孝顺儿女”,每年都涌现出大批这方面的典型。一些发了家的人,每年都要拿出一大笔钱用于镇上的老人福利事业,有资助老人上老年大学的,有组织老人外出旅游的。如果谁有不孝的行为,那他就要遭到全镇人的鄙视,八百多年来一直如此。郑家第27代裔孙郑麟秀说:“老人在我们镇上说话最有权威,有时镇政府下达什么任务,比如修路吧,要出钱出力,有人不积极,只要老人们开了口,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郑宅镇人重义气。在这里,富裕起来的人主动借钱给贫困的邻居,不需借据,不要利息,帮助邻居办厂致富,一直到把邻居扶持起来为止。郑宅镇现有人口一万多,其中95%为郑姓,但郑姓人却从不把外姓人当外人看。改革开放以来,郑宅镇因旅游和制锁而出名,各地的游人和客商纷至沓来,他们在镇里受到了文明的礼遇,从未发生过争执与纠纷,宾主相处得十分融洽。改革开放以来,精神文明带来物质文明,小镇年创利税竟高达8个亿之多。道德名镇成了经济强镇。

  镇里人好读书,成了一种代代相传的风气。当年郑氏的祖先郑绮在牛角上挂着《春秋》,一边耕作一边苦读的事迹,至今仍深深地影响着人们。在镇上随便走走,随处可见手不释卷的人,在桥边,在树下,在院里,在灶旁,甚至是行走当中,也有人在边走边看。不论男女,也不论老少,整个小镇宛若一个校园。

  祖先的那幅“耕读图”成了绵延八百多年的长卷。镇里人好学成风,每年镇政府要拿出一百多万元投入到教育上面来,高考升学率在全省各乡镇中名列前茅。考不上大学的,家长并不要求他们马上就业,而是拿出钱来让他们去各个大学的业余班自费读书。令人称奇的是,镇政府还专门拿出一笔钱办了金华老年大学郑宅分校,使老有所学在小镇里也能成为现实。

  第一世祖开创以德治家的先河,裔孙恪守道德规范,德行佳话代代相传

  郑姓起源于姬姓,公元前806年,周宣王把一个叫“郑”的地方(今陕西省华县东)分封给他的小弟弟姬友,这姬友便是郑国的开国君主郑桓公。公元前 375年,郑国被韩国所灭,其末代国君郑康公的子孙及其宗室从此改姬姓为郑姓。北宋初年,郑氏家族一个叫郑淮的人迁入浙江浦江,他除了带来家产外,还带来一部祖传的《春秋》。祖祖辈辈嗜读《春秋》,是郑氏家族的一大特色。

  郑氏家族认为,他们祖先在历史上创造的15世同住三个世纪,是最光荣的一件大事。因此,他们对开创同住的一世祖郑绮“顶礼膜拜”。

党员观看郑义门观后感

  郑绮生于北宋徽宗重和二年,即公元1118年。金兵入侵后,他面临的是国破家亡的境况。11岁时,振兴家业的重任就落在了他的肩上。破落的家庭没有给他留下什么,只有一部祖传的《春秋》供他研读。《宋史·孝义传》中记载他“撰《春秋谷梁全经论》数万言”,可见用功之深。郑绮向往先民们的大同世界。他要以《春秋》中再三阐述的中华美德来治家,这种美德的核心,他归纳为“孝顺父母、兄弟恭让、尊师重教,和为贵,善施与”等。他认为如果在郑氏家族中实现这样的美德,那他理想中的乐园也就成为现实。他倡导全族内部共财聚食,一切生产资料归全族集体所有,个人不得私置财产,吃饭实行大食堂。这样做的目的,一是为了发扬光大家业,二是为了增强家庭的凝聚力。郑氏阖族同住就从南宋建炎二年(公元1129年)开始了,因此,后人称郑绮为同住第一世祖。

  郑绮是一个知行统一论者,一个实践家。他率先垂范的道德事迹为后世子孙所深深崇仰。

  有一年,郑绮的父亲郑照得罪了一个权势人物,被诬谄入狱。郑绮忧心如焚。他去看望父亲,却被狱卒拒绝。他气愤得用头撞击门环以死相抗,以至于血流满面,人人震惊,上报到郡守钱端礼那里。郡守感慨不已,传令要见这位孝子。郑绮就提笔上书给郡守,表示愿意代替父亲受刑。钱郡守终于被他的孝心感动了,亲自重审此案,为他的父亲平反昭雪。郑绮的母亲张氏四肢瘫痪,生活不能自理,他“抱持就厕便溲三十年如一日”。母亲喜欢喝白麟溪的泉水,有一年大旱,泉水涸竭,郑绮用手挖地数十尺,仍不见有泉水,他急得大哭起来。他哭了三天三夜,一边哭一边继续用手向下挖,指甲脱落了,鲜血染红了山石,泉水终于奔涌了出来。

  每当他看见有外地乞丐来乞讨,他就要拉进家来,让妻子卖掉首饰给那些人做衣服,并从田里割下作物送给人家。渐渐地,他自己的生活也难以为继了。一黄姓大户见状,“袖金二斤往赠”,遭到郑绮拒绝,他说:“我宁肯饿死,也不能受这没有名堂的赏赐。”

  郑绮藏书万卷,数十年苦读不辍。据正史记载,他每天下田都要在牛角上挂上书,休息时就从牛角上取下书来诵读。一天下来,田耕完了,书也读完了。如此楷模,族中子弟纷纷效仿,郑家从那时起就好学成风,一直延续到今天。

  公元1193年,75岁的郑绮走到了人生的终点。临终时,他召子孙们来到祠堂,刺指出血滴入酒杯,命大家共饮,立下这样的盟誓——吾子孙不孝不悌不共财聚食者,天实临殛罚之!说罢,他直立在祠堂的中央溘然逝去。郑家子孙牢记祖训,从不敢有一丝违背。

  《郑氏规范》使“江南第一家”走向成熟。870年来,曾有169人为官,个个清廉,全族无一人有不良记录

  提起封建大家族,人们自然要想到曹雪芹描写的糜烂的贾府,鲁迅先生揭露的“吃人的筵席”,以及巴金无情批判的没落的“家”。那么,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有没有好的个例呢?换句话讲,中华传统美德有没有培育出过成功的家族典范呢?答案无疑是肯定的。郑家就是封建社会中一个出污泥而不染的大家族,一个全面而真实地接受并实践了中华传统美德的大家族。

  郑氏同住的五世祖郑德彰主持家政的时候,正式提出要以大同思想为灵魂,高举孝义旗帜,遵循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理论共财同食。他既光大了郑绮的“以德治家”的思想,又为他儿子制定《郑氏规范》奠定了基础。同时,他又“痛其子孙之失学”,在离家一里许的东明山创建东明精舍,广延宿儒名师执教,规定年满16岁的族人必须就读其中,使郑氏人的治学走向系统化正规化。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元代儒林四大家”——虞集、揭奚斯、柳贯、黄晋先后来到东明精舍讲学。精舍不但培养本族子弟,也面向社会为国家培养人才。后来成为明代“开国文臣之首”的宋濂、被誉为“读书种子”的方孝儒就是出自东明精舍。宋濂,这位写过千古名篇《送东阳马生序》的大文学家来到东明精舍先做学生,后留校做了教师。宋濂做了教师,使郑家的德政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六世祖郑文融在宋濂的帮助下,完成了五世祖郑德彰没有来得及完成的《郑氏规范》。

  《郑氏规范》是在郑氏几代人治家实践基础上,整理制定出来的一部典型的以德治家的“家族宪法”。它融道德修养、行为规范、生产管理、生活学习等制度及奖惩措施为一体,共有58条准则。后来,经七世祖、八世祖又补续了110条,变成了168条。《郑氏规范》倡导正直、奉公、怜悯、宽容,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的精华。尤令人们叹服的是,《郑氏规范》竟对廉政有严格规定——“子孙出仕以赃墨者闻,生则于《谱图》削去其名,死则不许入祠堂”。在历史上,郑家人曾有169人入仕为官,最高做到礼部尚书。然而169人个个清正廉洁,无一人有一丝半毫的污迹。在家为民的,也以德修身安分守己,郑家人在史上从无不良记录。

  有了规矩,自成方圆。《郑氏规范》问世后不久,郑氏家族便步入了鼎盛时期。大家庭里组织严密、分工明确,统治成员有18种职务26人,分别为宗子、家长等。各种职务互相牵制,形成一个网络式的多层管理结构。而家庭统治者可以经众议罢免,另选贤能之士,反映出我国上古时期尧舜禹三代的遗风。这时家族成员已达三千余人,但却井然有序:8岁的孩子入家塾,16岁入大学(即东明精舍),成年男子从事稼穑、畜牧、园艺、运输。妇女则从事纺织和其它内部事务。收成上缴祠堂。60岁以上的人可以退休,免去劳作,由大家共同赡养。人们每天黎明即起,钟响四下,洗漱;钟响八下,全体成员到祠堂聆听训诫;然后,男进同心堂,女进安贞堂,三千多人同时进膳竟悄无声息;饭后集体出工。

  “义居”到了九世的时候,一场劫难不期而至,郑氏家族在生死关头从容不迫大义凛然,向朝野上下展示了他们卓越的道德风骨。

  明朝洪武十三年(1381年),丞相胡惟庸谋反一事败露,朱元璋大肆捕杀胡的余党,一时坐诛者竟有3万人之多。有人检举郑家也与胡惟庸有联系。刑部差人抓走了家长郑濂,另外六个兄弟争相要入京替哥哥承罪,争来争去,最小的弟弟郑题力排众议只身来到南京。郑濂见到他后,说:“我居长,我理当承罪。”郑题说:“哥哥,你是老大,是一家之长,家里不能没你,我最小,我应该替你承罪。”兄弟争相入狱,在刑部传为奇谈。传来传去,传到了朱元璋的耳朵里,这个嗜血成性的皇帝大为感动,他不但没有治罪郑家,反而让郑题做了福建布政参事。朱元璋对郑濂说:“你家九世同住,孝义名冠天下,果然名不虚传,可谓天下第一家。”说罢,提笔写下了“天下第一家”几个字。这时,旁边有人提醒他说:“皇上家才是天下第一家呢。”朱元璋顿悟,于是,改写为“江南第一家”。他还规定,从此以后,他要直接到郑家挑选人才委以要职;郑家每年派人朝见,可与孔、孟、颜、曾子孙同班行礼。

  明朝天顺四年(1460年),一场大火烧毁了郑家的府第,郑家无力再建,同住只好改为以“义”字辈分家,世称“小同居”,每月的初一和十五两天到宗祠里聚食。这种规矩一直延续到今天。在郑宅镇,四世同住、三世同住的人很多。每年春节期间和祭祖日,郑氏阖族上万的人都要走进宗祠,举行各种仪式,然后聚餐。

  郑氏子孙集资3000万元,重建后的“江南第一家”将成为德育教育基地

  郑氏同住后的第27代孙郑麟秀提出要重建“江南第一家”,将宗祠扩建成当日的府第。郑氏子孙闻风响应,很快就筹集到3000万元。

  郑麟秀说:“我的做法得到了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他们认为这能够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并决定把重建的‘江南第一家’做为县里的德育教育基地。《郑氏规范》的核心是讲道德,对长辈讲孝,对兄弟姐妹讲义,对下一代讲爱,对乡亲讲仁,现在全镇的人仍然遵循它。因此这里家家孝顺父母,兄弟团结,妯娌和睦。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遗产,现在日本人、韩国人都来研究我们的家规。作为中华传统道德教育基地,它当之无愧。”

本文来源:http://www.rconcon.com/xindetihui/14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