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工作公文 > 规划设计 > 城市发展规划 > 正文

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www.rconcon.com--城市发展规划】

社会治理是一个不断变革的过程,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社会治理形态发生了深刻变革。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社会治理具有不同的特点。本站精心为大家整理了,希望对你有帮助。

  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基层作为国家的根本,是社会治理的重中之重。新时代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基层社会治理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战,尤其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也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一场大考。要从中看到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的独特优势,分析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为进一步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提出对策建议。

  基层社会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强调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然而,我国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还存在着基础组织力量薄弱、治理体制机制不完善、治理手段单一、多元主体协同治理困难等问题,仍需要积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的现代化路径,才能不断健全社会治理相关制度,最终构建基层社会治理的新格局。

  一、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的现实需要

  (一)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一直以来,能否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关乎到党能否长期执政、国家能否长治久安。我国党和政府始终致力于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有助于拉近党群干群关系,把人民群众和党、国家团结在一起。基层是国家和群众之间的桥梁,党的执政基础是基层,基层社会治理的质量和效率越高,人们对于党和政府各方面的工作满意度就越高,国家秩序就越稳定。所以,这就要求扎根基层,抓基层、打基础,推动国家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转移,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推动基层治理创新。

  (二)适应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

  加强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是适应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必然要求。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就意味着人们的需求不仅停留在对物质层面上的满足,人们对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有更高水平的追求。人们更加注重自己的民主权利、健康安全、生活坏境,并且通过参与社会治理来表达自己的诉求。基层作为最接近群众的地方,只有不断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才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需求,增强人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三)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基层是人民共同生活的家园,基层人民群众是使得党和国家政策能够得到充分落实的主体,是推进国家发展进步的主体。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基石。因此,只有打造基层社会治理的共同体,才能构建基层社会治理的新格局。只有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的现代化才能更好地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四)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重要支撑

  以这次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来说,全国各地的基层组织尤其是社区在防控疫情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疫情爆发不久,基层党组织发挥了战斗堡垒的作用,民众生活的各个城乡社区组织在其领导下迅速采取行动,积极做好疫情的排查工作,宣传疫情相关知识。在封城、封路等措施实施后,为人民群众提供了巨大帮助。居民也以各种形式参与到群防群控中,巩固了抗击疫情的社会基础。基层治理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也成为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重要支撑。

  二、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组织力量薄弱

  一是基层社会治理的负担过重,由于承担了上级下达的各种任务,但同时办公经费不足、物资缺乏、责任重大、事情繁杂、力量薄弱而且权力受限,造成基层组织严重超标的劳动,基层工作人员往往疲于应付,上级哪个部门要求严格就赶紧完成哪个任务,真正遇到事情又相互推诿。二是基层治理层级过多导致了机构臃肿、人员冗杂,而且降低了信息传递的速度和信息的准确性,运转不灵活,从而增加了基层治理的成本,降低了工作的效率。三是基层干部队伍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并且理论水平不够,思维方式陈旧,治理方式单一。而且对相关的政策理解不够到位,无法及时对人民群众进行组织和宣传。一些基层干部也常常在工作中存在惰性,在思想上缺乏主动性、积极性,进而造成了严重的人才流失情况,基层留不住人才的问题日益严重。

  (二)治理体制机制不完善

  一是应急机制不完善。首先,缺乏科学的应急预案,虽然各个地方县区都建立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的预案,但整体上缺乏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的具体方案,不能灵活地运用。其次,在日常生活中,基层组织的应急物资保障不充足、对应急操作的宣传以及培训演练不到位。最重要的是舆情应对机制不完善,有些基层政府在处理突发事件时一问三不知,或者怕承担责任不敢发声。二是参与和监督机制不完善。基层政府部门在职责权限划分上存在着交叉或不清的问题,但群众和社会组织参与、监督基层社会治理的渠道有限,导致社会主体无法表达自己的诉求,给基层社会治理带来了新的问题。

  (三)治理手段单一

  目前基层还没有充分运用现代科技进行社会治理,网格化管理和服务不够精准,基层治理信息平台建设不完善,没有发挥出大数据的優势。不少地方的基层社会治理中仍然习惯开会、笔录的形式,存在着“基层智慧治理及利用新技术的意识不强、能力不足”的问题。

  (四)多元主体协同治理困难

  一是群众参与度不高的问题。基层社会治理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民群众自治,人民群众应当成为社会治理的主体。我国当前的现状是群众对于政府部门或者社会组织机构依赖性太强,认为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是基层政府和其他组织的事,自主意识有待加强,缺乏主体参与意识,也缺乏对社会治理的认可。二是基层党组织无法放手发动群众的问题。基层组织力量薄弱,缺乏强大动员能力和组织能力,无法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三是无法凝聚起社会合力的问题。基层政府部门之间存在着职能交叉、权责不清的问题,社会组织之间存在着利益分歧的问题,多元主体之间缺乏交流沟通的问题,都导致了遇事互相推诿、缺乏责任感,主体之间力量无法凝聚。

  三、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建议

  (一)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理念

  近日,“地摊经济”成为社会一大热点,要实现民生发展与城市治理之间的平衡就要求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理念。一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要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决不能将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凌驾于人民群众的利益之上,坚决杜绝官本位思想,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和思想观念,改变政府过去生搬硬套,“一管就死、一放就亂”的现象,实现基层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再到“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转变。二是在强化党建引领的前提下,以自治组织为重点。村民委员会和社区等基层自治组织要积极引领人民群众主动参与到治理的过程中来,不断提高基层社会治理的自主化。三是坚持精细服务的理念。要创新服务方式,主动引导市场的力量,努力发展社会化的服务组织和力量,努力培育多种社会服务平台,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二)加强对基层社会治理的投入和帮助

  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开展有时无法顺利进行,主要是存在社区人员,办公经费、基础设施的匮乏问题。经费等相关问题不解决,基层社会治理就无法保持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因此,一是应该主张构建多元资金保障机制,在以政府拨款为主的前提下,全社会共同参与,从各个渠道筹集经费;在充分利用财政资金的情况下,社会中的资本有序参与到基层社会治理。二是基层社会治理要做到财政公开化和透明化,必须受到居民的监督,提高资金的利用率。三是对基层人才及时进行奖励,改善基层工作人员的待遇,重视改善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以及办公运用的设备,只有这样才能留住人才并从外界吸引人才。

  (三)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

  基层社会治理应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方式,加快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中智慧城市、智慧社区的建设,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的效能。加强信息化建设,运用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拉近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拓展群众参与和监督基层社会治理的渠道。加快搭建基层社会治理的信息处理平台,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四)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制机制

  完善机制体制是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的根本保证,基层社会治理要建立完善的应急机制、考核机制、奖惩机制和监督机制,不断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一是应在基层社会治理实践的发展过程中总结经验,尽快完善法律和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同地区的基层制定具体的、专门的法律,进一步明确治理过程中各个主体的权限,明确基层社会治理的程序、目标等,确保各项工作依法顺利开展。二是建立有效的制约和监督机制。有效的监督机制可以使基层社会治理公开化,维护群众的利益不受侵犯,同时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的内部的监督,以此纠正过程中的错误现象。三是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的应急体系建设。在平常时期做好物资和资源的储备,增加基层社会组织的应急保障措施等,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并进行培训演练。

  (五)加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能力

  一是构建多元主体的治理体系。健全基层社会协同治理体系要以基层党组织领导为主,强化党建引领,形成社会组织、群众、企业等在内的多元化的协同治理主体。政府要当好组织者、执法者、引领者、政策制定者;村委会、社区等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要组织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开展协商讨论,进行民主决策,要激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主动性,创新自治内容和手段;企业要强化社会责任,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为社区居民提供多样化个性化服务;广大群众要自觉参与社会治理,积极响应社会号召,树立起主人翁意识,不要做冷眼旁观者。二是不断推进基层民主协商的开展。协商民主可以满足基层主体需求多元性,可以维护主体间的共同利益,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等都离不开基层各类主体的参与和集体讨论。通过协商民主的模式也可以充分调动社区各类行为主体积极性,以对话和协商的方式可以及时化解传统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内在矛盾,凝聚各方共识,提高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能力。

  四、结语

  基层社会治理的现代化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也并非靠个人的努力就能成功,它需要的是各个主体之间相互支持、相互配合,需要的是一套完善的管理体制和制度。要结合不同基层的实际情况,找到解决基层社会治理问题的相关对策,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理论和实践发展,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胡钦钦:河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城市社区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1社区自治能力不足

  我国社区居委会从法律上定性为居民自治组织,而在实际工作中,出于社会管理需要,"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政府却在持续向其转移行政事务。近几年来,由于一些政府和部门对社区地位和功能定位不够准确,政府职能部门习惯把社区作为政府的"腿",将各种行政性工作任务下派到社区,同时,企业剥离出来的社会事务也大量沉淀到社区,使居委会不堪重负,导致社区居委会台账资料多、调查报表多、会议活动多、证明盖章多、检查考核多,行政色彩相当浓厚,没有精力和时间去履行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职责。当前繁杂的社区工作任务,令身兼数职的社区工作者分身乏术,难以系统、持久地给求助居民提供支持和帮助。

  2社区多元主体关系有待理顺

  区部门、街道、社区各层级之间职责界定不够明确,关系也未完全理顺。街道作为派出机构,权责错位矛盾比较突出,街道运行中依赖于财政投入,整合社会资源的能力还不强,街道层面各类执法、协管员队伍缺乏统筹协调、各自为战的情况一定程度存在。社区居委会行政负担较重,自治空间较小,影响为民服务的质量。目前社区工作更多的体现为搞活动、下命令、定指标,没有持续影响力。过于注重事后管理、过于注重硬性手段,导致许多现实问题在现有体制下难以有效预防解决。

  3社区工作队伍不稳定

  近几年来,社区工作领域逐步拓宽,工作对象不断扩大,随着工作任务不断增加,对社区工作人员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当前社区工作人员职业定位不明确,收入待遇偏低,加上没有建立稳定的薪酬保障体系和工资增长机制,导致高素质人才流失严重。工作队伍的不稳定及工作积极性不高,严重影响了居委会的工作效能。

  4社区共治网络发展不均衡

  区、街、社三级纵向式社区组织构建,和上头大、下头小的组织设置和人员配备,导致社区在组织形式上具有封闭性、机关化、行政化的特点,和开展社区工作要求的开放性、基础性特点不相适应。表现在社区层面设置的各类站、室、中心等服务和活动载体,有不少资源没有充分整合利用,社区各类人员由不同部门管理,政出多门,各自为战,难以收到良好的整体效果。更主要的是社区党组织的工作仅局限于社区居民层面,与其他社会组织联系不紧密,组织设置比较单一,工作领域相对狭窄,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能力、管理服务能力、群众工作能力以及整合区域内各种资源的能力明显不足,领导核心作用难以充分发挥。

  5社区形态的复杂性、居民需求的多元化与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不协调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城区拆建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商品房小区,原国有企业社区衰落,外来工聚居地城中村,老城区在拆建中变零落。在这种大环境下,同一个社区包括了多种形态,高楼大厦与低矮平房并存,居住其中的人员需求相差甚远,社区形态复杂性与多样性,给开展社区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新兴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逐渐形成群体意识,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冲突不可避免,冲突一旦发生,社区或政府的派出机构街道办事处马上被推到风口浪尖,但在现行政府体制中,他们处理问题的能力较弱,往往一些小问题处理不当,就会引发社会不稳定。像城市管理部门与小贩之间,本地人与外来工的关系,业主与开发商、物业管理公司的关系,容易造成一些社会不稳定的因素。

  6以行政为主导的社区工作模式还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入

  城市社区工作,以服务城市居民为工作对象,以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这种对上负责、宏观指导的指导思想,与社区居民多元化需求带来的对下负责、微观帮助的客观要求不相适应。导致社区工作在服务对象的细分和分类指导方面线条比较粗,对弱势群体的帮助方面,属于"你有求、我才去帮"的被动式的服务。没有主动从弱势群体的角度切入,更有效调动和整合所有的社会资源,推动社区、社会的助人自助的观念和风气的形成和以人为本理念的真正落实。在社区,社区工作更多地表现为具体的事务。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的具体事件考验着社区工作者的思维、处置、应对等能力,对社区工作者的知识、水平和从业技术的要求也非常高。传统的遇事和稀泥或双方各打50大板的粗放型处理办法,受固有思维习惯影响,先入为主,轻易表态、做批评、做道德批判,不愿或难以花时间真正去了解、去倾听,就难以真正对服务对象产生实质帮助。对服务对象特别是弱势群体存在居高临下的心态,没有与求助者建立平等的关系,并充分尊重服务对象的意愿,倾听、共情,就必然影响工作绩效,严重的甚至会损害社区的形象。来源:梁隽《城市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先进的制度、强大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从来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在风平浪静中凭空构想出来的,而是经过无数风险磨难,在严峻考验中诞生、完善和发展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疫情防控不只是医药卫生问题,而是全方位的工作,是总体战”;强调“这次疫情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全方位立体化特征、全局性长远性意义,突显了打赢疫情防控总体战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意义。

  社会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其重心和落脚点在基层,疫情防控的重点和难点也在基层。尤其是社区、村作为疫情防控最基本的作战单元和最基础的工作网格,只有点上到位,才能面上可控。乌海市面对疫情、社情、舆情相互交织的复杂局面,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社会治理的作用,实施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织密织严基层网格,强化网格化管理,着力打造疫情防控共同体、社会治理共同体,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维持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为恢复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当前,乌海市疫情防控已经取得了阶段性胜利,面对治理体系和能力的大考,我们应该总结疫情防控中的有益经验,积极探索符合我市实际的基层治理路径和方案。笔者近几年专注于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的研究,现将一些思考进行梳理,希望对我市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有所帮助。

  (一)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内容

  为实现社会治理创新,党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也在逐步发生变化,社会治理的理念、主体、范围等也在迅速变革。一是治理理念上更加强调“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各种治理方式、手段、效果更加体现“人本”精神。二是治理主体上更加强调群众的主体性参与,突破过去的政府单向管理模式,建立政府主导、群众参与协同的发展格局。三是治理范围上明确治理主体的各方权责,尤其是明确党委、政府的权责边界,完善社会组织、群众等主体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四是突出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现代化、科学化、法治化,充分利用信息化工具、平台,发挥群众在社会治理中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能力,实现“人治”向“法治”的转化。

  (二)基层党建在社会治理创新中的定位

  治理理念和治理方式的变革给基层党建工作带来了发展契机,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是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的作用。基层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应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统率作用,必须把握好自身发展方向,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使命。尤其是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当下,关注人口流动变化的情况和特点,结合信息化、精细化、法治化的治理要求,积极推进制度体系、组织体系、运行体系的创新。

  二是发挥党组织的统筹协调的作用。社会治理创新需要明确社会治理各主体之间的权责,改变过去由党委、政府单向管理的治理模式,鼓励社会组织、人民群众等参与社会治理。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势必会产生各种权责利益矛盾,这就要求作为领导核心的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统筹协调职能,妥善协调政府、社会组织、人民群众之间的利益和矛盾,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激发社会组织的积极性,最大限度维护好群众利益。

  三是发挥党组织资源整合的作用。基层党组织在利益、价值、主体多元化背景下,要通过各种有效手段,针对群众利益诉求和社会潜在矛盾,加强研判分析,综合利用法律、行政、道德、经济、市场等资源,采用多元化、立体化的治理方式,实现各种资源和治理方式的优化配置以维护群众各项权利。

  四是发挥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作用。基层党组织具有权限边界,但应立足群众合理合法的利益诉求,加强相互协商和沟通的力度,搭建群众与政府部门沟通的桥梁和平台;针对一些体制性、制度性问题,积极向相关部门提出建议。同时,还要激发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居民议事会议、民主协商制度等渠道和方式,完善相关制度和流程,发挥制度的沟通、协调、督促、监督等作用,提高群众对相关事务的了解度、认知度、参与度,使其清楚事务的难点、症结和操作程序,以便更好地服务决策和提高效率。

  (三)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路径选择的建议

  1.强化基层组织建设

  首先,明确街道、社区党组织的政治定位,旗帜鲜明地引领广大党员群体站稳立场,明确政治站位,强化“四个意识”,深化“四个自信”,坚持“两个维护”。其次,强化街道党(工)委的统筹协调调度能力。明确街道党(工)委主责主业,将其考核、考评权收归区党委政府直管,取消其他部门单位对街道的考核、考评。最后,保证社区党组织有条件为群众服务。细化社区工作职责内容,制定社区工作清单,对未在清单内的工作内容且确需社区协助、参与的,需报请区党委政府严审把关,将社区基层服务所需配备的队伍建设、工作内容、职责权限明确划归社区,增强社区服务基层党务的行政执法权限。健全社区服务评价体系机制,构建将政策、资金、资源、项目以社区党组织为主渠道落实模式,提高对基层党建工作的支持力度。

  2.激发党建整体效应

  首先,健全市、区、街道、社区党组织四级联动机制。构建市委抓总、区委推动、街道党(工)委统筹协调、社区党组织具体落实的区域化党建四级联动协调机制。其次,探索构建区域化党建“互补互认”机制,将区域党建联席会议制度与驻区单位绩效考核工作融合,探索人才共享共培互认制度,构建行业、体制内外兼职委员双向流动、双向评价、双向互认工作机制,构建在职党员双向责任、双向考核、双向评价工作机制,强化在职党员党建工作双向压实。最后,优化整合现代信息技术。依托“智慧乌海”建设,统筹整合各级各类党建、政务网络服务平台,实现多网融合、有机统一、互联互通。探索大数据党建服务,丰富党建信息化阵地建设。

  3.提升整体治理水平

  首先,创新社区居民自治机制。加强社区党组织领导,科学完善社区治理架构。将非户籍常驻居民、党员参加社区“两委”换届选任纳入规范化建设体系,以探索外来人口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有效途径,增强其认同感和归属感。完善各类社会组织的规范化党组织发展平台,有效解决非公经济组织等机构吸纳党员难、积极分子入党难、党组织开展工作难等问题。其次,探索多方参与的治理模式。增强党组织吸引力,建立党组织与群团组织工作模式与资源交流共享机制。党建引领带动、培育各级各类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最后,做强做实区域网格党建。完善“网格支部”工作职责与基本功能,构建网格支部与驻区单位结对共建长效机制。建立街道社区、驻区单位党员干部“网格包干”服务、“清单化”服务,强化网格党建实际功效,将“网格支部”建设纳入驻区单位党建工作内容。

  4.巩固组织坚实基础

  首先,压实党建责任。切实落实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党组织责任制,强化党组织主要负责人主责主业,加强其工作统筹协调能力与资源统筹保障能力。其次,强化分类指导。建立社区党员分级分类服务管理模式,将区域内党员按照户籍划分为城市常住居民党员与非城市常住居民党员。探索利用大数据定期排查摸底流动党员数量变化情况,做好日常管理,将常住居民党员与非常住居民党员管理与服务工作并重。加强对离退休党员、待业党员、失业党员、流动党员群体的重视力度,针对长期游离于组织以外、缺乏组织生活等情况,进行数据摸底统计、登记,以做好管理与服务工作。统筹解决离退休党员、待业党员、失业党员、流动党员党建活动经费开支,强化组织认同感与归属感。最后,夯实基础保障。将优秀人才汇集在一线,将编制、职数、待遇向街道、社区倾斜,强化力量配备。将优秀社区工作者定期招录考录制度常规化、制度化、规范化,拓宽相应人才进入公务员队伍、事业单位的渠道,完善选拔优秀社区工作者进入街道党组织担任班子成员、“两委”成员或干部制度。强化正向激励机制,加大表彰奖励力度,有效提升社区工作人员的职业荣誉感。完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加大对党建专项经费收支监管,保障基层党建活动正常有序规范开展。(宋越)

本文来源:http://www.rconcon.com/gongzuogongwen/100812/