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读书心得体会 > 正文

红旗谱读书心得体会集合5篇

【www.rconcon.com--读书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语言类读书心得同数学札记相近;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红旗谱读书心得体会集合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一】红旗谱读书心得体会

这个星期四,刘老师给我们讲了作家梁斌的革命事迹,课余时间我又上网查了有关梁斌的历史资料。我才知道梁斌是现代中国著名的作家,他写过《播火记》、《烽烟图》和《红旗谱》等长篇小说。

其中《红旗谱》这本书,被现代中国文学界说成是“中国农民觉醒与奋斗的壮丽史诗”,是“我国21世纪的经典作品之一。”在《红旗谱》中,每个人物都被写得活灵活现的,而书中的朱老忠简直就是中国革命农民的典型代表,他仇恨日本鬼子和反动派,尽心尽力地为农民服务,最后为国捐躯。

梁斌的.《红旗谱》为什么能写得这么好?听了老师的讲解,我才知道梁斌从小就生活在农村,并和家乡的农民一起参加革命斗争,他写的事都是他自己经历过的事,所以他能把事情和人物,写得逼真、逼真的。因此,我们要写好作文,也必须写我们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这就是我的一点感想。

【篇二】红旗谱读书心得体会

今年暑假这一段时间里,妈妈为我买了一本《红旗谱》的书,说对我很有益,有空的话就看看。当时我把妈妈的话当作耳旁风,一句话也没听进去。后来,我终于也不想扫妈妈的兴,就看了起来,谁知看着看着,不知不觉感动地流下了眼泪。

《红旗谱》的主要内容写了三代农民的不同斗争道路及其命运的历史性的变迁,深刻地描述了中国农民在民主革命中寻找解放道路的曲折历程。其中,里面的朱老巩单枪匹马,赤膊上阵,与恶霸地主斗争,结果却家破人亡。

朱老明三告冯老蓝,可后来却以倾家荡产而告终,朱老忠与严志和则是新旧交替时代的革命农民代表,他们从父兄辈的惨痛失败中吸取了教训,在斗争中找到了共产党,终于走上了正确的斗争道路。运涛、江涛、大贵等一些青年农民在共产党的培育下成长起来,成为了新一代革命者的代表,他们也在斗争中逐渐成为了无产阶级战士。

看完了《红旗谱》这本书以后,我感慨万千,中国五千年的历史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经历了多少沧桑啊。最后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才建立了新中国,并使国家走上繁荣富强之路,人们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中国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尊重,我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感到自豪。我们要永远牢记这段难忘的历史,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努力为祖国更辉煌的明天而努力!

【篇三】红旗谱读书心得体会

读完《红旗谱》总共花了一天大约整整十四小时,不算快,但由于是一次读完,所以明显仓促。何况,本身对这类小说带一些成见,虽然读时尽量避免,然亦必有影响。所以下文的许多是非,都全属个人的主观意见,写之前也只看过极少的评论它的书。对观点的正确与否,不敢自信,聊资一说而。想分几点来说说我对《红旗谱》的看法:

第一、有关内容主题方面。

首先在主题定位上,大都认为是为“中国的革命”立下“英雄的谱系”,这一说法我认为有人为自作之嫌。小说描绘的诚然是北方农村乃至城市革命运动的代代兴起,但明显并不是很有代表性。首先就说北民的粗犷显与南方不同,而革命之星火实起于南方,而北方受五?四影响又好于南方,教育发达亦胜之,故小说里才有运涛,江涛很容易就上学的条件,此条件在南方农村并不具备。如此种种,我觉得所谓谱系一说相当程度上是读者评论家甚至观作者主后加的。

其次在主题集中性上,作者尝试农村与城镇相连的用意是好的,但我感觉不大成功。就说江涛吧,原是农村气很重,但到小说后期则完全是个城市革命者,其中作者强调的革命思想、教育的作用或者可信,但缺少必要的交代,而这些交代是很重要的,关系到农村到城市的链接。而小说恰好略去了这些,所以感觉主题农村-城市的变换显得生硬。

再有是《红旗谱》一个比较出色的用意,就是紧扣历史。当然应指出的是这些反映有些太直接,我不知道当时的情况果真如何,只是个人觉得。我想这与小说主角们的身份有关,他们都是农村革命的顶先人物,所以描写下来给人以“政治变动直接广泛影响农村”的错觉。

第二、小说结构方面。

小说是以时间为序的,中间亦有小段的回序(如张嘉庆的回忆),这些都是表面,不值一提。要说的是小说视角的选取,大部分是第三人称的全知视角(有时心里独白也有第一人称的时候)。全知视角给作者统筹故事情节及人物性格发展的优势,但对那时的作者而言,它有时也有些极大的缺陷。

首先小说的人物思想显然受到了作者自己思想的限制,而我印象中那时候作者们的思想又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意识的限制,从而不可避免的使小说中的人物过多地体现时代的“共名”。从现在的观点看,这样的小说往往失败的成分多。

【篇四】红旗谱读书心得体会

这些日子中,我的陪伴中常出现的就是《红旗谱》了,可是都是听别人说到这本书,尤其是自己班的同学!因为图书馆都被我们的读书热情吓到了,书都没有了全让同学们借出来看了,我又不想把它变成电子书的形式来阅读,所以我就一直等着同学们能快一些读完,让我能有看它一眼的机会!知道里面在讲些什么啊!果真上天听见了我的呼声!虽然同学们没有可以快速传阅完这本书,可是我却用另外一种方式观赏了书中每一处!那就是在我一心期盼书的时候,天津南开大学话剧社的同学们带《红旗谱》来到我校进行演出!这真是天大的好消息啊!从中我看到了书中不能带给我的真实感,真是震撼啊!

南大的同学们用他们真挚的演技赢得了师大师生满堂喝彩,让同学们感受到了的不只是南开大学的艺术气息和学生的精彩演技,还有就是这部作品的敬畏之情和欣赏之情等等!梁斌先生的作品能够在百年话剧社——南开的精心设计和各地排演下,真是赚足了人气!使现代的人们感受当年的崇高的不屈不挠精神,让当年的人们重温当年的危机和革命!总之,南开大学的《红旗谱》表演使我对当年的革命情感有了一定的了解,让我更为迅速的深入故事之中感受当年之事、当年之精神。是我欣慰的是我不用在等书的日子中度过,而是直接就直观了‘再现’的《红旗谱》!真是五官都在真实的感受着啊!

话剧中,我了解到梁斌先生讲述的是锁井镇农民的革命斗争,涉及了农民本身的矛盾、农民与地主阶级的矛盾、农民与封建制度之间的矛盾、还有就是民族之间的矛盾等等!其中主要展现的是农民朱老忠几代人誓死与黑暗社会抗争的坚强不屈、英勇无畏,塑造了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形象。《红旗谱》讲述的是军阀混乱、日寇侵华的危机年代,也正是处于社会最底层的老百姓(农民)生活的最艰苦的年代了。他们不仅是受到时代混乱、日寇入侵的严重影响,还是有军阀阶级和封建顽固的地主的联合压迫、打压!就是在这一时期的农民给我们看到了他们真实又复杂的各种形象。有能舍身抵挡恶霸、英勇就义的朱老巩;有执刀仗义相助的严老祥;有狠心手辣、贪得无厌、没事找事的冯兰池;有趋炎附势、见风使舵、好管闲事的严老尚;有沉着历练、敢于抗强大力量的朱老忠;有憨厚淳朴、老实朴素的严志和;有变着花样压榨剥削农民的冯贵堂;有欺软怕硬、甘当狗子的李德才;有积极北伐而入狱的严运涛和被强行压迫当兵的朱大贵;有热情奔放、支持革命忠于革命的年轻姑娘春兰;有糊里糊涂的朱老星……这些人都是当时革命发展的一小部分而已,正是这样的一小部分,才壮大了真正地革命!

其实从这样的革命中,我看到了一代一代人的进步和强大。起初,三十年前的朱老巩为了捍卫自家的名誉与冯兰池起了冲突,然后不久就气到吐血身亡,后来姐姐又被人强奸。朱老忠就这样无奈的怀着一颗仇恨的心逃走……也许就是正是从小被放进强烈的阶级冲突的环境中,使朱老忠在以后的成长中都有着不同于以往的精神支撑,对于朱老巩的描写也应该是对后来的朱老忠这个关系革命发展的人物的塑造吧!以至于朱老忠在阔别家园十几年后,回来安家立业准备报仇!后来参加了各种运动都充分表现了朱老忠在统治阶级压迫下的叛逆不屈服的性格。同时,梁斌先生又在细节上烘托了这个人的高尚品质,如:老奶奶暴死,主持严家丧事……

但是,在朱老忠的鲜明性格性格下,严志和给人的感觉则是软弱,当他听到朱老忠要和冯兰池打官司,他毫不犹豫的说了“有我一份”。但结果是输掉了官司,他怕回去不好交代,只好偷偷的离开了。这就说明严志和善良老实。在运涛遇到贾湘农,准备革命时,他就不想支持运涛。可朱老忠就大大相反了,他鼓励运涛找贾湘农,还告诉他们他在外面是就听过苏联是无产阶级掌权,打败了资本家和地主的专制统治…………这种性格的差异都表现在各种事件发生时两人的态度和处理方式上。再说运涛吧,他身为严志和的儿子,却表现得比父亲更为有个性!他出身贫苦农民家庭,在一系列不幸的事情接踵而来后对他打击很大,由于家庭困难,读书上学不易,这就形成了他逐渐慎重的性格。运涛在革命斗争中都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即使最后也是为了革命想要远离家乡。这一代人更是比朱老忠那一代人更有进步!

在混乱的年代中,谈恋爱也是有所限制的。运涛和春兰这两个互相爱慕的人,也是相互受影响的。运涛走上革命道路,她也受到影响,即使是遭到父亲的责骂与毒打也没有改变对云涛的情谊和对革命的热忱。当时春兰可以说是冒着父亲的毒打和村民的指手画脚,可她仍是向父亲和村民以及封建礼教发起了挑战。虽然环境是艰苦的、社会是黑暗的,但是得到爱情的她是自由幸福的。而且她为了表示她的决心,她把“革命”两个字绣到衣服上。在一场大会上她就这样穿了出去,受到不少人的关注得到了不错的效果!可见她是聪明的,又是一个紧跟社会步调的勇于反抗的人。正是有了这样的人在身后为之不懈的付出,才使男子们放心的勇往直前,冲破黑暗走向光明!

所以,这样的文章主要的宣扬了跨时代的人们的辛苦,也是通过这些鲜明人物讽刺了那些性格狭隘、孤僻,有着浓厚的封建观念的人物。梁斌先生用这样的方式宣传了精神思想,为以后的农民革命和各种反抗性质的革命作了好的引导,以及赞扬。这为中国以后的发展都给予了很好的的鼓励!

【篇五】红旗谱读书心得体会

梁斌的《红旗谱》是一部具有民族风格的农民革命斗争的史诗。

作品开篇于清朝末年,长工朱老巩、严老祥阻止恶霸地主冯兰池毁钟侵田大闹柳树林,揭开了20世纪冀中农民斗争的序幕。冯兰池得胜,朱老巩呕血身亡,严老祥漂泊异乡,朱老明串连28户穷人三告冯兰池失败,埋下了两个阶级的世仇,孕育了子辈朱老忠、严志和与冯家的矛盾。朱老忠带着复仇的火种走出关东,挖参、打鱼、淘金、历尽磨难。

25年后重返故土,继续与冯家抗争,并让儿子大贵去当兵,资助严志和次子江涛去读书,他凭直觉,寄希望于“一文一武”报仇雪恨。但残酷的斗争,使他遭受一系列打击,给予他很大的教育。后来他找到了党,在党的领导下,组织起来进行反割头税和保定二师学潮等集体斗争,才真正改变了与冯家乃至两个阶级之间的斗争形势,结束了悲剧命运。

这是一部中国农民寻求自身解放之路的曲折历史。这部历史的展开,立足于反割头税和保定二师学潮等斗争,反映了冀中农民运动的风貌,同时他们又与全国范围的大革命时期的农民运动、北伐战争、四一二政变、秋收起义等遥相呼应。这样,冀中平原的风云,不仅成了大革命前后中国革命的写照,而且把农民的反抗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结合起来,通过农民反抗过程的描述,概括了民主革命斗争的历史,艺术地说明了亿万农民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体力量,农民的反抗斗争,如不汇入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洪流,就不可能获得成功。

就人物而论,《红旗谱》在特定的历史内容和深厚的地域土壤基础上,塑造了性格鲜明的具有民族文化心理特点的人物形象。朱老忠的形象尤为醒目。家族乃至阶级的世仇,孕育了他强烈的反抗精神;20余年闯荡江湖的传奇经历,造就了他“为朋友两肋插刀”的侠义精神;不寻常的人生磨难,曲折的斗争历程,使他逐渐加深了对现实生活的认识,养成了“出水才看两腿泥”的坚韧性。总之,朱老忠是一个生活在20世纪初叶,新旧两个时代交替时期的农民英雄的典型形象。

作者说:“一部具有民族风格的小说,首先是小说的主题。在我来说,主题思想又是和小说的内容同时形成的。”《红旗谱》所描写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它对农民的生存状态、斗争方式和历史命运的反映,在十七年文学创作中是不多见的。小说所写的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具有农民革命斗争史诗的性质。

本文来源:http://www.rconcon.com/xindetihui/26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